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作者:美妝新媒體

作者 | 黃翠芬

《美妝頭條》新媒體

(衆号搜尋:i美妝頭條,可聯系索取相關資料)

“違規被罰”成了2022年美妝行業的開年關鍵詞之一。

近日,霸王也中招了。2022年2月14日,信用廣州網站顯示,霸王(廣州)有限公司因生産或者銷售不符合國家《化妝品衛生标準》的化妝品,被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7200元,并沒收違法所得2400元,合計罰沒9600元人民币。

01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生産的洗發乳防腐劑超标

霸王被罰9600元

穗雲市監處字[2022]159号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根據淮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檢驗報告》(№:HA2021HCG0126)顯示,抽樣人員對寶應縣陸生美發沙龍店經營的标稱霸王(廣州)有限公司生産的“尊言潔淨香氛洗發乳”(批号:NE06X1,限用日期:20230505)進行抽檢,本品經檢驗,甲基氯異噻唑啉酮含量為 0.000850%,甲基異噻唑啉酮含量為 0.00860%,二者比例不符合 GB/T 29666-2013 标準中活性物組成比例甲基氯異噻唑啉酮:甲基異噻唑啉酮為2.6:1~ 3.4:1 的要求。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經查明,霸王(廣州)有限公司受威海樸麗化妝品有限公司委托于2020年5月6日灌裝生産“尊言潔淨香氛洗發乳”(批号:NE06X1,限用日期:20230505)486瓶,其中留樣6瓶,剩餘480瓶于2020年6月25日傳遞。霸王(廣州)有限公司在生産上述産品時投入甲基異噻唑啉酮作為防腐劑成分,因原料中無患子提取物、皂莢提取物成分中含有甲基異噻唑啉酮與氯化鎂及硝酸鎂的混合物,導緻産品抽檢結果不合格。

廣州市白雲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第二十七條“生産或者銷售不符合國家《化妝品衛生标準》的化妝品的,沒收産品及違法所得,并且可以處違法所得3到5倍的罰款”的規定,沒收其違法所得2400元,并處罰款7200元。

02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最嚴監管來了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

霸王也并非今年首例被處罰的美妝企業,事實上,自2022年開年以來,多家美妝企業因違反相關行業法規而被有關部門進行處罰。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才剛剛過去不到兩個月,已經有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

  • 化妝品宣稱醫療作用,罰!

近日,Avene雅漾關聯公司皮爾法伯(上海)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被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0萬元。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雅漾于2021年7月19日在其注冊并使用的微網誌“雅漾醫生面對面”中釋出的一則宣傳圖文中,包含“雅漾活泉水經體外及臨床研究驗證具有舒緩、抗炎、抗刺激的功效…”等廣告内容。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而雅漾在上述廣告内容中構成了釋出化妝品廣告中含有醫療用語的行為,違反了《廣告法》的規定。最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雅漾關聯公司停止釋出違法廣告,并作出罰款10萬元整的行政處罰。

  • 防脫洗髮乳宣稱生發,罰!

無獨有偶,同樣因為“碰瓷”醫療用語被罰的還有意大利護發品牌豐添,該品牌關聯公司百互潤貿易(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因産品廣告中宣稱可以“生發”,被上海市場監管部門罰款11萬元。

行政處罰書顯示,百互潤在其天貓豐添旗艦店的店鋪,于2018年8月30日起對“豐添防脫發洗發液(男用)”洗發液,采用“增發密發減少掉發”、“清潔毛囊調節油脂分泌促進頭發生長”、“生發專研實力認證見證使用效果”等廣告語。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經調查,該産品為進口特殊用途化妝品,無生發功效,“生發”是作為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是以,百互潤同樣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構成釋出違法廣告的行為,而遭到市場監管部門的處罰。對此,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百互潤在相應範圍内消除影響并罰款11萬元。

  • 化妝品淨含量不合格,罰!

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釋出的一次抽檢公告顯示,在對本市的63批次化妝品定量包裝商品進行淨含量監督抽查時,發現3批次産品存在“淨含量不合格”問題,購買地點或管道分别為麥德龍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闵行分公司、上海特萊維護膚品股份有限公司。

據了解,其中“貝德瑪舒妍多效潔膚液”和“LaboLabo煥膚毛孔細緻啫喱”2批次産品均存在淨含量不合格問題。其生産企業分别為上海貝德瑪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和上海嗳呵母嬰用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前者為品牌“貝德瑪”中國營運公司,後者則是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根據大陸《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商品标注淨含量與實際含量之差大于允許短缺量的,責令生産者、銷售者改正,可處檢驗批貨值金額3倍以下,最高不超過3萬元罰款。

  • 惡意诋毀競争對手,罰!

近日,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釋出了一條處罰資訊,廣州市媛媛化妝品有限公司因涉嫌編造、傳播虛假資訊或者誤導性資訊,損害競争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被處罰款10萬元。

開年近20家美妝企業被罰,霸王也中招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廣州市媛媛化妝品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建立抖音賬号“媛媛化妝品”(ID:yy159363696)用于推廣、銷售其公司經營的商品。期間,為了增加賬号的關注度及粉絲量,便于更好地銷售其公司經營的同類産品,該賬号釋出了多則内容包含“超市日化型的洗髮乳,成分稀亂,越用頭越癢”、“如果經常用阿道夫、海飛絲、沙宣這些洗髮乳,你的頭發一定比以前少”、“海飛絲,裡面有很多的廉價防腐劑,而且加重頭癢跟頭皮屑”的短視訊。

該公司為了提高其知名度、銷售其經營産品,在明知“海飛絲”、“阿道夫”及“沙宣”是洗護用品的知名品牌且無任何事實根據的情況下釋出上述視訊。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當事人通過該視訊貶低競争對手經營商品,并以引導消費者關注、觀看評論區等方式暗示其公司産品品質優于其他競争對手産品品質,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争法》第十一條“經營者不得編造、傳播虛假資訊或者誤導性資訊,損害競争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的規定。對其處以10萬元罰款。

除此之外,還有屈臣氏、雅詩蘭黛等十多家美妝企業,也均因虛假宣傳、虛假标注活動價格等原因而被處罰。不難看出,國家在化妝品市場監督管理方面,動真格了。僥幸打法規擦邊球,試圖通過非法途徑獲利的行為,再也行不通了。

大陸化妝品行業已經正式進入嚴管時代,市場正在朝着更健康,更規範的方向發展,隻有合法合規的優質企業,才能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