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力争在8月底前把目前疫情控制住

作者:Beiqing.com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李斌)随着三角洲病毒株的蔓延,全球疫情大幅反彈,對外防務投入壓力持續上升;截至8月14日,中國有16個省有确診病例,150個中高風險地區;國家衛生總局任命了20個工作組,負責監督和指導地方一級的工作。

最近,全國爆發多起疫情,我國疫情防控面臨2021年以來最嚴重、最複雜的形勢。如何看待國内疫情防控現狀?為遏制疫情蔓延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如何加快疫苗免疫屏障最大建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回答了近期流傳的疫情防控新形勢問題。

當務之急:深刻了解疫情防控是"國家的偉大"

新華社記者:近日,中國多地發生聚集性疫情,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如何看待國内疫情防控現狀?

馬曉偉:目前,全球疫情起起伏伏反複,病毒變異頻繁,Delta菌株加速傳播,我國外反投入壓力持續上升,有點松懈癱瘓,會導緻"針尖洞漏風太大"。自7月以來,南京、揚州、鄭州、荊門等地已引發聚集性疫情,截至8月14日,全國現有地方确診病例涉及16個省份,有150個中高風險地區。在短時間内,多源、多點疫情,使我國面臨2021年以來最嚴重、最複雜的防控形勢。

這次疫情是由三角洲毒株引起的。Delta菌株具有傳播快、體内複制快、稗轉時間長等特點,增加了疫情防控難度。疫情初期蔓延迅速,景區、棋牌室、建築工地等人群聚集場所對疫情起到了"放大"作用。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目前的首要任務,充分認識疫情防控是經濟建設的有力保障,深入了解防控創造最佳投資環境,深刻了解疫情防控是"民族大",堅決克服癱瘓思想、厭戰情緒, 幸運心理,放松心态,築牢"外防投入,内防反彈"的堅實屏障,堅決遏制目前疫情蔓延,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9月将面臨"開學季",高校和中國小如期舉行,部分省份組織了一系列重大活動,力争在8月底前控制住目前疫情,盡快使社會生活恢複正常狀态。

守土是我們的責任:采取果斷的措施應對目前的疫情

新華社記者:三角洲等變異毒株的出現給疫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近期聚集性疫情暴露了哪些問題?我們在預防和控制方面增加了哪些有針對性的舉措?

馬曉偉:疫情發生以來,國家衛健委黨組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工作,始終把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作為重中之重, 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強化責任,帶領全系統争分奪秒,全力以赴遏制疫情。工業和資訊化、公安、海關、民航、鐵路等部門迅速行動,各盡其責。地方政府落實"四方責任",加強防控措施。

根據未來疫情的發展變化,我們提出,區域聯合調查的風險組必須在同一天到位,各地開展"每天都要報告,每天都要報告",快速提高報告效率等等。

本着對外防務投入第一個有效收緊"圍欄"的要求,我們充分發揮國務院聯合防控機制綜合群組作用,在很短的時間内,組織海關、民航、交通等部門,派出20個指導組,派往港口城市周邊進行監督指導, 排查風險,堵住漏洞,收緊疫情防控線。

針對疫情發生地的實際情況,前瞻工作組指導當地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落實高危人員封閉管理、高危環境和殺傷貨物等措施,加強區域風險人群、重點疫情防控場所協同調查, 堅決做好重點人員集中隔離工作,千方百計遏制疫情蔓延。

力争在最短的時間内完成核酸總量檢測,找出底數,進一步加強定點醫院感染防控,規範定點醫院的設立和管理,全面加強對定點醫院感官控制工作的監督,把常态化防控工作作為常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外,我們還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口罩佩戴指南,重點場所重點機關重點人群保護指南也進行了修訂。針對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和人群流行特點,碼頭、港口、棋牌室、遊輪、劇場等重點地區提出了具體的防護要求。

目前,該流行病在該國蔓延的總體風險已得到控制。在受疫情影響的48個城市中,截至8月14日,有36個城市在超過六天的時間裡沒有報告新感染病例,除揚州外,所有地區僅報告散發病例。考慮到許多地方不斷加強各種防控措施,對人員流動采取了更嚴格的控制措施,大規模疫情在全國蔓延的風險較低。

生命至上:建立最大的疫苗免疫屏障

新華社記者: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推遲了一年多,病毒頻繁變異,疫情反複起伏。中國在最大規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方面進展如何?距離建立免疫屏障還有多遠?

馬曉偉:目前,Delta菌株已成為全球主要的流行菌株。我國近期進口的疫情主要是基于這種突變菌株,其傳播、緻病性、感染後病程變化、疫苗免疫效果等也需要繼續開展後續研究,為下一步防控政策的調整提供依據。

截至8月14日,該國已報告了超過18.5億劑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超過7.7億人完成了整個疫苗接種過程。12至17歲人群的疫苗接種工作正在按計劃穩步有序地進行。整體異常反應的發生率與前一時期基本相同,疫苗接種工作總體順利。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各地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種兩線作戰,時間緊迫,任務繁重,要求高。我們建議一個是微調疫苗接種。準确排程疫苗,通過排定接種等方式,減少大規模疫苗接種排隊時間,避免人群聚集;針對"一老一小"人群上班,合理安排疫苗接種機關布局,嚴格執行疫苗接種前咨詢和體檢要求;

中國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和"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一些發達經濟體囤積疫苗的時候,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8億多劑疫苗,居世界首位。

預防為本:決不讓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先于成功

新華社記者:要彌合"免疫差距",推動人民生活回歸"正常化",下一階段的重點是什麼?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抗擊疫情的戰争中,我們如何才能更好地共同前進?

馬曉偉:實踐證明,我們制定的各種防控措施是有效的,在認真實施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把疫情防控常态化和集中疫情處置第一道防線為重點,堅持預防為主,向前推進, 防控弱點再加強,防控重點再加強。

一是加強疫情監測和資訊通報。最近的疫情提醒我們,監測線需要更進一步。發現疫情要繼續嚴格執行"每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嚴格依法填寫大型疫情網絡,所有地區在2小時内執行報告要求。

二是加強外部防禦投入。這是我們今天面臨的最重要的風險。面對全球疫情持續蔓延,西方國家放松防控,國外輸入病例數量不斷上升的嚴峻形勢,國務院聯合防控機制釋出緊急通知,各級衛生部門必須做好地方政府從業人員助理,堅持每月檢查,督促有關部門不斷做好疫情防控各方面工作。

三是加強對聚集性疫情的應急準備。要強化應急指揮系統運作機制,強化核酸大規模檢測隊伍和能力,強化流量控制力,準備足夠的隔離室,規範隔離點管理。同時,要加強應急演練。

四是加強醫院防控意識。定點醫院設定,原則上不在市中心設立新的冠肺炎固定點醫院,所有場所都必須按照定點醫院的規範和标準設定。同時,醫院的首要要高度重視醫院的意識,要親自把握,落實好各項措施的細節。

第五,加快接種疫苗。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得越廣,複制越多,突變的可能性就越大。防控是重中之重,疫苗是抗擊疫情的有力武器。

編輯:戴玉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