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作者:启迪新模式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2月下半月分5次共读《意识光谱》❤️得到上有电子书~

《意识光谱》一书是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这本书1974年完成,历经3年磨砺问世后,震惊世人,成为继阿罗频多《神圣人性论》、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怀海德《过程与实在》之后,20世纪最伟大的第四本哲学著作,是当代的重要参考。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肯•威尔伯以惊人的归纳研究能力,整合了心理学、心理治疗、神秘主义与东西方各大宗教的灵修,也统合了哲学、社会学、超个人心理学、人类学、神话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诸多领域。

同时,也开始了超个人心理学的一次革命。

这本书试图提供一种解释宇宙万物的框架。这一框架综合了理解意识的各种途径,通常被笼统地归为“东方”和“西方”。

肯·威尔伯采用了物理学的电磁光谱分析方法来归纳这些包罗万象、极其复杂的理解意识的途径,好比物理学家描述一束白光透过棱镜创造出一道彩虹一样。

1.意识层次

肯·威尔伯借助精神分析、瑜伽学派、荣格学派分析法、吠檀多学派、格式塔疗法、密宗、心理综合学以及类似的学问,秉承简单和易于识别的原则,肯·威尔伯选中了三种主要的带区,以及四种辅助带,如下图所示: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其中,

自我阶层,是由我们的角色(role)、自我画像(picture)、自我意象(self-image)组成的带区,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是我们智慧和“心智”可分析、可辨别的本质。

存在阶层,则包含了我们整个机体组织、我们的肉体和心灵,因此也是由我们基础的存在感,以及塑造了这种基础存在感的文化前提所组成的。

此外,存在阶层还形成了我们的自我形象的感觉指示物:当你在头脑中唤起自我意象的符号(symbol)时,这些都是你的感觉(feel)。简而言之,它替分隔单独的我-意识(I-owareness)构建出一个永无止境、永不消退的来源。

大心境界,也被广泛地称为玄秘意识(mystical consciousness),带给你一种感觉,就是认为自己从本质上是与宇宙融为一体的。

所以,自我阶层包含了心智,而存在层既包含了心智,也包含了肉体,而大心境界则包含了心智、肉体以及宇宙中的一切。这种天地合一的感觉要比你一开始认为的更加普遍,因为它是一切感觉的基础。

简单地说,

自我阶层,就是你认为自己是父亲、母亲、律师、商人、美国人等任何特定角色或形象时的感受。

存在阶层,就是你在自我意象“之下”的感受;那是整个有机组织存在的感觉,是你作为你所有经验的独立主体的内在信念。

大心境界,则正是你在这一瞬间,感受任何事物之前的最原始感受——天人合一感。

自我阶层和存在阶层,共同组成了我们作为自存和独立个体的普遍感受,而大部分西方的理论也都扎根于这些阶层之中。

东方的理论则更关注大心境界,因此倾向于完全绕过自我中心的阶层。

所以,西方的心理疗法关注于“修复”个体的自我,而东方禅修的目标是超越自我。

印度教是把生命看做是“绝对自性”的下及万有(involution)和上溯空性(evloution)的循环往复,而’上溯空性‘和’下及万有‘正是《意识光谱》的两大篇章。

印度教承认我们中的许多人十有八九终其一生都只是命我,是一种面对陌生宇宙的孤立(即幻觉的)自我。这些情况下,西方的心理疗法则恰恰可以处理命我带来的痛苦,以提供一定程度的解脱,可以说有百益而无一害。

如果这个’命我‘想寻求解脱(即寻求对大心境界的体悟),那么西方的理论在就只能充当初步的准备或伴随的辅助了。

2.东方和西方

西方途径,提供的是缓解自我存在的一部分的“普通神经症”的方法。

东方途径,大部分的中心目标并非强化自我,而是完全而彻底地超越自我,以达到解脱、绝对的美德和开悟。

这能激发某一意识阶层,带来完全的自由和彻底的释放,脱离一切苦难的根源,可以平息我们最为之困惑的有关“实相”本质的问题。

那,让我们回到东方的理论:

吠檀多或者禅宗,这样的东方理论并非理论、哲学、心理学或者宗教。

相反,

它们从本质上,是在该领域中有着严谨科学意识的一系列实验。

它们由一系列规则或者律令组成。如果修行得当,将引领人们发现大心境界。这种’获取数据的手段‘被西方科学家不喜欢,他们因而拒绝了解’了解这些科学实验结果‘。

由于大心境界的存在,或者玄秘意识的可能无法在课堂上演示出来,课堂上只能探讨定量而有形的事物。

对那些愿意跟从这一指导的人们而言,总会有一种已经为他们准备好的方式(比如一次实验)……所以,大心境界、“绝对”或者玄秘意识,并不是纯粹从推测的观点来阐述的。

那些自己并没有进行过此类实验,却对这些结果嗤之以鼻的科学家们,只是一群眼界最为狭隘、感觉最为贫乏的科学家。

3.认知的两种模式及二元论

吠檀多派不二论的著名诠释者,商羯罗创造了“亲证”(subration)的概念,这是一个有着相当价值的概念。

“亲证”是一种心理过程,人们利用新的意识阶层的感受,对一些过去评鉴过的意识阶层重新加以评鉴。

任何到达大心境界的人都亲证了自我阶层和存在阶层。

还有一种认知模式,就是“符号认知”。

在唤醒了符号化知识之后,在宇宙万物中的认知者与知识、思索者与思想、客观与主观之间仿佛就产生了一道分界线,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二元对立”。

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说就是:

意志想要了解其自身,而唤醒了意识。随着意识被唤醒,意志也就一分为二了。曾经自成完整一体的意志,如今分成了演员和观众两种角色。冲突已在所难免:因为观众按照自己意识中的渴望给演员设定了角色,但演员现在却想从自己作为观众时设定的限制中解脱出来。

物理学家爱丁顿一言以蔽之:

“因此,当得到了这个世界上一半的知识时,也自然一定会忽略掉另外一半。”

我们无法逃出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所认知的世界是为了(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才有能力)能够看见自己而被建立起来的。

在这种一分为二的不完整状态下,不管它看到的是什么,都只能是一部分而已。

因此,

就好比,手电筒照不到自己,一把小刀无法切割其自身一样,宇宙万物是无法完全将其本身看做一个对象的。若尝试将宇宙万物作为知识的对象来加以认识,是存在着深不见底、无法根除的矛盾性的。

而将宇宙万物分割为主观和客观(或者实相和谬误、善良与邪恶等)的概念正是西方哲学、神学以及科学的根本奠基石。

大体上说,西方哲学是古希腊哲学,而古希腊哲学就是二元论哲学。怀特海将西方哲学称为柏拉图学说的详尽脚注。

如今依然争辩不休的大部分重大哲学论题都是由古希腊哲学家们创作和塑造的,包括了实相与谬误的二元论,这被称为“逻辑学”;包括善良与邪恶的二元论,称为“伦理学”;以及表象与本质的二元论,称为“认识论”。古希腊人还开创了“实体论”的大规模研究,即对于根本性质或者宇宙万物的存在的审视。

在整个西方历史中,所有思想都根深蒂固于这些二元论,并且继续独立生发各种其他的二元论:波与粒子、实证主义与理想主义、物质与能量、统一与对立、精神与肉体、空间与时间等。

4.意识光谱是一种隐喻、一种模型

正如前所述,

大心境界,其中无所不容的一切。

这就给肯·威尔伯的综合或整合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

那就是,试图“根据”大心境界,来描述在我们传统意识阶层中现实表象(即幻觉)的创造或者演化。

这种演化实际上并非大心境界透过(through)时间的进化,而是大心境界在时间之中(into)的幻觉的演化。

因为大心境界本身是非时间的、无时间的、永恒的。

我们是从绝对当下(absolute Now-moment)的观点了解意识,因此这种综合/整合就成为了长青哲学的心理学阐释,它不可避免地陷入悖论、逻辑矛盾等令人困扰的主张的折磨之中。

原因极其简单,那就是大心境界最终并非一种思想,而是一种非常私人的感受。

它与我们是如此贴近,以至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所以,肯·威尔伯强调,

将意识看做光谱只是纯粹的隐喻或类比——它解释了意识“像”什么,但无法说它完全“是”什么。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因为它的本质隐藏在文字和符号的背后,是“一个人灵性感受的内质,在理智分析时不可能不引发逻辑上的矛盾”。

但如今充斥着太多的心理疗法的技术、方法、学派、哲学以及理论,所以我们的问题就是在这各不相同又频繁发生矛盾的心理学体系所组成的庞大杂合体中,找到一个秩序井然的外貌、一个内在的逻辑、一个连续性的思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肯·威尔伯说,

如果将意识光谱作为模型,那么这些潜藏的秩序外貌就有可能得以浮现。

而依靠这一模型,我们就有可能不仅能整合西方心理疗法的主要学派,而且还能将“东方”和“西方”的意识理论整合起来了~~

end

推荐阅读:

  • 2021年对我影响最大的书:《彼得·蒂尔传》
  • 《企业生命周期》2:从学步期到青春期
  • 2021年分享书目汇总
  • 闪电式扩张:建立规模化企业的秘密武器
  • 《科学:无尽的前沿》
  • 《企业生命周期》:企业保持活力的秘密

一起享受思想和对话的力量,寻找现代社会的底层逻辑

超个人心理学大师肯•威尔伯闭关3个月完成的发轫之作

公众号:启迪新模式将带你一起探索人类文明的瑰宝,享受思想和对话的力量,寻找现代社会的底层逻辑~19篇原创内容

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