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鑒寶專家轉身變二手販,以17萬買下乾隆名畫賣出8000萬,後來如何

現如今随着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資訊傳播非常之快。随之而來的就是資訊爆炸,人們對真假消息難以辨認。從這裡也不難看出,為了博人眼球,增加商業收益,無良媒體也是蜂擁而至。閱聽人并不知道該如何收取有效資訊,是以說人們并不會去思考這樣的事情發展的合理性,隻會在媒體将資訊釋出之後發表自己的看法,導緻現在網絡上的氛圍十分病态。正如一句話所說,真相還沒有穿上鞋子,謠言就跑遍了整個世界。

鑒寶專家轉身變二手販,以17萬買下乾隆名畫賣出8000萬,後來如何

? ? ? ? ? ?

正是因為在這樣的資訊傳播的大環境之下,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随着人們越來越接受碎片化閱讀,人們接受知識的方式也在随之進行改變。近年來電視中的綜藝節目數量急劇增長,涉及各個方面的都有,由于這方面這幾年呈現了幾近飽和的狀态,很多節目就開始了進行博人眼球的剪輯和帶動網絡言論的炒作。真人秀以着無劇本讓人物自由發揮的方式而出名,當然也有一些節目呼應着複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号召,一些詩詞類,中文類以及鑒寶類的節目出現在了大衆的視野。今天要談的是一個鑒寶節目,也就是關于文物鑒定,宣傳中華文化為中心。裡面有一個名叫劉岩的專家,看看他的現狀如何。

鑒寶專家轉身變二手販,以17萬買下乾隆名畫賣出8000萬,後來如何

因為節目需要,節目會請來一些履曆漂亮,經曆豐富的專家在節目中對這些知識進行一定的科普。他們淵博的談吐和專業化的術語讓人非常敬佩,也對這樣的職業充滿了向往。同時也加深了自己對中華文化更深層次的了解,節目中會有一些人拿着自己收藏的東西讓這些專家鑒定,畢竟在沒有對這些東西有很深的了解之下,很難有人可以知曉是否就是真的寶物,這一流程也是節目的最大賣點。我們要講的劉岩就在其中,他的履曆十分豐富,在各個國家級的文物館都有他的身影,也就是這樣,他被更多人關注并且喜愛。

鑒寶專家轉身變二手販,以17萬買下乾隆名畫賣出8000萬,後來如何

然而在這樣知識淵博,憨厚樸實的外表下,卻是一個虛僞至極的面孔。何出此言,這就要說到另一個鑒寶節目中,也是同樣的流程,人們将自己的收藏讓專家們鑒定。參加這期節目的人将自己祖傳下來的兩幅名畫帶來鑒定,卻從劉岩口中得知這兩幅畫是假的,這讓嘉賓覺得非常氣餒。就在這時,劉岩以這兩幅“赝品”的臨摹十分逼真為由,想要将此自己收藏,并願意花17萬塊買下來,嘉賓便沒有心理負擔地賣給了他。

鑒寶專家轉身變二手販,以17萬買下乾隆名畫賣出8000萬,後來如何

過了一段之後,有人發現節目裡的兩幅畫挂上了拍賣公司,并最終以8000萬的價格成交。就這樣,原持物者感到十分氣憤,畢竟劉岩欺騙了他,況且這還是家傳的名畫,于是便将劉岩告上了法庭。可是劉岩卻對此不予以承認,最終也因為沒有充足的證據,劉岩并沒有收到什麼懲罰。當然,劉岩的也是以被觀衆看清了他的真面目,都覺得他應該就此名譽掃地。可笑的是,劉岩是“二手販子”鑒寶專家的事情随着時間的流逝被大衆所遺忘,而他也在繼續生活,繼續從事着原來的工作。

鑒寶專家轉身變二手販,以17萬買下乾隆名畫賣出8000萬,後來如何

可是大家都知道,是劉岩欺騙在先。鑒寶專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騙取真正的寶物,不僅是對自己職業的不尊重,也是對大陸文化的不尊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