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你真的喜歡我嗎?”“真的愛我嗎?”如果碰上出差不在身邊的時候,更是一遍又一遍的視訊電話聯系,“你為什麼沒給我打電話,這段時間你幹什麼去了?”“晚上和誰在一起了,都談了什麼事?”而他們的夫妻,每天又不得不面對反複的盤問,弄得煩不勝煩。

相信沒有哪個父母願意讓自己成年的兒女變成這樣吧?如果他們在小的時候,遇到問題能得到父母及時的“情感引導”,就不至于會變得如此沒有信心和缺乏安全感。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一個孩子是安安靜靜溫文爾雅,一個是上蹿下跳動不動就發脾氣,然而她就是通過情感引導,讓兩個孩子成為了别人口中的孩子,不斷的問她你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這個方法并不難,隻要是我們作為父母的稍稍的把刷手機的時間,用來看看這本書,并把其中的理論用于實踐中,就能孩子的哭鬧變得不再是雞飛狗跳而是更好的增進感情的機會。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本書共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個章節,講的是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見誤區,以及情感引導能幫你做什麼

第二部分:第二個章節,講的是情感引導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三~第五章,講的是從嬰兒期到7歲,家長們該如何做情感引導

第四部分:最後一章,告訴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自己的過去,同時給自己留下點時間和空間。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1、父母管教孩子的4種常見誤區。

誤區一:控制型父母與放任型父母

這兩種類型的父母是走向兩個極端,控制型父母面對孩子的錯誤,會立馬進行懲罰,而放任型父母則是任其自生自滅。舉例說明,假如孩子們在房間裡大吵大鬧,搞得和朋友通話的父母煩不勝煩。控制型父母會大聲吼道:“立刻馬上給我停下!要是不聽話,挂了電話我就收拾你們!”放任型父母則隻是無奈地搖頭,任由噪聲繼續下去。

誤區二:輕視、低估和否定孩子的感受

《每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開放》中作者寫道,父母無意中說的“你不行”,孩子會深信不疑,這會嚴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

父母要做的是:永遠從同情的角度出發,學會換位思考。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誤區三:采用外部激勵和獎賞的手段

某心理學實驗,挑選出喜歡畫畫的兩組孩子。對A組的孩子說:如果你們畫好了是有獎勵的。對B組的孩子說想看看你們畫的畫。實驗結果顯示,有獎勵的孩子很明顯對畫畫的興趣降低了,而B組的孩子還是和以前一樣積極主動。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獎品是可以強化某種行為,但又會造成一種消極的情況,隻對獎品感興趣,對行為本身失去興趣。也就是外部激勵帶來了被動行為,而不是主動行為,是很難鞏固的。

誤區四:以消極後果作為懲罰

一般消極結果産生了,父母會來那句:“現在你知道後果的嚴重性了吧,以後還敢這樣嗎?”消極後果的懲罰并不能引發檢討或者是孩子的心悅誠服,隻會引發他們的抗拒。

說了這麼多誤區,那麼家長到底怎麼做,才能走出誤區,讓每次情感引導加深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并發揮孩子的潛能呢。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2、什麼是情感疏導?以及如何做?

情感引導:是向孩子傳授情感規則,讓他們知道如何辨認情感并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

情感引導的關鍵步驟:

播下種子:要提前讓孩子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事情,以及你對他的要求如何。如果事先知道要求,孩子會更加配合。

《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出了類似的理論,就是要做有前瞻性的管教,指的是處理孩子不當行為的問題時,在行為出現之前處理是最有效的。可以分三步走:

(1)基于對孩子的認識,預見問題。

(2)在問題再次出現之前,先制定處理問題的政策。

(3)把你的具體的前瞻性決定告訴孩子。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面對孩子的哭鬧父母也情緒化了,開始吼叫孩子,做出自己後悔的行為。也就是不任由憤怒控制着自己,同樣對于孩子來說也是明确的犯錯違規的處理方式。

這樣的提前給孩子播下種子,是為了孩子更好地成長。還記得前幾年發生的在餐廳裡吃飯,男孩去打擾鄰桌挨揍的事情嗎?如果他的父母提前和他說好,在餐廳就餐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會怎麼處理。而不是他打擾鄰桌的時候,他的父母縱容,最後發生兩家大打出手的現象,弄得網上傳得沸沸揚揚。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觀察和判斷:其本質就是關注,你需要知道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容易煩躁、吵鬧或沮喪。在知道孩子的實際需求之後,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出現。切記在給孩子提供幫忙的時候,不是代勞,而是示範,要給孩子自己動手的機會。

聆聽:需要同時用眼睛和耳朵去關注你的孩子,甚至需要蹲下來和孩子平視,以確定随時和他進行眼神交流。

小貼士:當孩子情緒激動的時候,家長除了同情之外什麼都不做,最好等着每個人都平靜下來之後,再和孩子讨論解決方法。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一期綜藝類節目中,霍思燕和兒子嗯哼說想把他不常玩的玩具給捐出去,卻遭到了嗯哼的強烈反對,霍思燕耐心地對兒子說:“你的東西你有自己決定的權利,但如果在願意的前提下,是可以互相玩的,對吧?”

嗯哼依舊是抗拒地說:“不要。”

等嗯哼冷靜了一會說:“媽媽,我來決定要不要捐。”

之後霍思燕給出了一個建議,她說:“這樣好不好,我們去看看,你願意,我們就把玩具捐給更需要的小朋友,你不願意我們就把它們帶回來。”

嗯哼愉快地答應了,并和媽媽一起收拾玩具。整個溝通過程中,霍思燕一直是坐着的,眼睛時刻關注着兒子。她在看到兒子抗拒哭鬧的時候,并沒有立刻說點什麼,而是等嗯哼稍稍平靜了。而對孩子的玩具是否捐出去,都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給出建議,讓他自己做出選擇。

作者在這一章的最後寫到,尊重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霍思燕就是這樣做的,她并沒有要求孩子怎麼做,而是讓他自己做決定。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3、父母要做的是正視過去,努力做一個好爸媽,給自己留點空間和時間

融洽的夫妻關系是最好的育兒環境。--《每個孩子都能像花兒一樣開放》

前些日子看到一則新聞,河南一對夫妻在離婚調解法庭上,惡語相向甚至有随時動手打起來了,而此時在他們一旁的孩子早已哭成了淚人。法官隻好抱起孩子,邊調解邊哄孩子,整個過程持續了近2個小時。

看到父母針鋒相對大打出手,對孩子來說是種壓力,甚至可能成為永遠無法消除的創傷。《小痛愛》裡面的牛牛有段日子有暴力傾向,幼稚園老師大概推測出他家裡有什麼問題,尤其是父母間情感出現了什麼問題。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的概念甚是流行,原本是一個中性詞,現在一聽到原生家庭就會想到不幸的家庭。無論是《都挺好》、《小歡喜》和《隐藏的角落》等等都無不顯示原生家庭的影響遠比我們是以為的要大得多。那些在為了孩子”在一起湊合了一輩子家庭中長大的,在他成長過程中,完全沒見過幸福的樣子,是以也就不知道幸福真正的樣子。

但原生家庭不幸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擁有健康、穩固、充滿愛的家庭,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來,更不要讓它影響下一代。任何事情隻要你肯學習肯改變,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面對孩子哭鬧,怎麼做才能由雞飛狗跳,變成增進感情的機會?

無論過去曾經經曆過什麼,至少我們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稱職的爸媽。但如果我們連努力嘗試改變,那是永遠都不會成功的。正如《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最後一章作者說道的,任何父母不經曆一番磨難,都不可能成為合格的好家長,因為養育兒女是世間最困難的工作。

書的最後是送給父母的,告訴大家在育兒的同時,不要忘記育自己,要留些時間給自己。當父母們做自己喜歡的事,對生活和工作都充滿激情,他們更積極樂觀,更加快樂向上,孩子也勢必會受到影響的。同樣沒有人願意看到整天疲憊不堪,愁眉苦臉的人,這當然也包括你的孩子。

是以在忙忙碌碌的家庭和工作之外,再留給自己一點時間給自己。成為好父母的前提,是要先成為更好的自己,留些空間去喘息、去學習,才能進步和思考。

苒藜愛讀書:每日認真閱讀、每日學習寫作、每日努力進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