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出好故事的全部秘密

寫出好故事的全部秘密

本文節選自《故事力學》拉裡·布魯克斯 著

本文版權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所有,轉載請聯系背景

尋找故事是一回事,尋找最好的故事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解其中的差別就形成了寫作的職業。

正如任何引擎的設計者和建造者一樣(我們的故事不外乎也是戲劇引擎),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的故事的動力和燃料是什麼。

故事力學包含六個領域:

1.引人入勝的預設。

2.戲劇張力。

3.節奏。

4.主人公共鳴。

5.替代性體驗。

6.叙事政策。

這些領域将使你的故事躍然紙上,爆發出巨大能量,或帶來難以抗拒的誘惑,或讓你在大聲尖叫前竊竊私語。

或者沒有。上述要素的欠缺或處理不當,就像将汽油澆到一本火柴做成的書上,沒有火花,沒有火焰。

執行很重要,立意賦予故事以力量。但是,上述要素才是讀者會注意到的東西。

用這些要素為你的故事節拍助力,讓它們“嘶嘶”燃燒,你的故事将會變得更好。它們會自己呈現出來,但是,如果我們能注意到并且掌握好手裡的燃料,一切将會更美好。

工具箱:成功的故事創作的六大核心技能

1.立意:引人入勝的預設的戲劇核心。

2.人物:塑造人物時注意讀者與人物的共鳴,注意人物的“紮根能力”。

3.主題:語境和潛台詞工具,依靠故事力學的六個要素。

4.結構:建構戲劇張力、節奏和人物弧線的工具,共鳴由此而生。

5.場景設定:将每一個故事節拍以力學最優化的形式組合起來的工具;力學通過場景設定落實到紙面上。

6.寫作風格:使得故事的呈現與衆不同的工具。

一旦你有了一個想法,需要立即注意上述六個要素。因為你要将每一方面的基礎都打好,你的故事才會取得成功。

要想寫出一個好故事,你仍然需要了解幾十件甚至幾百件事情。但是現在,你要了解的東西被分别裝在12個桶裡:故事力學的六個領域以及作為運用工具的六大核心技能。乍一看,這兩者似乎有些重合,對于匆匆一瞥的觀察者來說,它們也許聽起來是一回事;但是對于一個專業人士而言,它們就像肌肉力量和杠鈴一樣,截然不同。

當我們為每個故事要素、原料和執行工具做出決策時,我們能更好地将組合最優化。這就是我們創造奇迹的方式,實際上沒有絲毫神奇可言。因而,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好的”,我們需要學以緻用,努力去尋找更好的,去追求最好的。

寫出好故事的全部秘密

立 意

定義:演變成為你的故事的重大想法。基本的“如果……将會怎樣?”假設。立意是戲劇格局,是進入情節的視窗,是沖突的來源,是引人入勝的問題、迷人的處境、故事的承諾,以及人物發現有事情可做的舞台。

好的立意:讀者天性被假設的問題所吸引,對作者提出的故事問題的答案感到好奇。

更好的立意:讀者能夠感受到主人公尋找答案的旅程,能間接地體驗到主人公的旅程。故事預示着一段激動人心的、值得讓人為之傾心的經曆。

最好的立意:讀者不僅能夠體驗主人公的旅程,而且能與主人公産生強烈的共鳴,對利害關系感同身受,覺得故事的結局與自己有關。

人 物

定義:故事的主人公,有着豐富的背景故事、内心世界與外部表現,要進行一段旅程,使得主人公成為英雄。随着故事的推移,主人公不斷成長、變化,最終成為故事結局的主要催化劑(英雄所做的正是這個)。

好的人物:一個有趣的主人公,能赢得讀者支援的主人公。

更好的人物:層次豐富的主人公,讀者支援他或她的同時,能夠與之建立關聯。

最好的人物:主人公能感受到讀者的感受,恐懼着讀者的恐懼,成為讀者希望扮演的那個英雄角色。換句話說,是英雄與讀者在情感層面的替代性結合。最好的人物是能夠完成這一任務的英雄。

主 題

定義:通過動态的故事呈現人類經曆的相關性和透明度,既有人物層面,也有沖突層面。主題就是一切故事的意義。主題是一個揭示故事的意義、成為故事催化劑的問題,是故事讓讀者去思考的東西,讓讀者為之憤怒、産生質疑或者感同身受的東西。

好的主題:展現生活的真實狀态,不管是好是壞。好的主題使我們認識到活着的力學,不管這個故事發生在何時,同時啟迪普遍的真理,與該故事的時間、背景相貼切。比如,關于貧窮的故事,我們都能與之建立關聯,即使我們本身并不貧窮。

更好的主題:關于英雄主義美德的故事,在主題豐富、現實的舞台上展現。故事在表現英雄主義的同時,對必須要征服或克服的黑暗進行深刻反思。

最好的主題:切中要害、不會退縮的故事,讓讀者看到事物的兩面性,看到主人公可以做出的所有選擇,并在這個過程中教會我們認清真理、把握現實。提出問題,并通過給人物設定挑戰以及人物的決定和行為的結果來進行探索和檢驗。

結 構

定義:故事的展現順序,傳遞閱讀體驗的同時,加深了利害關系,展現了故事的跌宕起伏。這種模式為特定的故事點提供了目标位置(從故事的線性比例而言),每一個故事點将故事的四個部分區分開來,每一個部分都有自己的語境任務。這種任務驅動的切入點差別了故事的四個部分的叙述目标,以及每個部分的場景的語境目的。

好的結構:故事以穩健的四部分順序呈現:布局、反應(到第一情節點)、對問題的主動攻擊、解決。

更好的結構:故事的編排使讀者間接地迷失在故事中,提升了故事的四個部分的效率和吸引力,以及每一部分内在的戲劇張力。

最好的結構:故事使讀者感到驚訝、好奇,能夠抓住讀者的注意力,并且能在情感和智力上給予讀者回報。故事環環相扣,逐漸揭示,誘惑讀者、戲弄讀者,最終回報讀者,使讀者愛不釋手。

場景設定

定義:叙事機關,以最優的方式将故事向前推進,既重視人物刻畫,也重視戲劇張力。每一幕場景都應該有一個特定的叙述任務,基于該場景在故事編排中的具體位置和叙述弧線。

好的場景設定:場景符合邏輯,與後續場景融為一體,創造一個連貫順暢的故事主線。

更好的場景設定:場景像獨幕劇,每一幕場景都有布局、沖突和解決,同時又與下一幕場景無縫銜接。場景在刻畫人物、建構說明和按次序排列的叙述層次的同時,呈現了一個重要而顯著的情節點。

最好的場景設定:場景快速切入到該場景的任務,展現、設計、解決一個故事點,同時為随後不斷加深的利害關系、緊急情況、選擇和人物弧線做好布局,包括微妙之處和細節差異,比如伏筆、潛台詞。然而,第一部分有更大的自由,可以從容不迫地布局,特别是在第一次介紹主要人物和戲劇預設的場景中。

寫作風格

定義:從讀者的角度看到的作品本身(文筆)的味道、風格和連貫性。

好的寫作風格:句子清晰、直接,形容詞和描述很少,但很有效。幹幹淨淨,沒有跑題,沒有用力過度。行文不以追求風格效果為唯一目的。讀者沉迷于故事之中,不會注意到詞語、句子和段落,是職業的寫作。但恰恰因為這個原因,好的寫作被視為理所當然。

更好的寫作風格:闡明這一時刻以及其中人物的潛台詞。在這方面,第一人稱通常比第三人稱更适合進行人物内心的刻畫。

最好的寫作風格:文筆輕松、流暢,往往有很大回報,暗含幽默風趣,必要時表現出細微差别和微妙之處,需要時又給以直接的力量。文字具有大道至簡的特性,沒有表現出用力過度。這樣的結果是,作者的風格很容易被辨識出來,如歌手的聲音一樣,清晰明确,有個人特色,是以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當我們不滿足于“好的”,甚至不滿足于“更好的”,當我們瞄準使得故事力學最優化的創意選擇,認識到這些創意選擇是什麼,并圍繞這些選擇來建構我們的故事時,我們就是在定性地利用尋找過程,而不是定量地尋找,不是僅僅滿足于填滿粗糙的初稿上那些空白的頁面。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