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作者:啟迪新模式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2月下半月分5次共讀《意識光譜》❤️得到上有電子書~

《意識光譜》一書是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這本書1974年完成,曆經3年磨砺問世後,震驚世人,成為繼阿羅頻多《神聖人性論》、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懷海德《過程與實在》之後,20世紀最偉大的第四本哲學著作,是當代的重要參考。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肯•威爾伯以驚人的歸納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學、心理治療、神秘主義與東西方各大宗教的靈修,也統合了哲學、社會學、超個人心理學、人類學、神話學、經濟學、生物學、實體學等諸多領域。

同時,也開始了超個人心理學的一次革命。

這本書試圖提供一種解釋宇宙萬物的架構。這一架構綜合了了解意識的各種途徑,通常被籠統地歸為“東方”和“西方”。

肯·威爾伯采用了實體學的電磁光譜分析方法來歸納這些包羅萬象、極其複雜的了解意識的途徑,好比實體學家描述一束白光透過棱鏡創造出一道彩虹一樣。

1.意識層次

肯·威爾伯借助精神分析、瑜伽學派、榮格學派分析法、吠檀多學派、格式塔療法、密宗、心理綜合學以及類似的學問,秉承簡單和易于識别的原則,肯·威爾伯選中了三種主要的帶區,以及四種輔助帶,如下圖所示: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其中,

自我階層,是由我們的角色(role)、自我畫像(picture)、自我意象(self-image)組成的帶區,存在于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中,是我們智慧和“心智”可分析、可辨識的本質。

存在階層,則包含了我們整個機體組織、我們的肉體和心靈,是以也是由我們基礎的存在感,以及塑造了這種基礎存在感的文化前提所組成的。

此外,存在階層還形成了我們的自我形象的感覺訓示物:當你在頭腦中喚起自我意象的符号(symbol)時,這些都是你的感覺(feel)。簡而言之,它替分隔單獨的我-意識(I-owareness)建構出一個永無止境、永不消退的來源。

大心境界,也被廣泛地稱為玄秘意識(mystical consciousness),帶給你一種感覺,就是認為自己從本質上是與宇宙融為一體的。

是以,自我階層包含了心智,而存在層既包含了心智,也包含了肉體,而大心境界則包含了心智、肉體以及宇宙中的一切。這種天地合一的感覺要比你一開始認為的更加普遍,因為它是一切感覺的基礎。

簡單地說,

自我階層,就是你認為自己是父親、母親、律師、商人、美國人等任何特定角色或形象時的感受。

存在階層,就是你在自我意象“之下”的感受;那是整個有機組織存在的感覺,是你作為你所有經驗的獨立主體的内在信念。

大心境界,則正是你在這一瞬間,感受任何事物之前的最原始感受——天人合一感。

自我階層和存在階層,共同組成了我們作為自存和獨立個體的普遍感受,而大部分西方的理論也都紮根于這些階層之中。

東方的理論則更關注大心境界,是以傾向于完全繞過自我中心的階層。

是以,西方的心理療法關注于“修複”個體的自我,而東方禅修的目标是超越自我。

印度教是把生命看做是“絕對自性”的下及萬有(involution)和上溯空性(evloution)的循環往複,而’上溯空性‘和’下及萬有‘正是《意識光譜》的兩大篇章。

印度教承認我們中的許多人十有八九終其一生都隻是命我,是一種面對陌生宇宙的孤立(即幻覺的)自我。這些情況下,西方的心理療法則恰恰可以處理命我帶來的痛苦,以提供一定程度的解脫,可以說有百益而無一害。

如果這個’命我‘想尋求解脫(即尋求對大心境界的體悟),那麼西方的理論在就隻能充當初步的準備或伴随的輔助了。

2.東方和西方

西方途徑,提供的是緩解自我存在的一部分的“普通神經症”的方法。

東方途徑,大部分的中心目标并非強化自我,而是完全而徹底地超越自我,以達到解脫、絕對的美德和開悟。

這能激發某一意識階層,帶來完全的自由和徹底的釋放,脫離一切苦難的根源,可以平息我們最為之困惑的有關“實相”本質的問題。

那,讓我們回到東方的理論:

吠檀多或者禅宗,這樣的東方理論并非理論、哲學、心理學或者宗教。

相反,

它們從本質上,是在該領域中有着嚴謹科學意識的一系列實驗。

它們由一系列規則或者律令組成。如果修行得當,将引領人們發現大心境界。這種’擷取資料的手段‘被西方科學家不喜歡,他們因而拒絕了解’了解這些科學實驗結果‘。

由于大心境界的存在,或者玄秘意識的可能無法在課堂上示範出來,課堂上隻能探讨定量而有形的事物。

對那些願意跟從這一指導的人們而言,總會有一種已經為他們準備好的方式(比如一次實驗)……是以,大心境界、“絕對”或者玄秘意識,并不是純粹從推測的觀點來闡述的。

那些自己并沒有進行過此類實驗,卻對這些結果嗤之以鼻的科學家們,隻是一群眼界最為狹隘、感覺最為貧乏的科學家。

3.認知的兩種模式及二進制論

吠檀多派不二論的著名诠釋者,商羯羅創造了“親證”(subration)的概念,這是一個有着相當價值的概念。

“親證”是一種心理過程,人們利用新的意識階層的感受,對一些過去評鑒過的意識階層重新加以評鑒。

任何到達大心境界的人都親證了自我階層和存在階層。

還有一種認知模式,就是“符号認知”。

在喚醒了符号化知識之後,在宇宙萬物中的認知者與知識、思索者與思想、客觀與主觀之間仿佛就産生了一道分界線,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二進制對立”。

用鈴木大拙的話來說就是:

意志想要了解其自身,而喚醒了意識。随着意識被喚醒,意志也就一分為二了。曾經自成完整一體的意志,如今分成了演員和觀衆兩種角色。沖突已在所難免:因為觀衆按照自己意識中的渴望給演員設定了角色,但演員現在卻想從自己作為觀衆時設定的限制中解脫出來。

實體學家愛丁頓一言以蔽之:

“是以,當得到了這個世界上一半的知識時,也自然一定會忽略掉另外一半。”

我們無法逃出這樣一個事實:我們所認知的世界是為了(通過這樣一種方式才有能力)能夠看見自己而被建立起來的。

在這種一分為二的不完整狀态下,不管它看到的是什麼,都隻能是一部分而已。

是以,

就好比,手電筒照不到自己,一把小刀無法切割其自身一樣,宇宙萬物是無法完全将其本身看做一個對象的。若嘗試将宇宙萬物作為知識的對象來加以認識,是存在着深不見底、無法根除的沖突性的。

而将宇宙萬物分割為主觀和客觀(或者實相和謬誤、善良與邪惡等)的概念正是西方哲學、神學以及科學的根本奠基石。

大體上說,西方哲學是古希臘哲學,而古希臘哲學就是二進制論哲學。懷特海将西方哲學稱為柏拉圖學說的詳盡腳注。

如今依然争辯不休的大部分重大哲學論題都是由古希臘哲學家們創作和塑造的,包括了實相與謬誤的二進制論,這被稱為“邏輯學”;包括善良與邪惡的二進制論,稱為“倫理學”;以及表象與本質的二進制論,稱為“認識論”。古希臘人還開創了“實體論”的大規模研究,即對于根本性質或者宇宙萬物的存在的審視。

在整個西方曆史中,所有思想都根深蒂固于這些二進制論,并且繼續獨立生發各種其他的二進制論:波與粒子、實證主義與理想主義、物質與能量、統一與對立、精神與肉體、空間與時間等。

4.意識光譜是一種隐喻、一種模型

正如前所述,

大心境界,其中無所不容的一切。

這就給肯·威爾伯的綜合或整合提出了一個新的任務。

那就是,試圖“根據”大心境界,來描述在我們傳統意識階層中現實表象(即幻覺)的創造或者演化。

這種演化實際上并非大心境界透過(through)時間的進化,而是大心境界在時間之中(into)的幻覺的演化。

因為大心境界本身是非時間的、無時間的、永恒的。

我們是從絕對當下(absolute Now-moment)的觀點了解意識,是以這種綜合/整合就成為了長青哲學的心理學闡釋,它不可避免地陷入悖論、邏輯沖突等令人困擾的主張的折磨之中。

原因極其簡單,那就是大心境界最終并非一種思想,而是一種非常私人的感受。

它與我們是如此貼近,以至于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是以,肯·威爾伯強調,

将意識看做光譜隻是純粹的隐喻或類比——它解釋了意識“像”什麼,但無法說它完全“是”什麼。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因為它的本質隐藏在文字和符号的背後,是“一個人靈性感受的内質,在理智分析時不可能不引發邏輯上的沖突”。

但如今充斥着太多的心理療法的技術、方法、學派、哲學以及理論,是以我們的問題就是在這各不相同又頻繁發生沖突的心理學體系所組成的龐大雜合體中,找到一個秩序井然的外貌、一個内在的邏輯、一個連續性的思路,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肯·威爾伯說,

如果将意識光譜作為模型,那麼這些潛藏的秩序外貌就有可能得以浮現。

而依靠這一模型,我們就有可能不僅能整合西方心理療法的主要學派,而且還能将“東方”和“西方”的意識理論整合起來了~~

end

推薦閱讀:

  • 2021年對我影響最大的書:《彼得·蒂爾傳》
  • 《企業生命周期》2:從學步期到青春期
  • 2021年分享書目彙總
  • 閃電式擴張:建立規模化企業的秘密武器
  • 《科學:無盡的前沿》
  • 《企業生命周期》:企業保持活力的秘密

一起享受思想和對話的力量,尋找現代社會的底層邏輯

超個人心理學大師肯•威爾伯閉關3個月完成的發轫之作

公衆号:啟迪新模式将帶你一起探索人類文明的瑰寶,享受思想和對話的力量,尋找現代社會的底層邏輯~19篇原創内容

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