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影中少了股金鐵之聲!戲骨杜雨露辭世 留言“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

著名演員杜雨露去世,留言“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

光影中少了股金鐵之聲!戲骨杜雨露辭世 留言“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

演員杜雨露。 江平供圖。

2月23日,新京報記者從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餘泳處獲悉,著名演員杜雨露于2月21日淩晨5點因肺癌在哈爾濱家中去世,享年79歲。中視協演員工作委員會官方微網誌、杜雨露的好友江平也證明了這個消息,“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是杜雨露留給世間最後的語言。

1941年,杜雨露出生于遼甯省鐵嶺市,1959年考入哈爾濱藝術學校學習表演,1961年配置設定到哈爾濱話劇院成為話劇演員,他在舞台劇《松濤曲》、《赤道戰鼓》、《死環》、《間隙與奸細》、《夜幕下的哈爾濱》中擔任主要角色。杜雨露踏入影視圈屬偶然,1979年,他應邀在八一電影制片廠攝制的劇情片《奸細》中扮演政委甘泉。

光影中少了股金鐵之聲!戲骨杜雨露辭世 留言“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

杜雨露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飾演張廷玉。

後來杜雨露在多部經典作品裡出演角色,1997年,他在唐國強主演的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扮演一代忠臣張廷玉。2000年,杜雨露主演《突出重圍》中鐵铮铮的老軍人“軍區副司令員方英達”,并憑此劇獲得第20屆電視劇“飛天獎”最佳男演員獎。在電視劇《大宅門》裡他飾演白家老号的老東家白萌堂,在電視劇《天下糧倉》裡他飾演大貪官米汝成,在電視劇《省委書記》中他飾演省委書記貢開宸。2007年,杜雨露在電視劇《紅日》中首次出演國民黨上司人蔣介石。 次年8月,大型革命史詩電視劇《東方紅》,再次邀請杜雨露加盟,他二度出演蔣介石。

杜雨露刻畫的每個角色都豐滿又經典,對演戲他有自己的準則,從不串戲、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用心揣摩角色。他曾表示甯願在好戲裡邊跑龍套,也不會在爛片中做主角。餘泳評價道,這是演藝圈的楷模,也是老戲骨德高望重,能夠受到敬重的原因。(新京報記者 周慧曉婉)

【相關評論】

戲骨杜雨露辭世,光影中從此少了股金鐵之聲

睡前刷手機,蹦出了“著名表演藝術家杜雨露因肺癌病逝,享年79歲”的新聞,不禁讓人氣滞。雖然知道這位老戲骨也屆耄耋之年,但是每次看到他劍眉星目、中氣十足的形象,都覺得他身子骨硬朗着呢,還有好多好角色等着他去創造,等着觀衆去品評呢。不曾想,他卻在這樣一個陰霾的春天裡遽然離世,正如有人評價“如同聽見一件價值連城的老瓷落在地上,轟然破碎的聲音……”

杜雨露是那種大器晚成的演員,科班出身的他畢業後配置設定到哈爾濱話劇院,事業剛剛嶄露頭角的時候,趕上了“文化大革命”,一度困頓到扛麻袋度日。蹉跎多年後,他終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接續了演藝事業,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參演了《雍正王朝》以後,以知天命之年迎來了演藝生涯的春天。爾後二十年間,杜雨露人生猶如開挂一般,塑造了大量的鮮活角色。

杜雨露出身話劇舞台,表演、台詞功底都爐火純青,演藝生涯中也以電視劇見長。梳理杜雨露演出的角色,首推的是主旋律劇,如《突出重圍》中的軍區副司令員方英達、《紅日》《東方紅1949》中的蔣介石、《省委書記》中的貢開宸以及目前在央視播出的《奮進的旋律》中的李政;其次是最廣為人知的清朝戲,如成名作《雍正王朝》中的張廷玉、《神醫喜來樂》中的王太醫、《大宅門》中的老東家白萌堂、《白銀谷》中的康老太爺、《天下糧倉》中的大貪官米汝成、《康熙秘史》中的鳌拜等,《大宅門》《白銀谷》還兼具商戰劇屬性;再有就是零零散散的都市生活劇、年代劇等。

這些角色有虛有實,在杜雨露的演繹下,無論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讓人感受到铮铮的金鐵之聲,迎面感受到一股強烈的浩然之氣。共性之上,每一個角色都有其深入紋理的差異,即便同一段位的角色,也能将其塑造得泾渭分明。

就拿康老爺子和白萌堂兩個角色來說,都是封建大家族的家長,族權和父權的化身,但是康老爺子陰鸷深沉,凡事不留餘地,對自己的親骨肉也毫不手軟;白老爺子則是光明磊落剛直不阿,卻又剛愎自用。在杜雨露的诠釋下,一個是讓人感受到傳統文化對人的異化和壓迫,面對康老爺子的眼神,常常是不寒而栗夾雜着一絲遺憾;一個則是讓人對皇權社會憤恨,對白萌堂人格魅力的趨同,是一種打抱不平與英雄氣短摻和在一起的複雜情愫。

光影中少了股金鐵之聲!戲骨杜雨露辭世 留言“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

《大宅門》中的白老爺。

張廷玉和鳌拜兩個角色,都是人生和影響力橫跨康雍乾三朝的“權臣”,都是權傾一時卻晚年凄涼,在死後重新獲得位極人臣的殊榮。《清史稿》評價張廷玉“周敏勤慎……器量純全,抒誠供職”,鳌拜雖然“結黨專擅,勿思悛改”,一個公忠體國、一個飛揚跋扈,拿捏不好的話,很容易表演分裂。在杜雨露的表演中,張廷玉是一位堅持原則并審時度勢的良臣,忠于的是内心的追求。鳌拜跳脫臉譜化,成了最與衆不同的鳌拜,他思慮再三的是如何将意氣用事的少年帝王導引到勤于政事的正途上,不惜用自己作為代價。杜雨露塑造了清宮戲中争議最大、人設最豐富的鳌拜形象,雖然與一般認知大相徑庭,卻與史書記載吻合,出演這類形象是需要頗大的勇氣的。

米汝成、王天和是他塑造的不多的負面形象,一個是貌似清正實則巨貪的朝廷大員,一個是為人耿介卻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的太醫,看着王慶祥、杜雨露、李保田幾位在戲中你來我往,任誰也得感歎這是熒屏盛宴啊。

如今,斯人已逝,一切都定格在了記憶裡。據說,杜雨露在生活中是一個寡淡的人,再有意思的事情經他描述也會讓人覺得乏味,但是他又能将任何一個劇本中平淡無奇的角色演得非常有意思。看得出,這是一位以戲為命的老藝術家。早年的飽經滄桑,讓他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以搜遍全網,也難見一條八卦,正如錢鐘書戲言“假如你吃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

對于杜雨露這樣的藝術家,我們最好的紀念方式,可能就是在倦了累了或者在浮誇的娛樂煩了的時候,靜靜地打開一部經典電視劇,讓劇中人為我們展開一個虛無卻又充盈的空間,“于禁忌之處見風骨,于高天之外看春秋”,說不定在某一個隐秘的精神角落,就會看到一群飽經滄桑的人在朝我們默默微笑,畢竟“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遇見”。(評論人 何殊我)

光影中少了股金鐵之聲!戲骨杜雨露辭世 留言“宇宙這麼大,我們還會相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