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殷墟出土一批奇怪玉人,學者:以色列和商朝早已有過商業往來!

從以色列到中國河南邊境,大約有6000公裡,在商朝時期的世界交通條件下,這兩個文明應該“老死不相往來”,很難發生關系才對。然而,殷商廢墟的一些神秘考古發現,在令人不解之餘,卻也證明了兩者的确有聯系,難道以色列人改寫中國商朝曆史?

殷墟出土一批奇怪玉人,學者:以色列和商朝早已有過商業往來!

從1928年開始,考古專家對殷墟的多次挖掘,發現了很多震撼世界的文物,其中有一批奇怪的文物,即:大量殷商圓雕玉人!

說“奇怪”,是因為考古專家經過整理之後,發現玉人有着濃厚的以色列風格,主要有這麼三種:(1)殷商頭戴“基帕”小圓帽、穿兜肚跪人,(2)殷商戴着中東風格的小圓帽跪人,(3)殷商頭戴“基帕”小圓帽穿燕尾披風圓雕人。

其中,在殷墟中發現“肚兜”造型,也改寫了中國曆史。在此之前,作為中國獨特穿着的肚兜,最早出現于漢朝劉熙的《釋名.釋衣服》,“抱腹,上下有帶,抱裹其腹,上無裆者也”,而殷墟中出現肚兜,還和以色列人的小圓帽混合搭配,讓考古專家們都驚訝萬分。

所謂小圓帽“基帕”,就是創立于3000多年前的古猶太教獨特的小圓帽,具有濃重的宗教色彩,希伯來語中叫“基帕”,如今還在使用。是以,從殷墟中發現小圓帽,也證明了商朝和以色列有着神秘聯系。

殷墟出土一批奇怪玉人,學者:以色列和商朝早已有過商業往來!

其實,在殷墟中還發現了很多奇怪現象,比如:對偶蛇和對偶虎的圖形,考證之後發現,這是源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形象,最終是不是也源于以色列文明,現在還不得而知;還有殷墟中的軸距2.2米的兩輪馬車,就和中亞兩河流域、印度的兩輪馬車極為相似,在中國卻沒有發現更早的類似兩輪馬車(二裡頭發現的軸距1.2米左右馬車),也找不到車型演化的曆史。

是以,種種迹象說明了以色列或者說中亞文明,對殷商的确有過影響。正因如此,曾主持過殷墟挖掘的考古界前輩李濟先生指出:

我以為這一個是說明文化接觸無可置疑的範例。在相隔這樣遙遠而且互異的世界的兩端,能獨自發生結構如此相似的器蓋,是難以想像的。

李濟先生的意思很明确,就是說殷商和中亞或以色列文明,肯定是有過文化接觸,因為證據“無可置疑”,否則無法解釋為何如此相似。

殷墟出土一批奇怪玉人,學者:以色列和商朝早已有過商業往來!

然而,以色列和殷商相隔6000餘公裡,兩者之間是如何聯系交流的,難道當初東西方文化交流就很發達了?而且,這也提出了其他疑問,比如種族遺傳(以色列人對中國人種是否有影響)、殷商又是如何影響了以色列等等,可謂充滿了謎團,至今還沒有一個準确的解釋。

對此,有專家腦洞大開的指出:在絲綢之路前,東西方交流的路應該叫“玉石之路”,而玉石之路上最早的商人,是古猶太人和殷商人,也包括羌人和大月氏人。

更為重要的是,當時殷商極為發達,吸引了衆多商人前來交易,而有世界第一商人之稱的以色列人,自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商機,于是東西方交流就形成了。商朝絲綢就有了提花工藝,說明了産品的世界先進性,足以吸引以色列人。

在這一過程中,以色列人的形象,和中亞一些先進技術或方式,就被引進入商朝。是以,從這一角度來看,以色列人的商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能改寫了中國曆史。

殷墟出土一批奇怪玉人,學者:以色列和商朝早已有過商業往來!

甲骨文的出土,揭開周武王和800諸侯為何反對纣王,不是因為殘暴,而主要是因為纣王改革了祭祀制度,引進了西方“歌舞祭祀”,而放棄了傳統的“殺人祭祀”,讓諸侯們認為纣王大逆不道,于是群起而攻之。不過,甲骨文中沒有解釋“歌舞祭祀”究竟如何來的!

但如果聯系本文,連以色列人都能來到中國,那麼就一目了然了,因為當時中西方文化交流十分頻繁,纣王由此知道了中亞的這一種祭祀制度!而且,如果纣王改革祭祀制度,和以色列人密切相關的話,那麼以色列人就不是簡單的改寫了商朝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