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中國隊選手徐夢桃奪得冠軍

在世界頂尖選手的較量中,我們能看到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堅韌、勇敢、友愛、團結等等。比賽背後其實都是人心,北京冬奧即将落幕,其間的喜悅與辛酸、感動與歎息都值得回味。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記者 李南飛

圖 / 新華社提供

編輯 / 徐梅 陳雅峰

我是個愛看大賽的人,尤其是疫情期間,看大賽幾乎成了某種感受“世界是平的”的方式。比如去年的歐洲杯和夏季奧運會,今年的北京冬奧會。這會兒,就已經開始期待今年的世界杯了。

大賽就是要參賽國家多,賽程長。要充分看到各種膚色之間的碰撞與交流,要有契機去了解其他國家。奧運會是大賽中的大賽:參賽國家最多,賽程最長。在這個分裂且不安的時代,奧運會依舊能提供“我們”這一想象。

北京冬奧會共有91個國家和地區參賽,其中海地和沙特阿拉伯都是首次參加冬奧會。而葡萄牙,本次派出的參賽選手人數達到了1988年以來的最高——3人!這些隻有幾個人參賽的國家,常常在開幕式入場時最為開心,對着鏡頭龇牙咧嘴。受益于豐富的傳播矩陣,參賽隊無論是獨自成軍還是一輪遊,都能在網絡平台中,被全世界的觀衆看到。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葡萄牙代表團入場

我時常會想起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那個夏天,中國觀衆見證了博爾特在沖刺前側頭一笑,輕松創造世界紀錄;見證了伊辛巴耶娃在已經确定奪冠後,仍要挑戰世界紀錄;也見證了菲爾普斯重新整理七項世界紀錄,拿下八枚金牌。

那些淚水與喜悅,超越了國界,連通了所有人。身為觀衆,無論地域與信仰,你在那一刻所見證的是全人類的速度和高度,是最直覺的更快更高更強。在世界頂尖選手的較量中,我們能看到人類最美好的品質:堅韌、勇敢、友愛、團結等等。奧運會中自然也有卑劣與龌龊,但正是因為卑劣常見,高尚才倍顯珍貴。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6日,北京,電視播出“北京2022冬奧會開幕式——大山裡的孩子唱響奧林匹克會歌”新聞畫面。來自河北阜平山區的孩子們用希臘語演唱奧林匹克會歌 圖/視覺中國

在過去兩周裡,我每天都在津津有味地看冬奧。感謝這次冬奧會在北京舉辦,國内的網絡平台買下了全部賽事的轉播權。順着賽程表,可以随意回看、直播和預約,場場還都帶解說。就此,我了解到許多聞所未聞的冬季項目,比如瞬息萬變的單闆滑雪障礙追逐賽,比如驚險刺激、風聲呼呼的高山滑雪超級大回轉,比如選手摔了又摔也要翻出風格的跳台滑雪,比如一不小心就會撞出腦震蕩的鋼架雪車,還有仿佛維京人在森林巡遊的冬季兩項等等。

比賽背後其實都是人心,北京冬奧即将落幕,其間的喜悅與辛酸、感動與歎息都值得回味——

花期短暫的套娃

2月17日晚落幕的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項目頗具戲劇性。俄奧隊未能包攬前三,最受關注的“K寶”卡米拉·瓦利耶娃在自由滑中交出了本賽季最糟糕的一段表演。她顯得慌亂又失控,幾次跳躍都在落地後打轉兒。她從短節目第一,滑落到總分第四。

這也意味着,花滑女單可以舉行頒獎禮了。因為團體賽結束第二天,曝出了卡米拉·瓦利耶娃去年12月底采集的藥檢樣本呈陽性,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又駁回了國際奧委會就此事針對俄羅斯奧委會的上訴,盡管俄羅斯奧委會隊以總成績74分獲得金牌,但頒獎儀式被推遲。國際奧委會釋出聲明稱,如果瓦利耶娃在女單比賽中獲得前三,同樣不會在北京冬奧期間舉行女單頒獎儀式。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自由滑比賽,俄羅斯奧委會選手卡米拉·瓦利耶娃在比賽中失誤

15歲的天才花滑少女K寶,決賽後哭着離開了冬奧冰場。另一個哭到不願在頒發紀念品儀式上登台的是亞軍,17歲的俄羅斯選手莎莎(亞曆山大· 特魯索娃)。她在台下哭吼道:“每個人都有金牌,我一塊都沒有。我不會再來奧運會了。”

在俄羅斯制霸女子花滑的三個奧運周期裡,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俄女子花滑選手的運動生涯隻有一個奧運周期,巅峰時期不過兩年。被認為是少年天才的K寶與開啟了女單技術難度新時代的莎莎,可能也都不會再有下一次奧運參賽機會了。

鏡頭幾度掃到了觀衆席上的紮吉托娃和梅德韋傑娃,平昌冬奧會的冠軍和亞軍。紮吉托娃以其驚人的高難度連跳,五次重新整理紀錄,被中國觀衆親切地稱為“雜技娃”,梅德韋傑娃則收獲昵稱“梅娃”。

這樣的場景,難免讓人唏噓。四年前的平昌冬奧會,站上領獎台上的男單和雙人花滑選手,今年多少還能看到身影。羽生結弦、宇野昌磨、金博洋、陳巍、隋文靜/韓聰等人,都經曆過兩三個奧運周期。但這十年的俄羅斯女單選手,都在奧運奪金之後退役,運動生涯僅有一個奧運周期,平均奪金年齡都沒到16歲—— 15歲是花滑選手可以從青年組升入成年組的最低年齡。

2014年索契冬奧會之後,南韓名将金妍兒和日本老将淺田真央退役,花滑女單告别亞洲時代,俄羅斯選手以其他國家和地區協會的選手無法企及的高難度跳躍,完成了對花滑女單的統治。目前,僅有俄羅斯女選手可以在賽場上完成四周跳。以莎莎為例,她不僅是全球首個跳出四周跳的女選手,還掌握了五種四周跳,她的殺手锏即是在自由滑中安排五個四周跳,這一難度超過了絕大多數男選手。技術分的不斷累加,使得俄羅斯選手與其他選手産生斷層。本次花滑團體賽中,K寶單技術分就超過了不少選手的總分。

花滑女單并非俄羅斯的傳統優勢項目。2007年,索契成功申辦冬奧會後,俄羅斯花滑教練們開始在俄羅斯全境選材,常常奔赴寒冷的邊疆挑選苗子,再以獨特的訓練方法鍛造。2010年,俄羅斯的少女們開始在花滑青年組嶄露頭角,2014年索契冬奧會,俄羅斯獲得了第一個女單冠軍。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自由滑比賽,俄羅斯奧委會選手安娜·謝爾巴科娃奪得女子單人滑冠軍

俄羅斯教練們偏好瘦小而年輕的女選手,著名的跳躍專家米申(普魯申科的教練)曾經解釋,嬌小、扁平的女孩滞空時阻力最小,也最能夠獲得高速的旋轉,對完成四周跳很有幫助。俄羅斯女單的高難度跳躍,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少女尚未發育成型的柔軟身體,輔以15歲的最低年齡升入成年組,在兩三年内達到技術巅峰,即完成了對這一項目的統治。K寶在2021年10月升入成年組後,已經三次打破了世界紀錄。

“雜技娃”紮吉托娃在平昌冬奧一年後實作了大滿貫,此後她沒能扛過發育關,17歲就宣布退役。而對奧運銀牌不服的梅德韋傑娃“梅娃”,為了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不惜離開俄羅斯,轉投加拿大名教布萊恩·奧瑟門下。盡管如此,成年的梅娃無法在跳躍難度上有所突破,已經淡出了近兩個賽季的領獎台。

無論用何種方法去延緩發育,俄羅斯女單的花滑巅峰都極為短暫,往往不到兩年。對俄羅斯女選手的唏噓大概也來源于此,她們擁有顯而易見的天賦與精巧的技術,如果有更長的發展周期,她們将會展現出更加成熟的滑行與動人的藝術表達,呈現出堪稱“作品”的隽永表演。

但她們沒有這個機會了。相較于金妍兒的兩屆奧運之旅、淺田真央的11個成年賽季,一茬接一茬的俄羅斯姑娘出道即巅峰,奪冠即退役。即使内心再有不甘,也要被迫讓位給更年輕的新選手。

“我就這麼厲害”的孔凡影

如果你看過2月7日北京冬奧會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轉那場比賽,那你大概會對解說的這句話印象深刻:“本場比賽後,我們将繼續關注孔凡影的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回轉、滑降、全能和混合團體的比賽。”

八天後,孔凡影取得了中國女子運動員在奧運滑降項目上的第一個有效成績。“我覺得我太棒了!我居然滑下來了!”她對着鏡頭說,“肯定要全項目參賽,我就這麼厲害!”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7号舉行的高山滑雪男子滑降比賽中,中國選手徐銘甫以1分56秒93的成績順利完賽,排名36,填補了中國軍團在該項目的空白。這是中國選手首次站上冬奧會高山滑雪競速項目的賽道。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也對徐銘甫贈送了一塊奧運會紀念手表,為其加油鼓勁 圖/視覺中國

2018年平昌冬奧會後,國家體育總局公布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參賽實施綱要》,明确提出“全面參賽、全面突破、全面帶動”的目标,對标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全面建隊,全項參賽,激勵廣大運動員、教練員以決戰決勝的姿态打好每一場積分賽、資格賽。

今年1月7日,距離冬奧會開幕不到一個月前,孔凡影在奧地利雷特拉姆舉辦的女子超級大回轉國際雪聯積分賽中完賽,積分達标,獲得冬奧會女子大回轉的參賽資格。至此,中國高山滑雪隊“解鎖”冬奧會高山滑雪全項目參賽資格,孔凡影出戰全部女子項目,張洋銘和徐銘甫則參加了所有的男子項目,他們三人是本屆冬奧會大陸參賽項目最多的運動員。

高山滑雪又稱阿爾卑斯滑雪,運動員從雪山頂出發,穿越障礙物,要以最快速度到達終點。由于滑行速度極快——有時會超過100km/h,一旦發生意外,都會對身體造成極大沖擊。在這一創立于瑞士的項目中,中國目前處于相對落後的水準。

四年前的平昌冬奧會,孔凡影在大回轉比賽中取得第55名,在回轉比賽中未能完賽。那是令她陌生的雪質,“希望回國有這樣的場地,有助于我們訓練,2022年有更好的發揮,”她說。

2020年12月,位于北京延慶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完工。在那兒訓練結束後,孔凡影發了一條微網誌:“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之後她連續在國外參賽,攢夠積分、拿到北京冬奧會參賽資格成為她唯一的目标。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女子超級大回轉比賽,中國隊選手孔凡影在比賽中

2月17日,作為唯一的亞洲選手,孔凡影完成了高山滑雪女子全能項。這是她的第五項比賽,第三次創造中國隊紀錄。盡管曾說全項目參賽、場場高度集中注意力令人精神疲憊,但在雪道上,孔凡影幾次加大前傾角度,敢滑敢沖。

最大的對手,最深的友誼

2月14日,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決勝輪,中國選手徐夢桃倒數第二個出場。上一輪動作後,她排名第二,落後于美國名将阿什莉·考德威爾。

決勝輪,徐夢桃挑戰當今世界女子最高難度動作成功,得分暫居第一。是金還是銀,就看考德威爾的最後一跳了。

考德威爾落地失誤,背部着地。但她沒有等到自己的分數,就沖到等候區去擁抱徐夢桃。她帶着笑容對徐夢桃喊道:“Taotao,Olympic champion!(桃桃,奧運冠軍!)”徐夢桃緊緊抱住考德威爾大哭,考德威爾輕輕拍了拍她後背。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中國隊選手徐夢桃奪得冠軍。徐夢桃(右)與美國選手阿什莉·考德威爾互相擁抱

她們是老熟人了,都曾參加過四屆奧運會。考德威爾在上屆奧運會摘金,也目睹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徐夢桃因失誤無緣獎牌。十多年來,她們一直在交手,在這個小衆賽事的全球賽場上,最後的對決常常發生在她們之間。有時候,她們看起來更像是家人,屬于自由式滑雪這個家庭。

兩人分開沒幾分鐘,徐夢桃又跑去抱住眼含淚水的考德威爾。考德威爾閉上眼幾秒鐘,然後大聲說:“So proud of you !(太為你驕傲啦!)”

這一幕在國内外的社交媒體上流傳。人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自己内心的感動,稱贊這是最美好的友誼與愛,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體育團結了人與人,體育精神超越了國界。

“桃桃努力的時間比我更久。”比徐夢桃年輕三歲的考德威爾說,“我對她懷有滿心的尊重。在自己的國家赢得一枚金牌,是一項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這一幕讓我流淚。當然,眼淚裡也有我剛失誤的悲傷,但這是我能得到的最差成績,也是最好成績。”

四天前,徐夢桃與考德威爾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賽中同場。因為賈宗洋的一個失誤,中國隊失去領先優勢。

徐夢桃沖上前抱住了賈宗洋。“我知道,那一刻沒有人比賈宗洋更加難過了,沒有人願意在決賽中那樣着陸,我擁抱他是想讓他緩解一點,他心裡不好受。”她說。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022年2月10日,張家口,2022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賽,徐夢桃安慰出現失誤的隊友賈宗洋 圖/視覺中國

“老方”與“大查”

這已經是阿莉安娜·方塔納第五次參加冬奧會了,收獲了一金兩銀。具體來說,這位意大利運動員曾經與王濛同場競技,王濛解說時總喊她“老方”,老方與1999年生的張雨婷在決賽相遇。無怪乎王濛看到了會說,自己也想去備戰下一屆冬奧會——沒想到原來有人滑了五屆,還能拿到金牌。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女子500米決賽,意大利選手阿裡安娜·方塔納(前)沖線奪冠

2月7日,飄逸又自信的方塔納在短道速滑項目女子500米決賽中實作衛冕。奪冠後,她沖到場邊與她的丈夫、也是教練的小安東尼·洛貝洛激吻慶祝。對方塔納來說,這枚金牌證明她做出了正确的選擇。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女子500米決賽,意大利選手阿裡安娜·方塔納奪冠後與丈夫親吻慶祝

方塔納多次對外透露,意大利冰協不支援她參賽,也不想讓她選擇其美國丈夫作為教練。“奪冠後我在走廊裡看到了一些意大利冰協的官員,他們并沒有走過來,實際上他們離我遠點會更好。”方塔納在賽後的采訪中說,“我堅信我多年前選擇安東尼作為我的教練是正确的,金牌證明了這就是最好的選擇。”

方塔納是短道速滑項目中獲得最多奧運獎牌的運動員,共計11枚。這位31歲的選手,曾經以為自己會在都靈、溫哥華和索契三屆奧運中奪冠,卻都未能如願。她想過退役,擔心奪得奧運金牌的機會越來越小,“精神上很累,盡管身體準備好再次奔跑,但是頭腦卻沒有。”

可内心的願望壓倒了疲憊。2017年12月10日,平昌冬奧會開幕前兩個月,方塔納在社交媒體上釋出了一張童年照片。小小的方塔納穿着紅色的滑冰服、溜冰鞋,戴着玫紅色的頭盔,笑嘻嘻地起勢出發。“我仍然記得那一刻,決定遵從自己的内心,從未遺忘。因為每當我被懷疑、被告知做不到的時候,我就會想到那一刻。”她寫道。

“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形容2018年平昌冬奧會,那仿佛是一場人生的高光時刻。”她在平昌獲得了自己的首枚奧運金牌,安東尼當時正是她的教練。

安東尼是美國短道選手,曾參加過2006年的都靈冬奧會。2012年他開始與方塔納約會,兩年後兩人結婚,安東尼也改變國籍代表意大利參加了索契冬奧會。安東尼退役後,成為了方塔納的教練。平昌冬奧會後,方塔納休息了一年。因為與意大利冰協和國家隊教練組的沖突,她搬去了匈牙利,備戰北京冬奧會。

在北京,幾次被問到是否會參加下一屆在意大利舉辦的冬奧會,方塔納明确表示,針對她與她家人的一些事情,必須改變,她不想再陷入相似的處境中。

四年後,方塔納35歲,這在短道速滑的賽場上,是個令人瞠目的年紀。不過,在2月16日的首都體育館,有一位人稱“大查”的加拿大運動員查爾斯·哈梅林,今年已經36歲。他與他的隊友,奪下了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的冠軍。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6日,加拿大的查爾斯·哈梅林與隊友一起獲得北京冬奧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冠軍 圖/視覺中國

也是在這天,在女子1500米決賽中,方塔納摘銀,崔敏靜奪金,舒爾廷第三。這三位當今世界短道速滑實力最強的女選手,在北京冬奧會同場了三次決賽,平分了三枚金牌。

一人一枚,互相祝賀。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6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短道速滑項目女子1500米決賽,冠軍南韓選手崔敏靜(中)、亞軍意大利選手阿裡安娜·方塔納(右)與季軍荷蘭選手蘇珊娜·舒爾廷在比賽後合影

不比賽的人在忙着交換徽章

前來報道冬奧的日本電視台,在辦公室門口貼出了 “沒有哦……對不起……”的字樣。前來敲門換徽章的人太多,他們已經沒有徽章可交換了。

交換徽章怕是在奧運會也有上百年的傳統了,各國選手、從業人員和觀衆交換徽章,欣賞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徽章設計,加強交流、拉近距離。最初的徽章由紙闆和緞帶構成,用來辨識各國成員,後來逐漸演變成别針式的徽章。

各個國家和地區,各項賽事(冬奧會、夏奧會、錦标賽等),還有各種賽事相關方,都制作了自己獨特的徽章。在交換中,曆屆奧運會的徽章最為熱門,年代越久越珍貴。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1998年長野冬奧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和2018年平昌冬奧會的徽章都曾出現在今年的徽章交換中。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壺混雙循環賽賽後,中國隊選手範蘇圓(左二)、淩智(左三)向美國隊選手克裡斯托弗·普利斯(左一)、維姬·佩辛格贈送奧運紀念徽章并合影

最受歡迎的徽章來自日本媒體。日本電視台的徽章多采用自家的動漫形象:東京電視台是皮卡丘、富士電視台是路飛、朝日電視台是多啦A夢,而紙媒《讀賣新聞》的徽章則是一隻招财貓。

奧運不僅是運動員之間的交流,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志願者、贊助商、媒體、轉播商等之間的互動,而換徽章正是最容易的交流方式。即使語言不通,隻需要通過指指點點,就能換成徽章。那些挂在證件挂帶上的奧運徽章,好像是閃閃發光的友誼獎章。

“加油!老武!”

2月10日,單闆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24歲的中國選手邱冷第一個出場。她在完成滑行後,對着鏡頭張開雙手,兩隻手的掌心裡分别寫着:“加油”!“老武”!

老武是她的隊友武紹桐,在前一天的資格賽中,武紹桐發揮失誤,未能晉級決賽。“我們從小一起長大,我知道她有多努力。我想有一種我們一起奮鬥的表達,是以在比賽前把‘加油’寫到手上,我覺得不需要再刻意給對方說什麼,我們就知道,這能安慰彼此。”邱冷說。賽後,她在微網誌上@武紹桐說:“未來我們一起努力!認真的女孩真酷!”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0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單闆滑雪女子U型場地技巧決賽,中國隊選手邱冷手心寫上“老武加油”為隊友打氣 圖/視覺中國

邱冷和老武相差一歲,都來自哈爾濱體育學院,從2017年開始參加國際比賽。有趣的是,邱冷在這些國際比賽中留下了三張與單闆滑雪傳奇運動員肖恩·懷特的合影,這三張照片,她在冬奧倒計時一百天的時候分享了一次,賽中又分享了一次,對偶像的喜愛溢于言表。

這是邱冷第二次參加冬奧會了,第12名的成績已是很大突破。現在,她看起來對未來仍有期待:“不氣餒,奔赴熱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單闆滑雪一直是我熱愛的運動。”她說,“我肯定會參加和備戰第三屆冬奧會的!”

冰雪老大是這樣煉成的

看到獎牌榜上領跑的挪威,我産生了一些困惑。我天天都在看冬奧會,怎麼一場挪威奪冠的比賽都沒看到。原來他們的金牌大多來自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本屆冬奧會首金屬于挪威選手特蕾絲·約海于格,而另一位挪威女選手馬特·奧爾斯布·雷塞蘭則是本屆冬奧會迄今唯一的三冠王。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5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越野滑雪女子雙追逐(7.5公裡傳統技術+7.5公裡自由技術)比賽,挪威選手特蕾絲·約海于格奪得本屆冬奧會首枚金牌

在國際奧委會官網上,越野滑雪被認為是奧運會(夏季和冬季)中最需要耐力的項目。自1924年首屆冬奧會後,僅有五個項目延續至今,越野滑雪就是其中之一。

挪威在滑雪項目上的霸主地位,當然首先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毗鄰北極圈的狹長國境被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山脈貫穿,山區野地衆多,半個國家都是高山滑雪場。

挪威人自稱是“帶着滑雪闆出生”。長年居住在挪威的滑雪世界冠軍Devon Kershaw曾告訴媒體,如果氣溫不低于零下15攝氏度,孩子們一天中80%的時間都會在外面度過,他們覺得 “呆在屋裡很奇怪”。

與此同時,挪威有近12000家運動俱樂部。這些俱樂部被要求不得對12歲以下的兒童進行聯賽排名,甚至不得記錄分數,以讓孩子們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而非競争。

那些比賽背後的熱愛、堅持,以及慨歎|冬奧觀賽筆記

▲2月1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季兩項女子7.5公裡短距離比賽,挪威選手馬特·奧爾斯布·雷塞蘭在比賽中

從國家體育組織的專業化工作到企業捐助,自上而下的支援是挪威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國家彩票公司Norsk Tipping每年将彩票收入的64%(約4億美元)用以資助挪威的55個體育聯合會,而挪威富翁Kjell Rokke不僅贊助國家越野滑雪隊,還要求公司員工主動參加運動。如果公司員工每月運動達到10小時,就能獲得一次為期三天的訓練營旅行:與國家隊運動員一起訓練。

Kjell Rokke對此舉的解釋是:加強鍛煉,能夠減少員工請病假,是以為公司省下的錢,可用以資助國家隊。

本屆冬奧會前咱們兌現了“三億人上冰雪”的承諾,巴赫主席也稱贊中國将冰雪運動帶到了新的時代。但要追上冬奧老大,還要社會各界的努力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