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秦大地年味濃|陝西楊淩“泥人周”:學生遍布8個國家 手藝傳承更有意義

央廣網西安2月18日消息(記者劉昱)“今年是虎年,又恰逢北京冬奧會,我就在原型的基礎上,結合陝西特色,創作出一個帶有虎頭帽的‘冰墩墩’。”戴虎頭帽、穿虎頭鞋的泥塑“冰墩墩”是周曉鵬最近教授給學生最多的泥塑作品。

三秦大地年味濃|陝西楊淩“泥人周”:學生遍布8個國家 手藝傳承更有意義

周曉鵬近期創作的泥塑作品(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周曉鵬是楊淩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精通剪紙、泥塑等手工技藝。其中,最擅長蒙着眼睛做泥塑,5-10分鐘的時間就能捏出一個小型的肖像作品,因高超的技藝被當地人稱為“泥人周”。

“我的祖母就是做手工藝的,後來在長輩們耳濡目染的熏陶下,我從小就擅長手工,模仿能力也比較強,長大後受到長輩的鼓勵,我就把泥塑的手藝傳承下來,一晃就是30餘年。雖然在經濟上沒有收獲太多,但在精神上越做越滿足。”周曉鵬告訴記者,接觸泥塑30餘年來,他外出攜帶的包裡都少不了泥巴、泥塑工具這幾樣東西。他的解釋是:“有創作靈感了,随時能創作泥塑作品。”

三秦大地年味濃|陝西楊淩“泥人周”:學生遍布8個國家 手藝傳承更有意義

周曉鵬正在進行泥塑創作(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今年52歲的周曉鵬仍然保持着創作的活力,在他的家中和工作室共陳列了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不下3000餘個,這也是周曉鵬30年來“手”耕不辍的證明。

今年春節期間,周曉鵬還創作出很多與“虎”相關的作品,這類作品大多需要多種色彩組合。“做手工是一個視覺藝術,是用眼睛感受作品中藏着的文化。是以在創作前,腦海中要有自己的設計,才能做出有個性化的泥塑作品。”調和泥巴、調顔色、搓圓、捏造型……一個冰墩墩大概需要1個小時,純手工捏出來指甲蓋大小的虎頭鞋并不容易。

盡管每次創作有熟練的制作程式,但周曉鵬每一次都能誕生出創新的作品。“幾塊錢就能買一大袋的手工作品,我不做,我要做個性化的作品。”這是周曉鵬在采訪中一直強調的一句話。

48歲時,周曉鵬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前往陝西師範大學進修。“這段學習經曆對我來說很重要,學習到很多曆史文化知識,不僅在泥塑手藝方面有了很大提升,也意識到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後來我的泥塑作品逐漸将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在探索市場需求的同時,保持傳統手工藝的本色。”

在被評選為非遺傳承人後,周曉鵬深感肩上多了一份壓力和責任,“隻教手藝不賣作品”是周曉鵬目前的一個原則。

三秦大地年味濃|陝西楊淩“泥人周”:學生遍布8個國家 手藝傳承更有意義

周曉鵬正在給學生教授傳統手藝(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目前,周曉鵬的工作重點偏向對傳統手藝的教授,主要是向楊淩當地的留學生、泥塑愛好者傳授手藝。周曉鵬介紹:“目前有8個不同國家的學生來學習泥塑手藝,雖然學習的時間不長,但我願意把手藝中的精華部分傳授,讓他們回到自己的國家後,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手藝繼續傳下去,這是非常自豪的事情。”

“很多人想買泥塑作品,我都拒絕了,我教他們怎麼做泥塑可以,但是我的作品不售賣,讓更多人接受、學習這門手藝,這比售賣出去的意義更大。”近兩年,周曉鵬學會在短視訊平台釋出泥塑教學視訊,并開直播進行教學分享。

現在,周曉鵬還堅持在網絡上擷取新的知識和靈感。他認為自己隻是一位“民間藝人”,他說:“做傳統手藝,還是得不斷地學習,接受新的知識,才能将傳統手藝更好、更遠地傳承下去。我也做不了什麼大事,就用自己的專長,為我們的非遺傳承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