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梁曉聲的茅盾文學獎作品《人世間》三部曲,是150多萬字的大部頭,有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跨度,記錄了諸多重大的曆史事件。

正在熱播的央視同名電視劇,将其壓縮成了58集。由于片中有很多上世紀的背景,尤其第一部1969到1988這19年的生活,對于年輕觀衆來講是比較陌生的。如果沒有看過原著,要想感同身受并不容易。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人世間》劇照

中國以1980年為界,僅僅從《人世間》中老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來看,變化也是相當驚人的。

正如老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世界變化太快。在文壇有“平民代言人”美譽的梁曉聲,也禁不住感慨道:

1、三十年前,往往為飯不夠吃發愁;三十年後,常常因孩子少吃操心。

民以食為天,從小被家人追着喂飯的孩子,沒餓過肚子就不會了解那時候,小孩子犯了錯誤,若被爸媽罰一天不準吃飯有多麼可怕,那簡直比挨頓打還難受。

2、三十年前,能買到便宜東西,人人羨慕;三十年後,誰買的東西昂貴,才有身價。

在的上世紀六七十時代,統購統銷的計劃經濟物質極度短缺,什麼都要票。糧票、肉票、副食票、糖票等,甚至火柴都要有票,簡直無票寸步難行——在飲食店裡吃碗小面也要二兩糧票的。對于出門的人來說,有錢不說,還得有幾斤全國糧票揣兜裡,走到哪兒才都有底氣。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糧票

吃肉當然是限量的,有票也未必買得上。在蘇童的《白雪豬頭》一書中,有相關詳細的描寫。該劇中就有個大群人排隊買供應肉,等着回家包餃子下鍋的情節。由于供應不足,周秉昆冒充商店負責人,及時出頭跟副食公司打電話調貨,醬油廠"六小君子"才終于買成了。

當他們一人一大塊豬肉,雪夜用自行車馱着回家時,頗有将士凱旋而歸的自豪,連周媽見了都連連誇獎:咱家老疙瘩,真是太能幹了!

我外公去世時,高溫肉一斤買三斤,豬頭肉一斤買兩斤。母親說她運氣好,用五斤票買了30斤高溫豬頭肉,風風光光地為外公辦了葬禮。

今天吃飽穿暖早已不是問題,回望來時艱辛的路程,多少人忍不住感歎這幾十年普通人的生活,變化實在太大了。

難得該片很注重細節的真實,并加上旁白彌補了時差不足,讓觀衆能迅速代入相關的記憶,随着劇情的發展産生共鳴:

比如周秉昆參加工作了,還穿着姐姐留下的紅毛褲。這并不奇怪,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三穿了老四穿,褲腿或衣袖接上一段顔色差不多的上去,又可多穿一年了。

棉猴是哈爾濱人對穿棉大衣的戲稱,作者取之成了書中重要人物駱士賓的綽号。可見當時穿棉大衣,特别是綠色的軍大衣走在人群中,一定比今天潮人穿加拿名牌還顯眼呢。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工作服

而半大的中學生,常常會穿老爸老媽節省下來的工作服,雖顯得又肥又大,但結實有面子。甚至父母廠裡的勞保手套,一雙雙湊齊了也會被拆解成線,被母親織成線衣線褲穿,充分發揮勞動人民物盡其用的聰明才智。

3、三十年前,無奈穿破洞和更新檔衣服的,是因為“窮”;三十年後,花錢買窟窿和更新檔衣服的,是想擺“酷”。

那時卡其布的布料曾經很稀奇,因為家家戶戶靠布票限量供應,比起棉布來,化纖原料的卡其布不易變色,又牢固經穿。

而棉布的衣物不耐磨,尤其體力勞動者和淘氣的小孩,都是費衣服的主。在賈玲主演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中,就有母親為淘氣女兒補一大堆破洞褲子的情節。

購買肉票、豬肉、紅糖等各種生活物資統統要票的情況下,稱一斤白糖包好,可當個走個親戚的禮物。麥乳精、沙琪瑪。罐頭之類就是高檔的禮品了。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六七十年代,能買自行車的人家,堪比現在有小汽車。是以,周家在當時從經濟上說,應該屬于中上的水準。畢竟那時一個"鐵飯碗”的正式工,就能勉強養活一家四五口人了。

相比之下,共樂區的黑戶鄭娟一家四口,僅靠賣養母糖葫蘆冰棒謀生,就艱難得多了。是以才有鄭母不惜放下自尊,收下周秉昆送去的錢一事。

在整個光字片,低矮而擁擠的棚戶區大環境裡,周家是其中典型自建房,斑駁的牆壁非常逼真。兩間不算寬敞的小屋,加上為了省煤,一家人各人裹一床被子擠在一個火炕上。是以,劇中秉昆兒時想要一間自己的房間,無異于天方夜譚的願望。

不過随着劇情的發展,片中人物進入80年代後,生活終于有了巨大的改變。

劇中可見公用電話,黑白電視機了。當然,也有了公款吃喝、打白條、下崗、下海等諸多社會現象。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周秉昆背靠進階飯店,開起了"往來無白丁"的餐廳,賺錢買下三室一廳帶小院,馬桶瓦斯的二手房起碼100多平方米,才1700元。而書中以吉春命名的城市,原型是哈爾濱,而這樣的房價不由得讓今人感慨萬千了……

除了以上細節背景,無不具有高度原感的真實感,該劇還以各種道具,高度還原了時代的質感。

當年工廠裡的優秀勞工勞動模範,會得到許多獎狀外,就是大大小小的搪瓷杯盆了。勞模杜德海的鏡頭裡,就有印有xxx獎勵的搪瓷瓷杯特寫。

又比如棚戶區的木栅欄、糧站的鐵皮糧鬥、周家的刺繡門簾、鄭娟的袖套等等。這些大家都發現了,都從側面展現劇組的用心。

該劇的成功,也得益于梁曉聲在《人世間》一書中有着非常真實的細節描寫。

《人世間》:十九年歲月的變遷,背景細節都展示出來了

梁曉聲

在劇中松花江醬油廠出料工龔兵,造成醬油洩漏事故後,曲書記對打掃戰場的人說,要在地上撒上石灰,不然蒼蠅會趕來這兒開會。

之是以有這樣真實的細節,是因為梁曉聲沒有下鄉的弟弟就在醬油廠上班,"六小君子"是他的哥們,也是他多年的朋友。

《人世間》是一部現實主義的作品,想要深刻了解那個時代,看完電視劇,還讀一讀梁曉聲的《人世間》這部書才好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