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作者:納蘭驚夢

納蘭驚夢/文

現在脫口秀到底有多火?從身邊的一些小細節或許就可以印證。

小區電梯裡的廣告,呼蘭和徐志勝的某招聘廣告足夠洗腦。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朋友策劃某車企的直播活動,甲方指定要龐博,笑果文化方面給出的活動報價已經距離七位數并不太遙遠了。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納蘭所在城市的市級電視台也開始搞脫口秀俱樂部,口号也是學習了《脫口秀大會》的“每個人都能說五分鐘脫口秀”精髓。

一句話總結就是,脫口秀火了、有流量了,脫口秀演員也掙到錢了。

另一個印證脫口秀火了的重要标志,則是湖南衛視搞了一檔定位為“年輕态”的脫口秀節目《新春開放麥》,主打參加節目說脫口秀的是來自全球頂級學府的高材生們。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對脫口秀的表演者進行細分,這倒并不是芒果的頭一遭。去年年初的時候,芒果TV借着“姐姐”的熱度,上線了一檔脫口秀節目《聽姐說》,主打的是女性的自我表達和觀點輸出,18位姐姐以女性視角切入社會熱點話題,以脫口秀的喜劇形式傳達女性态度。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但這檔節目無論是聲量和口碑都隻能算一般,豆瓣評分僅有4.2分。最大的問題在于稿子内容平平,雖然擺明是吃女性題材紅利,但是姐姐們反複聊婚史、戀情、家庭,而不是考慮引發更多的觀衆共鳴,是造成注定失敗命運的重要原因。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而看了《新春開放麥》第一集,隐隐覺得這節目也有重蹈覆轍的危險。

或許由于參賽選手基本都是學生的緣故,即便大多是出自高等學府,但明顯生活曆練的缺乏,使得他們的表演主題内容的切入點還基本都隻能是從自己的學習生活入手。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譬如在雲南西雙版納支教的劉達,主要是圍繞着自己的支教,以及回家過年時身份錯位引發的故事。

在澳洲留學的李嘉澤,主要是圍繞着自己身在海外一些文化差異鬧出來的笑話。

在牛津大學讀書的王亦歆,講了一個牛津學子過年相親實錄的故事。

首先不論表演節奏等問題,光從這幾個同學的表演内容就可以發現,這些切入主題明顯就不夠生活氣,是以内容的圈層壁壘已經天然形成,沒辦法與觀衆達成“會心一笑”的暢快感。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回想第一期節目裡印象最深、表現最好的東輝,出彩之處就在于他觀察的生活細節,不僅真實接地氣,而且能夠會有共鳴感:遛貓時的哄貓大法,讓貓奴們深有同感;過年拜年時的尴尬,許多“社恐族”都曾經曆過。

細分脫口秀市場是個好主意嗎?《新春開放麥》或許是個實驗樣本

有說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雖說脫口秀不一定非要冒犯,但是如果輸出的觀點内容不至于引發廣泛群體的共鳴,而隻是局限特定對象的話,那麼《新春開放麥》大約注定隻是個圈層節目。當然,如果它最初的定位就隻是個圈層節目,納蘭的疑慮也就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