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作者:枕夢子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在盜墓者的世界中,有一條未曾明言卻廣為流傳的規定:金銀珠寶可以任意劫掠,而玉器卻是禁忌中的禁忌。這一規定悄無聲息地流傳于黑夜的陰影下,成為那些遊走于法律邊緣人士心中不成文的戒律。

但為何在這個充斥着金銀閃光的誘惑世界裡,僅僅玉石卻成了不可觸碰的禁果?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一、古代墓葬文化與陪葬品

古代中國的墓葬文化,是一種将人的死亡視作另一種形式的生活延續的文化展現。在這種文化觀念下,陪葬品的挑選與安置,不僅僅是對死者的一種紀念,更是對其生前地位的一種延續和尊重。

在墓地的規劃和建設上,同樣展現了極高的審美和技術水準,墓室多采用石材或磚砌成,墓道兩旁常設有石刻畫或雕塑,旨在展示墓主人生前的影響力和審美趣味。

例如,在漢代的墓葬中,石刻畫常描繪神話故事和日常生活場景,如仙人引路、宴飲遊樂等,這些墓葬壁畫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承載了一種對死後世界的想象與期待。在這些畫作中,死者被描繪成與神仙同樂,表達了人們對來世的美好願景。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在墓葬物品的選擇上,金銀财寶是常見的陪葬品,這些财寶通常以器皿、飾品、甚至貨币的形式出現。金銀器皿,如杯、碗、盤,常常精美至極,上面可能會刻有雲紋、動物形象或其他吉祥圖案,這些圖案不僅增添了器物的美觀,同時也寓意着吉祥和祥瑞。

這些貴重金屬的使用,直接反映了墓主人生前的财富與社會地位。玉器在古代同樣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玉,作為一種珍貴的材料,常用來制作儀式用具和個人飾品,如玉佩、玉環、玉璧等。

這些玉器通常具有精緻的工藝,如琢、磨、镂空等技術,展示了極高的工藝水準。玉器的紋理、顔色和光澤在燈光和火光的映照下,能夠展現出神秘而莊嚴的美感,加之玉的冰涼觸感,使其成為連接配接生者和死者的重要媒介。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在墓葬的實際操作中,安置陪葬品時會進行一系列儀式,這些儀式按照嚴格的禮儀來執行,每一件陪葬品的擺放都有講究其方位和順序,這既是對死者的尊重,也是對其生前社會角色的一個再現。

例如,将武器和戰車安置在将軍的墓中,象征其生前的軍事功績;而将織綢和縷金服飾安置在貴婦人的墓中,則反映了她生前的貴族生活。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二、盜墓賊的産生與動機

随着古代社會的發展和富裕階層的擴大,墓葬中的陪葬品逐漸變得豐富和珍貴,其中不乏金銀珠寶等高價值物品。這種趨勢不僅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财富分布,也引起了一部分社會底層群眾的關注。

這些人出于生存和經濟的雙重壓力,開始轉向盜墓這一高風險但可能獲得高回報的“職業”。在和平年代,經濟穩定發展,社會上層的财富積累為盜墓者提供了豐富的“目标庫”。盜墓活動多以發家緻富為主要目的。

盜墓者們經常是在深夜,攜帶着簡單的工具,如鐵鍬和燈籠,悄悄進入早已偵查好的墓地。他們會在月黑風高之夜選擇行動,以避免被官兵或看守發現。進入墓穴後,他們迅速而專業地尋找貴重物品,尤其是那些容易攜帶和變現的金銀珠寶。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在戰亂時期,情況則有所不同。這時,盜墓更多是為了生存。社會動蕩使得正常的生計手段變得困難,許多人失去了正常的收入來源。在這種背景下,盜墓活動有時甚至不限于尋找金銀财寶,連陪葬的糧食和衣物也成了盜墓者的目标。

這時,盜墓行為常常是急促和随機的,盜墓者們不得不在極短的時間内挖掘和搜尋,以減少被發現的風險。盜墓者在選擇目标時非常謹慎,他們偏好那些含有金銀珠寶的墓穴。這些财寶在黑市中容易轉手,能快速轉換為現金,這對于急需資金的盜墓者來說至關重要。

此外,金銀珠寶的身份标記較為模糊,一旦融化重鑄,幾乎無法追溯其原始來源,這大大減少了盜墓者面臨的法律風險。盜墓者在行動前會進行詳盡的計劃,包括對目标墓地的位置、結構和可能的防護措施進行評估。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他們還會評估最佳的挖掘點和進入路徑,以確定能快速到達存放财寶的地點。在行動中,盜墓者會使用各種工具來應對可能遇到的障礙,如堅固的墓室門或可能存在的機關陷阱。

盡管盜墓行為在當時被視為極大的犯罪,嚴重破壞了文化遺産的儲存,但對于那些參與其中的人來說,這是一種生存的手段,是他們在社會底層掙紮時的一種選擇。盜墓者的生活充滿了危險和不确定性,每一次行動都可能是生與死的較量。

在處理這些金銀财寶時,盜墓者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其融化。融化過程中,所有的特征标志如王朝印記、特定圖案及銘文等都會被消除,留下的隻是純淨的金銀塊。這些金銀塊可以很容易地被切割、重塑成新的金銀條或者金币,進而完全隐去其原始來源。

這一過程不需要特别高超的技藝,普通的煉金術士或金匠便能夠完成,這也是為什麼在古代盜墓活動中,金銀财寶比其他陪葬品更容易被盜取和變現的原因。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三、玉器在盜墓中的特殊地位

與金銀不同,玉器在古代并不具備直接的貨币價值,這一事實對盜墓者的選擇有着深遠的影響。玉器通常被視為貴族和皇家的象征,其工藝精湛,設計獨特,常常包含有深厚的文化象征和時代特征。

古代工匠在玉器上刻畫的圖案不僅美觀,更有着特定的文化寓意,如龍鳳呈祥、八寶、雲雷紋等,這些圖案和紋樣往往與墓主人的身份和功績密切相關。在古代社會結構中,玉的使用嚴格受到階級限制,不同等級的貴族使用不同類型和風格的玉器。

例如,皇帝專用的玉器往往更為精美,且可能鑲嵌有金銀及其他寶石,而普通貴族的玉器雖精緻但裝飾較為簡單。這種差別使得玉器成為了辨認個人地位和身份的重要标志。由于玉器的這種獨特性和象征性,它們在市場上的流通受到極大的限制。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在古代,市場對玉器的需求主要來自于貴族和皇家,這導緻了普通市民即使擁有玉器也難以進行交易。玉器的交易往往需要在非常私密的環境下進行,買家通常是已知的收藏家或是其他貴族。

盜墓者在挖掘墓穴時發現玉器,盡管認識到其工藝價值和美學價值,但也明白這些玉器一旦帶出墓地,變賣的難度極大。市場上的正常商販往往不敢接收這類高風險的物品,因為這些玉器上的特定紋樣和标志可能會直接指向某個具有顯赫地位的曆史人物或家族。

此外,如果普通人試圖出售這些高貴的玉器,很容易引起權貴或官方的注意。一旦被識破,不僅可能面臨嚴厲的法律制裁,甚至可能危及生命。是以,這類物品在盜墓者中通常被視為燙手山芋,盡管珍貴卻難以處理。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在實際操作中,當盜墓者在墓中發現玉器時,他們常常會權衡其攜帶的風險與可能帶來的利潤。在多數情況下,除非是那些難以識别出具體來源的普通玉器,否則盜墓者可能會選擇留下這些高風險的玉器,隻帶走那些容易銷售且不易引起注意的财寶如金銀器物。

是以,在古代盜墓的曆史中,雖然玉器以其美麗和精緻著稱,但在盜墓者的非法市場上,其實并不受歡迎。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四、金銀與玉器的變現難度比較

和金銀相比,玉器的處理要複雜得多。玉器的價值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工藝和形态的完整性。古代的玉器往往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和符号,這些設計不僅展現了匠人的高超技藝,也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和象征意義。

一旦這些玉器被重新切割或雕琢,其原有的紋理和形狀就會被破壞,這不僅會導緻其文化價值和曆史價值的喪失,同樣也會使得其市場價值大幅下降。重新雕刻玉器是一項需要極高技藝的工作,不僅需要精通玉石的種類和特性,還要具備精湛的雕刻技能。

盜墓者中很少有人具備這種技能,因為這通常是皇家和貴族才能享受的進階手藝。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即便盜墓者中有能力進行這種加工的人,他們也很難找到合适的市場去銷售這些已被重新加工的玉器,因為重新加工後的玉器往往缺乏原有的曆史和文化背景,這在收藏家和貴族的眼中大大降低了其吸引力。

此外,由于玉器的特殊性和價值,即使盜墓者能夠通過高超的技藝修改玉器的表面,改變其紋理和形狀,這樣的行為本身也涉及極高的風險。一旦在市場上被識破,不僅可能引起法律的追究,更可能觸怒原本擁有這些玉器的強大家族或官府,進而給盜墓者帶來更大的威脅。

是以,盡管玉器在視覺和文化價值上非常珍貴,但在古代盜墓的實踐中,由于其複雜的加工需求和高風險的變現問題,玉器并不是盜墓者的首選目标。

#頭條創作挑戰賽#

參考資料:

[1]田亮.盜墓與中國古代喪葬禮俗[J].安徽史學,1997(4):8-13

盜墓界“奇葩規定”:金銀珠寶皆可盜,為什麼偏偏玉石不能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