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國的文物市場魚龍混雜,市面上到處都是僞造的赝品。這些東西的品質參差不齊,有的一看就是假貨,有的惟妙惟肖,看起來跟真正的寶物基本沒有差別。
想要從衆多假貨中找到真迹,必須擁有足夠豐富的鑒别經驗。普通人很少會有這種能力,是以經常需要找專家幫忙鑒定。

殊不知,在這個領域中,不僅文物真假難辨,就連專家本身也是真假難辨。
之前,有一個鑒寶大師,以專家的名義,忽悠老百姓,以17萬的價格,買下乾隆名畫,結果轉手拍賣了8700萬元。
名畫的原主人,得知此事後極其憤怒,專家也是以被告上法庭。那麼,事情的最終結果如何呢?
這幅名畫誕生于乾隆時期,根據曆史資料顯示,1750年時,40歲的乾隆仿效堯舜禹等遠古帝王,專門參加了一次巡狩中嶽的活動。
在這次巡視中,乾隆皇帝駕車來到嵩陽書院,留下了傳奇著作《嵩陽漢柏圖》。
乾隆是大陸曆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他在文物界有着相當大的影響力。與他相關的寶物,基本上都是價值不菲的東西。那麼,《嵩陽漢柏圖》的原主人,為何會以17萬元的價格,低價賣給專家呢?
收藏《嵩陽漢柏圖》的人,來自河南鄭州,名叫朱雲。他因為自身能力有限,參加了一次鑒寶節目,本想着找專家幫忙鑒定一下《嵩陽漢柏圖》的真僞。
結果幫忙鑒定的專家劉岩卻說,這雖然是個老物件,但并非真迹,最多也就值3萬。
得出這個結論後,劉岩跟朱雲建議說,他可以找一個人幫忙看看,如果你能談妥的話,可以讓别人多花點錢收購。
得知《嵩陽漢柏圖》是“赝品”後,朱雲非常失望。在文物界,赝品的價值,普遍都比較低,沒有辦法跟真品相提并論,也很少有人願意長期收藏。
朱雲看着手中的“赝品”,越想越覺得難受,很快就答應了專家劉岩的建議,同意出售《嵩陽漢柏圖》。
經過半個月的準備後,劉岩果然帶來了一個人。這個人姓程,自稱是一個古董字畫愛好者,平時也會收購一些看似不錯的赝品。雙方經過讨價還價後,最終以17萬元的價格順利成交。
跟劉岩最初說的3萬元相比,17萬明顯高了一截。朱雲本以為自己賺了便宜,結果過了一段時間,他意外發現,被他賣掉的《嵩陽漢柏圖》,居然出現在了拍賣場上,而且還賣出了8700多萬元的天價。
發現這個情況後,朱雲立刻意識到,自己是被騙了,他趕緊找到之前幫自己鑒定文物,撮合交易的專家劉岩,想要讨回一個公道。
面對憤怒的朱雲,劉岩卻毫不在意地解釋說,這種事情在文物市場上很常見,藝術拍賣品的價格,大都是天上一腳,地上一腳的,沒必要大驚小怪。
劉岩的所作所為,徹底惹怒了朱雲。随後,他以貴重收藏品被騙為理由,起訴了劉岩,要求追回《嵩陽漢柏圖》。
因為涉案金額比較大的緣故,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執法部門的注意。公安部門為調查事情的真相,積極收集證據,結果他們意外發現,鑒寶專家劉岩,居然有兩個。
兩人的履歷基本一樣,不同的是,他們一個人在廣東地區活動,一個人在北京地區活動。
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專家呢?這個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因為案件比較複雜,此事陷入困境。朱雲的文物索要,也是以被擱淺,遲遲沒有讨回公道。
後來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邱向軍先生,向公衆解釋說,國内從事文物鑒别工作的人,主要有三種。
第1種是,國家文物收藏機關的專家,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對博物館征集而來的文物進行鑒定。
第2種是,國家文物局認定的責任鑒定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對進出境的文物進行稽核。
第3類文物從業者,一般是民間機構發放資格鑒定證書的人。參加各類節目的鑒寶專家,大都是第3類鑒寶從業者。
這部分人擷取資格證書時,有人經過了嚴格的分類考試和資質審查,有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被嚴格審查。
是以,第3類文物從業者的能力參差不齊,甚至還混入了一些招搖撞騙的僞專家。
為朱雲鑒定的“專家”,就是第3類。從文物賤賣到高價轉手這一過程來看,朱玉雲很明顯是遭到了“劉岩”的欺騙。
硬生生地把一個價值幾千萬的名畫,以17萬元的價格低價販賣,這個結果不管是放到誰的身上,都是極其糟糕的事情。
朱雲對此憤怒萬分,将“劉岩”告上法庭,也在情理之中。這件事給朱雲一家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曾經為他進行鑒定的專家“劉岩”,也變得越來越低調,不再像之前那樣肆意活動。
不過,兩人的恩怨糾葛,并沒有就這樣結束。身為受害者的朱雲,一直在積極收集證據,希望能順利追回屬于自己的寶物,讓欺騙自己的“專家”,遭到應有的懲罰。
朱雲的事情,讓很多人唏噓不已。有網友評論說,文物鑒别風險極大,一定要擦亮眼睛,盡可能找靠譜的人幫忙。
想要規避風險,最好的辦法,應該就是貨比三家,多找幾個機構進行鑒定。
如果幾家鑒定機構得出的結論一緻,那就是一個相對正确的結果,如果幾家鑒定機構的結論有明顯差異,那就應該仔細斟酌一下,以免因為一時沖動,做出令自己後悔萬分的錯誤選擇。
如果朱雲當初沒有輕易相信專家“劉岩”,而是多思考,或是再找幾個專家進行鑒定,或許結果就會大不一樣。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隻能接受事實,盡可能收集證據,通過合規的途徑,為自己讨回一個公道,讓為非作歹的犯罪分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應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