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見│魯長根:洞庭巨蝦的制作者

看見│魯長根:洞庭巨蝦的制作者

春節期間,益陽高新區清溪村裡的蝦子起拱表演,備受關注,一隻30米長的巨蝦在廣場上擺開架勢,大鼓大鑼一敲,60人共同把蝦頭一躍沖天,翹蝦尾,豎蝦須,大蝦舞動,蝦頭高起,蝦須高升,巨蝦拱起三層樓高,圍觀群衆圍看得眼花缭亂,直呼過瘾。

看見│魯長根:洞庭巨蝦的制作者

“耍蝦子”這種全國獨一無二的傳統民俗,隻有益陽有。2008年,“蝦子起拱”列入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這種習俗始于漢聞名于清,蝦子以竹木為架,彩布為衣,蝦頭長約4米,主須為整根竹子,可達七八米長。由30多人掌握蝦頭,10多人牽動蝦身,10多人扶持蝦須,随蝦頭前進。表演時, 由大鼓大鑼伴奏,大鼓鼓面直徑達兩三尺,木錘敲擊時,聲音洪大無比,大鑼直徑近兩尺,按三通密鼓、一槌驚鑼的節奏,在領舞者指揮下,衆舞蝦人高聲齊呼“蝦子起拱”,蝦頭應聲上擡,蝦須朝天,直指天空,場面十分壯觀。

看見│魯長根:洞庭巨蝦的制作者

這隻巨蝦的制作者是非遺傳承人魯長根,他的父親魯運今年80多歲了,是當地“耍蝦子”的好手,也是“蝦子起拱”第四代傳承人。他手把手的教魯長根制蝦,有天賦的魯長根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方法。他說,其實制蝦的過程較為複雜,首先要到竹林裡精心選取竹子,所需楠竹要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其中需兩三根上百斤的大南竹剖開作蝦筋,将三根長約15米左右的黃管竹作蝦須,另需幾根大木料和上十斤鐵絲、紮絲、馬達和上百米粗布。制作場地要非常大,才能容得了巨大的蝦身。制作時,先剖篾、鋸木,制作蝦筋、蝦頭木骨架和蝦尾木骨架,骨架上鑿孔,連結竹筋、篾骨,最後整體連結,經過這一道道工序,蝦子整體骨架做成了。蒙上粗布制作蝦皮也是一道重要工序。最後還要着色,使其逼真。

看見│魯長根:洞庭巨蝦的制作者

制作一隻能“起拱”的大蝦子并不容易,制蝦者心中要有蝦,他不但要一雙會找材料的慧眼,還需要長期的制作經驗。“一隻蝦的靈動神韻全靠須,我跑遍了附近的竹山,才找到兩根合适的。”專注地削着竹篾的魯長根,指着旁邊兩根十幾米長的竹子告訴記者。

看見│魯長根:洞庭巨蝦的制作者

春節元宵一到,鑼鼓聲一響,蝦子搖頭擺尾舞了起來。“老傳統又回來了,年味濃了。”圍觀的人們歡呼。起拱,意味着步步高升預兆吉利,随着蝦子的移動,路邊觀者雲集,喝彩不斷。起拱,這是洞庭湖漢民族獨有的腔調,百姓祈望蝦子起拱,一年中風調雨順,田裡五谷豐登,水中魚肥蝦厚,富足度日。蝦子起拱地域文化特色得到前所未有的展示,傳統文化更顯張力。

作者:張慶如 黃雲 鐘浩

來源:大益陽用戶端

編輯: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