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評】社畜如何做到一天10小時高品質睡眠?

【書評】社畜如何做到一天10小時高品質睡眠?

書名:《高品質睡眠法》

作者:【美】拉斐爾·佩拉約 著

出版時間:2022年2月

谷愛淩在采訪中多次提到自己的“秘密武器”就是睡夠10個小時,因為充足的睡眠可以幫助她複習白天學習的動作和知識,讓自己更好地消化。

可是擁有谷愛淩同款10小時睡眠,是多少現代人無法實作願望,因為對他們來說,睡個好覺本身就是一件難事。

全國有上億人有睡眠問題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适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标準。為喚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的認識和對睡眠品質的重視,2001年起,每年的3月21日被設立為世界睡眠日。

《2020中國睡眠指數報告》指出,全國超過38.3%的人有睡眠問題,3億多中國人正在被失眠困擾。

從2013年到2020年,中國人平均睡眠時長已從8.8小時下降至6.5小時,由于疫情原因,中國人的平均入睡時間後推了2-3小時。

在導緻睡眠問題的自我歸因中,“工作壓力”“生活壓力”和“情緒因素”頻頻上榜。

但是,我們還是想再不厭其煩地強調一下,好好睡覺真的非常重要,特别是對于需要高強度用腦一族來說。

已有研究顯示,睡眠可以幫助整合記憶。對于我們白天學習或記憶的資訊,大腦會利用晚上的深度睡眠時間,在相關區域将這些資訊轉化成長期記憶,就像在電腦的硬碟中存儲資訊一樣,友善日後取用。

【書評】社畜如何做到一天10小時高品質睡眠?

海馬體,負責處理資訊和儲存記憶

海馬體,負責處理資訊和儲存記憶是以睡飽睡好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而熬夜工作或者學習隻會事倍功半。

另外,長時間處于睡眠不足狀态,會對身體産生各種負面影響。比如變胖。

如果你想着失眠的人都是一副“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的瘦弱不堪狀态,那你可能想多了。

一項跟蹤13年的調查顯示:每天睡覺時間少于6小時,BMI較高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7.5倍。這可能是因為熬夜影響到了食欲相關的激素分泌,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

如果一個人長時間睡不好,他會變得越來越暴躁易怒、情緒化,并且注意力很難集中,進而産生很多嚴重的生理、心理和情緒問題。

簡而言之,要想身體精神好,必須睡得好。

睡多久才算夠?

每天擁有10小時睡眠時間,對于打勞工來說,确實有點奢侈,那能不能少睡一會兒?

實際上,平均7-8小時的睡眠能讓大多數人醒來時感覺精神抖擻,最佳睡眠時長因人而異,前提是睡眠品質正常,睡眠時間也比較規律。

在《睡個好覺》中,心理醫生汪瞻和醫學博士歐陽萱就指出:大多數時候,評價睡眠品質的好壞是一種主觀感受。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人覺得白天精神飽滿,身心舒暢,活力充沛,生活作息、身體和情緒都很好,他的睡眠通常就沒什麼問題。不用太糾結有沒有睡夠X個小時。

因為睡多少才算夠這件事,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差異還挺大。确實有人“天賦異禀”,每天睡得少還能倍兒精神;而有的人卻要睡10個小時以上才能精神抖擻。這是由我們的基因決定的。

根據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全球有不到 5% 的人口屬于這樣的“先天少睡眠體質”( naturally short sleepers )。對他們而言,可能每天睡4—5個小時,就足夠了。

此外,不同年齡段的人,所需的睡眠量也不同。

新生兒每天需要将近16個小時的睡眠,兒童和青少年也需要較多的睡眠。

【書評】社畜如何做到一天10小時高品質睡眠?

不同年齡的人,需要的睡眠時間也不盡相同

之後,随着年齡的增長,人們需要的睡眠量會逐漸減少。到了30歲,人的睡眠時間會固定下來。到了50歲,生物鐘會逐漸向前推移,即夜裡醒來的次數會增加,也更容易早醒。

睡長睡短都不好,關鍵還是要睡夠自己身體所需要的時間。

肥胖、癌症、認知缺陷…睡眠不足的危害還有什麼?

那麼,如果我們真的長期被睡眠品質差和失眠折磨,會有哪些危害呢?

首先,睡眠不足,身體的免疫系統就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缺乏睡眠會給身體帶來壓力,而身體對這種壓力的反應類似于對低度發炎的反應。

如果你在與疾病做鬥争時沒有得到必要的睡眠,你的身體對抗炎反應的需求就會增加。

即使沒有生病,你也應該重視睡眠,睡眠不足會幹擾免疫系統的 T 細胞, 這種細胞可以幫助我們對抗病毒引起的感染。這可能是我們在旅行和睡眠模式紊亂時容易感冒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如果睡眠不足,也會頻繁地生病。

正如前文所述,并不是所有人每晚都需要相同的睡眠時間。但一項研究表明,那些報告說習慣于每晚隻睡 5 個小時的人在未來兩年裡患肺炎的風險會增加,與通常每晚睡小7-8時的人相比,他們此前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也更高。

睡眠剝奪對身體而言是一種壓力源,不僅會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增加癌症和嚴重神經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并可能會導緻嚴重的認知缺陷,包括思維速度下降和言語記憶減退,甚至使人産生錯誤記憶。

你的情緒可能會受到影響,面對壓力可能會過度反應,更有可能做出冒險和沖動的行為。如果你患有精神疾病,睡眠不足會加重病情。

平時睡太少,周末補覺有用麼?

當我們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時,缺失的睡眠不會消失, 而是會像債務一樣不斷地累積。例如,如果你每天需要 7小時的睡眠,那麼連續5個晚上隻睡5小時的話,就會産生10 小時的睡眠債。睡眠債越多,白天就越容易瞌睡,越容易感到疲勞,也越容易引發其他潛在疾病。

目前唯一已知的償還睡眠債的方法是什麼?那就是睡覺。回到我們剛才的例子中,假設你連續熬夜 5 天之後,周六好好地睡個懶覺,這可能會減輕你欠的 10 小時的睡眠債,但并不能消除那筆“債務”。“還清”睡眠債的唯一方法是從一開始就改變睡眠習慣,不要累積睡眠債。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連軸肝了24小時,或者通宵後,即使睡了12個小時以上,但醒來仍舊會頭疼欲裂,并不會神清氣爽的原因。

首先,能睡12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表明你欠了很多睡眠債,而這筆債務并不能通過一次超長睡眠消除—你可能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才能恢複正常。

其次, 如果你睡到中午或下午,醒來的時候已經接近典型的午間昏昏欲睡的低落狀态,身體激素分泌的時間也會與平時的節奏不同步。

第三,長時間不活動會導緻肌肉疼痛或僵硬。

很遺憾,雖然你可以累積睡眠債務,但你無法儲存睡眠。正常的、有規律的睡眠模式應該是每晚的目标。

如何讓自己睡得更好的四個建議

擁有良好的睡眠才能在生活中有更好的狀态,那應該怎麼辦呢?推薦大家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1.避開焦慮陷阱

擔心睡眠品質可能是一個陷阱。如果你睡覺的時候想着明天能否成功取決于今晚的睡眠品質,那你就是在為今晚的失眠做準備。憂慮會向大腦發出警報信号,而大腦對此的反應是保持警覺,盡可能少睡覺。

同時,睡眠是大腦的一種自我平衡活動,體内平衡是生物系統用來維持平衡的機制。這意味着我們的大腦會在睡眠中努力自我修複。

如果你在夜裡醒來,不要苛責自己。記住,經常醒來是正常的睡眠周期表現。試圖阻止這一過程隻會引發無休止的惡性循環,讓自己在睡眠中反複醒來。

一定要安慰自己,告訴自己一定還會睡着的,因為大腦的自我平衡本能可以保證這一點。

2.固定每天起床的時間

失眠患者通常關注的是他們入睡時的困難,并且能夠記住大量細節,比如就寝時間、迷迷糊糊入睡所需的時間、醒來的頻率,以及他們在夜裡醒着的時間等。

但當被問及他們的起床時間時,答案就變得模糊了,他們會說:“這取決于我什麼時候睡着。”

從行為方式上解決睡眠問題的第一步是固定起床的時間。失眠患者經常說,為了睡得更好,他們願意做任何事情,但當我要求他們每天在同一時間起床時,他們的第一反應是“我做不到”。

事實上,強迫自己在一個特定的時間起床要比強迫自己入睡容易得多。如果你每天都在同一時間起床,那麼強大的生物鐘最終也會讓你入睡的時間更有規律。

3.逐漸增加睡眠時間

在一夜之間睡到10個小時是蠻難的,這要歸咎于睡眠的自我平衡本能與“睡眠-覺醒時間表”的晝夜節律波動之間的沖突。

這兩種生物系統之間是互相對立的——你的體内平衡系統可能想讓你睡得更久,而晝夜節律系統會在你得到你渴望的額外睡眠之前叫醒你。

如果你想把每天的平均睡眠時間增加1小時,那就要逐漸養成一個新習慣:在一到兩個星期内,每天比平常早15分鐘上床睡覺。當慢慢适應後,再重複這個過程:再早15分鐘上床睡覺,這樣睡眠時間就延長到30分鐘了,然後再循序漸進往上加。

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實作你把總的睡眠時間延長一個小時的目标。

4.再次入睡的小竅門

許多失眠的人在床上醒着的時間比睡覺的時間多,他們不再把床和睡眠聯系在一起。請把下面這句話變成你的口頭禅:床是用來睡覺的。

如果你晚上醒來後難以再次入睡,可以使用下面這些方法:

不要看時間。如果有必要,把你的鬧鐘轉過去,不要讓它正對着你。如果你想知道現在是什麼時間,那就告訴自己現在是晚上——這就是現在的時間!

平靜地躺着,專注于呼吸。安慰自己總會睡着的,這是肯定的。

如果幾分鐘後你發現自己變得焦躁不安,起身離開卧室。不要做任何産出性事務,比如家務或工作(這會增加你的入睡難度)。讀一些沒有價值的東西,比如家用電器保修單。

不要打開電腦或電視。閱讀或觀看有趣的東西隻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因為這無異于在獎勵失眠,容易導緻惡性循環。

不要吃零食。吃東西也可以是一種獎勵,會加劇你的失眠。(更不用說深夜吃東西會導緻體重增加。)

不斷提醒自己:你的睡意最終會回來的。心中這樣想着的時候,回到床上,不要待在沙發或椅子上。

睡眠的真正作用在于,如果我們的睡眠品質很好,我們就能活得更健康、更長久、更愉快。這是自我關愛的終極形式,是以,我們高品質的睡眠放在首位。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睡覺,睡個好覺。

以上内容參考《高品質睡眠法》(【美】拉斐爾·佩拉約(Rafael Pelayo)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2年2月出版),版權歸本書及作者所有,轉載請務必标明來源及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