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國中,你就不管了?

他和别人解釋自己生了病,沒錢了。有些人會冷冰冰地扔來一句:“那什麼時候病才能好!”

這個東北男人,就是叢飛。他家境貧寒,卻從小愛好音樂,通過自學努力考上沈陽音樂學院。然後獨身一人前往南方闖蕩,吃盡艱辛,終于小有所成。

一次義演讓他踏上了行善之路,他收留流浪漢,還捐助許多貧困兒童上學,賺來的錢經常一分不剩。

他在深圳有一套小房子,家裡經常住滿了流浪漢,父母從東北來看他,發現家徒四壁,到處都是費用催繳單。一問才知道,叢飛把自己賺的錢都用來做了善事。

叢飛用椅子搭了床給父母睡,自己則卷鋪蓋睡在走廊裡。10天後,父母走了,流浪漢還在白吃白喝。

他的第一任妻子因為受不了他四處捐贈而和他離了婚。第二任妻子邢丹是一名美麗的空姐,因為喜歡叢飛樂善好施的品格,義無反顧地嫁給了他,并支援他的慈善事業,最難的時候,家裡飯都吃不上了,邢丹也毫無怨言。

邢丹隻是勸叢飛:好人不能當過頭了,會養成一些人不勞而獲的習慣。

但叢飛沒聽,他帶邢丹去了貴州山區,那次資助之旅他把身上的6萬多元全部捐獻出去,連随身的衣物都沒留下。

好人叢飛,做了十幾年善事,一生資助的貧困兒童183名,救助殘障人士150多人,認養了37名孤兒,捐助了300多萬元。他病逝後,被資助的人無一前來送行。

有一個當年曾被他推薦去做音樂老師的學生,更是讓他心痛至極。她說:“叢飛同意幫助我也是出于一種自願,他有他的想法,我從來沒有強迫過他。任何人做事情都是有所圖的,至于他圖什麼,我不說你也應該能猜到。”甚至于有個學生談及叢飛資助過他的事說:“永遠也不希望再提起這些已經成為曆史的往事。”

人心之冷,有時令人難以直視。

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叢飛最放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他在遺書中寫道:“今生今世,我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娶到了你這樣一位美麗善良又溫柔賢淑的妻子。我愛你,但卻為你做得很少。”

叢飛把《烏蘇裡船歌》、《草原之夜》寫在了本子上,想等自己好一點後再唱給妻子聽。叢飛去世後,邢丹接着做起了慈善。

但更讓人人心痛的是:叢飛去世五年後,妻子邢丹在回家的高速公路上,飛馳的車輛被三個無業青年丢出的石頭砸中,傷及眼部動脈。不幸去世。留下兩個孤苦無依的孩子。

按照生前遺願,叢飛和邢丹,合葬在了一起。

留給世人的,卻是深深的感歎,世間的悲情,為何如此濃重?我們不否定慈善,但愛心有度,行善沒有了邊界,就會被毫無感恩之心的人吞噬,這就是人性之惡的無底深淵。

這也提醒我們:要保持溫暖的善意,更要有理智的愛心。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十幾年時間,他堅持依靠演出賺錢來資助貧困兒童,後來他确診得了胃癌,資助的家長打來電話:“你不是說要資助到大學嗎?現在剛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