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翊”飛沖天,“鳴”震四海

在北京冬奧會的皚皚雪道上

蘇翊鳴這位“00後”天才小将

吸聚了全世界的目光

182.50分!

在2月15日的單闆滑雪

男子大跳台決賽賽場

蘇翊鳴淩空一躍

為中國代表團赢得本屆冬奧會的第6枚金牌

成為大陸曆史上最年輕的冬奧冠軍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單闆滑雪男子大跳台決賽,蘇翊鳴奪得金牌。

奪冠後

蘇翊鳴向父母所在的看台鞠躬

2月15日下午,多家外媒對蘇翊鳴奪冠進行了第一時間報道,并對這位年輕的中國運動員表達了驚歎和稱贊。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蘇翊鳴奪冠,他的成功是持之以恒努力的結果。更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到底是什麼樣的教育成就了這個“國産普娃”的冠軍之路呢?

01

尊重孩子的選擇

從小和父母一起滑雪的蘇翊鳴,一開始也隻是把滑雪當成業餘玩耍。

自從被徐克導演選中參演電影之後,蘇翊鳴的演藝之路就越走越順,合作的都是像張嘉譯、肖戰、李沁這樣的“大腕”。蘇翊鳴開始的演藝道路還順風順水。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但在2015年7月31日中國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那天,蘇翊鳴表示:“希望有一天“身披國家隊戰袍,在家門口為國争光”。在微網誌上蘇翊鳴寫下了這句話:“決定我們一生的,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得知他的決定,蘇翊鳴的父母全力支援走職業運動員的道路。

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中國式教育中很多家長做不到的,中國的家長們心中預設自己在教育中的“權威”地位,喜歡替孩子做決定。即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也總是借口“大人的經驗更多,可以避免讓你走彎路”而不肯讓孩子去試錯。

這其實不是對孩子的保護,而是一種不尊重,沒有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人格,總覺得自己才是為孩子做出最優選擇的那個人。

長此以往,不僅消磨了孩子積極探索世界、勇于思考的精神,還讓孩子養成了一種依賴心。是以,想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不妨先試試放手。

02

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蘇翊鳴的父母都是單闆滑雪愛好者,從他4歲開始,父母就帶着蘇翊鳴去小雪場,然後去北大湖、松花湖,六歲的時候,蘇翊鳴已經可以跟着他去長白山滑野雪了。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在家庭中,家長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喜好影響着孩子。而現實中的很多家長,在孩子身邊,一邊刷着抖音短視訊,一邊要求孩子不要看手機電視,要愛上看書;一邊躺在沙發上吃着雪糕,一邊要求孩子多動一動,增強體質。

現代教育,家長不應該隻是一個旁觀者、指揮者,而更應該是一個影響者、參與者,放棄說教,用自己切身的行動來帶動孩子,這才是好的教育。

03

優秀的父母,都會“神助攻”

每個成功的人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2018年,14歲的蘇翊鳴,通過跨界選材進入了國家集訓隊。但一場意外的受傷,讓他的夢想,遭遇重挫。

時隔多年,小鳴的外公在回憶起當初的場景時,仍然差點忍不住眼淚:“那次受傷,我們到醫院去看。當時我就挺不住了,都昏過去了。”

之後,在長達半年的時間裡,别提訓練了,蘇翊鳴一直隻能依靠輪椅代步。

看到兒子陷入沮喪,小鳴媽想到了一個幫他振作的好辦法——

她給小鳴拿來了同學的留言冊,裡面字字句句,都是大家在表達對他的欽佩和鼓勵;

那一次,蘇翊鳴在媽媽帶來的“同學誇誇團”的簇擁下,找回了自信。

04

鼓勵教育,讓孩子更自信

在日常的生活中,蘇翊鳴的媽媽和其他家長有不同之處:“蘇翊鳴曾在滑雪時和别人撞在一起,受了很重的傷。一般的家長遇到這種運動帶來的巨大風險,就很難讓孩子繼續堅持下去了。但蘇翊鳴的媽媽認為,孩子喜愛這項運動,應該堅持下去,不能随便放棄。”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教育中有一條金律,“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制裁”。自信的孩子能勇敢去試,學東西有熱情、有效率。即使是大人,适當的自我鼓勵和自我提升也是有必要的。

好的鼓勵,強調過程、努力和進步,是孩子認識自己、認識環境的心智工具。鼓勵像探照燈一樣,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去發現一件事情的積極面,激發出積極建設的力量,幫助孩子擺脫自卑,擁有抵禦挫折的力量。

不好的鼓勵(或吹捧),強調結果的成敗、比較和評價,将孩子引向攀比、“老子天下第一”。這樣的孩子,短期看可能表現不錯,但逐漸失去了持續探索的動機,也沒有發展出長期積累的能力品質。

05

父母心态放松,孩子更易成功

蘇翊鳴小時候剛開始練滑雪,他爸媽都是全程在旁邊陪同的。

後來成為專業運動員,小鳴媽也總要求兒子在訓練之後,不要忘記給她報平安。

這次冬季奧運會開幕之前,蘇翊鳴的父母做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兒子在北京緊張備戰奧運,夫妻倆反而跑去海南旅了個遊。

為什麼他們會表現得如此平常心呢?

因為小鳴爸媽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隻看重過程,不看重結果”的“佛性”心态。

蘇翊鳴奪冠後向父母哽咽鞠躬,成績背後,是普通父母也能做到的“神助攻”

有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去控制孩子,也不會撒手不管,會在這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

該管的時候毫不猶豫,不該管的時候絕不插手。

站在孩子身後,告訴他:“父母始終都在。”

給他力量,讓他在愛中自由健康地成長。

看過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有成為優秀人的潛質,是父母日常不同的教育,賦予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光彩,父母要學會用心陪伴和引導讓這份光彩煥發出來。

以溫暖之心鼓勵孩子,以接納之心尊重孩子,以強韌之心守護孩子。

做不焦慮的父母,養育自信的孩子。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