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介紹
葛平:女,1957年出生,目前生活休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國煤礦協會理事,晉中協會副會長。作品先後發表在《詩篇》、《人民文學》、《星報》、《詩篇》、《綠鳳凰》、《北京文學》、《山西文學》、《陽光》以及台灣《世界詩葉》、《秋水》、《葡萄園》等多家報紙上。曾獲第四屆、第五屆全國煤礦文學"烏金獎"、"山西省首屆詩歌比賽獎"、"陽光文學獎"、"晉華獎"等多項殊榮。作品入選《山西文藝創作五十年精品選集、詩卷》、《郝昊秋水》、《皓秋水》、《愛秋水》、《2013山西文學年作選詩卷》、《2015山西文學年度作品選詩卷》等多種入選書籍。著有詩集《夢的雕像》、《葛萍短詩選集》等。
在演講中,回顧了我近年來在北京參加中國協會組織的教育訓練班時的工作,同時也為人們寫作:搬運工、撿廢者、釘鞋匠、下崗勞工、父母,以及他們自己對生活的感受,這難道不是人民嗎?然後詩人葉毅談到了近兩年的詩歌創作,提到Isha的《新世紀詩歌》給了他極大的震撼和警示,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詩歌創作。因為我們倆都坐在一起,都嘗試過口語詩,是以我們低聲說,私人語言的内容是關于口語詩的創作。
北京回來後,我這基本網盲,還是第一次請朋友幫我在網上買了《新世紀四季詩》,興奮地學習了口詩。讀書時,有些迷茫,他們寫過那些口語詩,他們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詩嗎?或者口語歌詞是什麼?什麼是口語史詩?什麼是真正的口語詩?比如張明宇的這部
街通票
那人跑了出去
隻剩下幾個大大寫字母
就在街上
吃鼻涕蟲
讀完這首詩,停不住拍!關于這首短短的四行詩,你還需要說些什麼呢?說實話,這樣的反腐詩歌,但那些笨拙憤怒地批評現實的作品能回頭看嗎?讓我們再來看看徐江
我問
沒有寫詩的日子
我在問自己
那些半生不熟的材料
如果你現在就寫
這将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
這首詩讀起來讓我心裡發抖,因為徐江對于中年詩人來說,暗示着一種告别"青春寫作"的光明方式,即通過更專業的寫作告别青春。以上兩首無疑是優秀的口語詩。Isha強調,口頭詩歌是為了看而寫的,而不是為了想象。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寫的一首歌。
"在陽光下..."
熱鬧的"裕華路"一側
一個整潔,瘋狂的女人
在燦爛的陽光下
報紙頭版,紅色,彩色印刷廣告
被她折三後
内搭褪色長褲
關于女人最隐秘的事情
是以由她坦率地處理
女性的"麻煩期"
但她充滿了陽光
沒有"啤酒""舒适"
她還是很好看
這讓我想起了我兩歲半的侄女。
也是綿延的笑容
也在大家面前
把餐巾塞進褲子裡
他們同樣不受隐私的困擾
無需保守秘密
他們不需要隐藏
幸福是善的價值
放松絕對容易
當路人的蔑視被扔向她時
她擡起頭/對着天空中的太陽唱歌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
這一段為口詩《琢磨陽光》之後,曾經以為這首口詩,忍不住做了一個劇烈的減法,最後她變成了這樣的樣子:
一個幹淨瘋狂的女人
将舊報紙一分為二
首頁,紅色彩色印刷廣告集
所有人都被她褪色的褲子襯墊着
"阿姨"來了
她沒有"效忠""好安慰"在等着
面對路人輕蔑的眼神
但她擡起了頭
對着天空中的太陽唱歌:
"我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
如果說之前的抒情詩屬于口語化,那麼修改後的詩才是口語詩的真正含義。雖然他們絕對是"看見",但他們最大的差別在于,後者使用更純正的口語,摒棄了他們想說的一切弊病,加強了對情緒和節奏的控制以及空間的拓展,使整首詩更幹淨,看似不成熟的語言,但蘊含着更進階的技巧,她終于呈現出事實的詩意。其實,口頭詩歌是對詩人技能的一次非常考驗,是以對我來說,口頭詩歌是不可追求的。
另外,細節是口頭詩的元素,細節的存在,無論你多麼抒情,都無法被取代。這也讓我想起了新世紀,詩歌中涉及大量細節的詩歌現象,詩人用客觀的叙事姿态,将原汁原味的細節,直接呈現給讀者,給詩歌注入生動而強烈的生活内容,讓詩歌不那麼空洞的廣闊和感傷,讓詩歌更接近生活本身的現實, 也對讀者來說,詩人并不高,而是倚靠在生活中。當然,無論是詩人還是作家,進入作品的角度早已成為他們進入作品的立場。我在近幾年的詩歌創作中也有了深刻的體會,如果說過去詩歌的細節是馬賽克的,那麼後來詩歌的細節,似乎更像是再現,比如《陽光下......"在街上瘋女人的眼中,處理例子假細節;顯示器觸摸"第一次走進人民大會堂"中的皮帶扣報警器的細節;在"緩解疼痛"中,癌症病房陪同丈夫打點滴,同時閱讀詩歌以緩解恐懼和心痛,所有這些都是生活的細節。在詩歌中未經修飾的再現,使作品包含着生活的複雜性和模糊性,這些都是過去的單向抒情詩,無法完全表達。詩人都是通過對平凡生活的詩意發現和挖掘,獲得寫詩關于生活的能力,再現細節,更讓讀者在第一時間就對場景有所了解,也做出任何自以為是,或者自我放縱的抒情語言,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其實,無論是小說、詩歌還是散文,細節永遠是最生動的,也是最能揭示生命本質的,讓細節說話,遠比作者本人更緊張!其實,真正優秀的口頭詩,是很難寫出來的,同時對讀者也有更高的審美要求,當然,口頭詩隻是一門詩派,不管是抒情口語詩,還是口語抒情詩,隻要是好詩,就會有力量觸手可及。
22, 2016, 在 西窗
由于敏感術語涉及文本的各個部分,是以編輯略有改變
編者按: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