天天看點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記得早些年曾經火過一段時間的盜墓流,尤其是盜墓筆記和鬼吹燈,這兩部作品更是向我們揭露了神秘的地下世界,并且讓我們随着作品一起深入了恐怖的墓葬文化。

像這類作品之是以能夠吸引人,一個是因為地下世界的神秘讓人心動,還有就是墓葬裡面的金銀珠寶讓人心動。每次看到盜墓賊千辛萬苦進入古墓,然後瘋狂搶奪金銀珠寶的時候,那場面簡直太刺激了。

但話說回來,小說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在小說裡面盜墓賊可以肆無忌憚的撈取好處,但是在現實世界裡面,盜墓賊有一樣東西卻是不能碰的。那麼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在影視作品中,盜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因為墓葬裡面雖然有很多的金銀珠寶,但墓葬的主人會在生前安排各種機關。而且因為地下世界是和死人有關的,是以那裡面經常會發生一些靈異事件。

以盜墓筆記和鬼吹燈為例,地下世界裡面經常會出現屍鼈,這種東西攻擊性極強,經常性的能夠殺人于無形。當然了,屍鼈也隻是開胃菜,因為墓葬裡面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屍體,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粽子之類特殊存在,還有恐怖的禁婆。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是以按照小說中的描繪,來到地下世界,通過重重機關以後,像金銀珠寶這些東西都可以拿走,但偏偏不能去接觸墓主人的屍體。像盜墓筆記裡面,汪藏海的屍體會引發爆炸,而七星魯王宮的屍體會變異。

在現實世界裡面,盜墓和小說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例如大家都會有一個規定,進入墓葬以後,有的東西能碰,有的東西不能碰。但所不同的是,小說裡面不能碰的是屍體,而在現實中,盜墓賊們不能碰的卻是一種陪葬品。那麼這種陪葬品是什麼呢?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答案其實很普通,那就是玉器。說實話,相信很多盜墓迷,看到答案會很失望,因為在小說裡面禁忌往往代表着危險與恐怖,是以墓主人的屍體就帶給人很大的壓抑。但是,像玉器這種東西在現實世界似乎非常普通,哪怕是一個農村80歲的老太太,手上也有可能有一個玉镯子。那麼為何盜墓賊不敢去觸碰這種東西呢?這就不得不說到中國人的玉器文化和墓葬文化。

在過去,雖然人們不知道地下世界裡面會出現僵屍,大多數盜墓賊也有一定的唯物主義觀點,不過,他們卻對于墓葬文化有着一種敬畏。因為,人死雖然如燈滅,但是人是有靈魂的,是以盜墓的時候可以去搶奪金銀珠寶,但絕對不能去傷害對方的靈魂,否則他們不怕鬼魂出現,但也害怕損害自己的陰德,禍害自己的子孫。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但話又說回來,破壞别人的墳墓,本身就已經在打擾死者的安息,而那些金銀珠寶都是對方的私有财産,按理來說軍這些陪葬品都有了一樣的屬性,那麼為何玉器卻與衆不同呢?

原來,在中國古代文化中,玉器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按照傳統思維,玉器可以養人,同時也可以養魂。在這種觀念之中,活人佩戴的玉佩能夠滋養身體,同時也可以滋養靈魂,甚至還能帶來好運。

而當人死後,由于古代人們相信靈魂可以升天,但是在升天以前需要把靈魂保住。但是人的身體是有孔竅的,是以靈魂很容易從孔竅之中溜走。那麼該怎麼鎖住孔竅呢?答案就出來了,用養靈魂的玉器來鎖住人的孔竅。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這還真不是亂說,因為在漢朝以後,就有很多的墓葬中,墓主人的屍體孔竅就被玉器所堵住,這無疑不說明了古人對于這方面的執着。

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墓主人身上的玉器就變得格外重要,而且陪葬的玉器也顯得與衆不同。因為玉佩代表着墓主人最後的幸運,甚至還在風水學上牽引着他的子孫,盜墓的人是不能夠随意去破壞這一點的,否則損害陰德。

而且,墓主人想要保住自己的靈魂,未來得以升天,雖然在現代看起來很扯,但是在封建時代大家對此是深信不疑,是以盜墓賊也不會去破壞墓主人的行為,否則的話因果太大,同樣也會損害自己的後人。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是以,像電視劇裡面盜墓賊的禁忌是不要去觸碰屍體,這種說法根本不靠譜,真實的記載中,盜墓人最不應該去拿的還是那些玉。

當然了,從中我們也要意識到一點,不管有沒有去拿玉佩,但說到底這些盜墓賊還是打擾了别人的安息,而且偷到了别人的私有财産,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都是犯錯,為何這些人卻還要在犯錯之餘給自己留下一個臉面呢?這或許就不得不說到,中國古人所提到的,舉頭三尺有神明。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此舉就好像是鬼吹燈裡面的,盜墓之前要點上燈,如果燈熄滅了就不能再盜墓。雖然這裡面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更不會有所謂的鬼來吹燈來表示态度。說白了這就是一種自我心理安慰,都知道自己在做錯事,但是在做錯事之餘,又留下一些自我安慰,這樣就能讓自己更大膽的去完成犯罪。

是以這些盜墓賊才安慰自己,我們沒有破壞墓主人升天的目标,更沒有去破壞他子孫的命運,這樣就沒有了更多的心理負擔,就能更好的去搜刮金銀珠寶。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唯獨一樣東西不能碰

不過,這也隻是盜墓賊最後的一塊遮羞布,這塊遮羞布,甚至都沒有形成一個嚴格的規矩。舉個例子來說,當年曹操曾經組織大量的軍隊去盜墓,那時候曹操因為要養活30萬黃金軍,是以每天窮的吃土。在這種極度渴望賺錢的欲望之下,曹操對于墓葬裡面的任何東西都是搜刮一空,哪裡還會管什麼顧忌。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盜墓就是盜墓,本身就是一種犯罪,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還保有一絲敬畏,希望給自己留下一些安慰。而有的人則是純粹的簡單粗暴,一切以搶劫為目的。是以,我們可不要被小說洗腦,而對盜墓的人有着友好的感覺。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