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題圖 / 國王排名“沒有‘國王’,也沒有‘排名’。”

國内動畫觀衆可能沒有這麼期待過,《國王排名》動畫制作公司霸權社,能當一回“原作粉碎機”,将漫畫後續劇情進行“魔改”。

畢竟動畫于2021年10月剛剛開播時,憑借富有新意的人物設定、反套路的劇情,賺足了觀衆的眼淚。《國王排名》頭像、桌面、表情包以及諸多二創作品一度在社交平台刷屏,甚至國内許多不太接觸動漫的年輕人,也心甘情願入坑成為了波吉的“媽媽粉”,化身作品的“自來水”。

然而,随着一月到來、動畫下半季繼續更新,配角過往經曆逐漸展現,越來越多觀衆卻表示“看不懂劇情走向了”。伴随着漫畫黨的劇透,《國王排名》在國内觀衆群體間爆發了争議,目前B站有18萬觀衆為這部作品打出了8.7分的成績。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動畫最新一集熱評

觀衆們對《國王排名》的評價,從開播初期的“感動與鼓舞并存”,轉變為“我不了解”,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場由配角引發的争議

實際上,在《國王排名》宣布動畫化消息,以及動畫開播初期,有漫畫讀者曾在社交媒體平台做出提醒:若是動畫制作方未對原作後續情節加以改動,那麼對于觀衆而言可能是一個“雷點”。現如今引發争議的,其實也是原作漫畫自身就劇情設定方面埋下的隐患。

(以下内容涉及劇透)

波吉如此弱小的罪魁禍首是其父親伯斯,他還計劃占據另一個孩子戴達的身體重生,以此滿足自己的對力量的渴望。寄宿在鏡子之中的米蘭達,則是伯斯實作自我野心的重要推手與助力,傷害了許多無辜之人,可是她的結局卻并非國内觀衆期待的“天道輪回”“惡有惡報”,而是獲得了衆人的原諒。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國内觀衆眼裡,兩人的想法與行徑是不折不扣的“反派”,原作後續的“大團圓”令人“不适”。不過,《國王排名》宣布動畫化時,漫畫已經講述完米蘭達與伯斯過去的行徑與最終的結局,是以動畫制作方未加改動,或許是因為他們并不認為這樣的劇情走向,會對作品的熱度産生巨大影響。 這樣看來,《國王排名》的争議源頭不隻在于角色與劇情,而是創作者在作品中傳達出的觀念,與國内觀衆認知存在差異。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對是非對錯的認知界限不同。

美國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在1946年首次出版的《菊與刀》中,曾提及對日本人道德觀念的看法。按照書中的說法,日本人的道德體系處于多層次分散狀态,評判人的行為時,“善惡”并非首要考量因素,而在于其是否符合忠、孝、義理、仁、人情等領域的準則。作者将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為"恥感文化",認為其強制力在于外部社會而不在于人的内心,也就是說,相較于行惡事之後内心的忏悔,日本人更在意社會對自己的看法,進一步了解,便是他們更想要獲得原諒而非彌補過錯。

盡管書中所述觀點有待商榷,也不足以完全代表當代日本人的狀況,但其闡述的日本人本源性格特征,對我們看待部分日本文娛作品的情節沖突仍有幫助。例如《國王排名》裡國人無法了解的“惡人道歉還能獲得全員諒解”的劇情設定,許多動畫觀衆補完原作後,隻留下了一句“不愧是日本人”的評價。

《國王排名》之外,日本諸多文學、真人影視、動漫作品,也時常展現“世上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以動漫作品為例,在知乎、貼吧等平台,“日本動漫裡是否沒有真正的惡人”“XX動漫人物是否被強行洗白”等相關話題裡,《北鬥神拳》《火影忍者》《犬夜叉》《銀魂》等作品的部分情節,經常被作為案例探讨。 如果将這些作品的劇情設定均套入“善惡觀”來解釋,定然存在過度解讀,但不可否認的是,于創作者而言,若能對角色行為動機有着更全面的說明,無疑有益于作品的戲劇化、人設的完整度——哪怕這個角色最初定位為反派。

“人性複雜”與“強行洗白”其實就在讀者、觀衆的一念之間,需要創作者來提供說服力。《國王排名》目前故事線除了主角波吉、卡克的成長外,還包括“魔鏡”米蘭喬、“國王”伯斯、“王妃”希琳、“劍聖”多瑪斯,“王之槍”阿匹斯、“王妃之盾”德魯西、“馭蛇者”貝賓……每個登場角色似乎都有一段值得一提的過往。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人物關系複雜、配角刻畫細緻的故事,十分考驗創作者群像戲的把控。一旦資訊量過多,主線劇情程序放緩;反轉鋪墊不夠,還會令觀衆感到突兀——這也是國内觀衆認為《國王排名》“主角戲份被壓縮、配角立場反複橫跳”,“動畫後續劇情和原作一樣無法了解”,最終爆發争論的一大原因。

無論觀念差異還是創作者叙事能力,觀衆們的評價均圍繞《國王排名》内容展開。作為引進的改編動畫,《國王排名》在國内經曆“深受喜愛”到“備受争議”的輿論風向轉變,則證明着觀衆“心理預期”之于作品口碑的重要性。

觀衆預期,亦是影響動畫口碑的關鍵

從網絡漫畫到動畫,内容載體的轉換,意味着《國王排名》閱聽人群體的擴大。作為霸權社十周年紀念作,《國王排名》動畫制作陣容之豪華,前期動畫表現的優秀毋庸置疑。

在國内,動畫追番人數超過930萬、3.7億播放量,足以得見《國王排名》的超高人氣。觀衆們在各大平台表達自己喜歡波吉的勇敢和純真,也感歎後母希琳無私的關愛與奉獻,還動容于卡克對友情的渴望及守護……這些圍繞角色、劇情展開的讨論,自然為作品打上了“治愈催淚”、“熱血勵志”的标簽。 而後續動畫面臨的争議,也恰好與這兩個标簽有關。 所謂“治愈催淚”,無非是故事能夠帶給觀衆情感上的共鳴。耳不能聞、口不能言的波吉,獲得了堪稱被打入低谷的開局,主角樂觀向上的态度,又足以撫慰人心。配角更是如此:以“打劫者”身份登場的卡克,實則會堅定支援波吉的夢想;看似刻薄的後母希琳,設身處地為波吉着想;面色陰沉且捉摸不透馭蛇者貝賓,關鍵時候卻在保護波吉。前期劇情将人物的既定套路反轉玩得得心應手,出人意料的設定總能成功調動觀衆情緒,同時還會給予觀衆“你不是孤身一人,總有人正愛着你”的治愈感。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每當觀衆開始定義角色,動畫便展現其隐藏的另一面,每當角色陷入困境,轉眼又會柳暗花明,觀衆的期待也在這般設定中得以延續。但從前文提及的反派角色評價便不難發現,這樣的手法并非對所有人物适用,頻繁使用反轉,觀衆新鮮感也會降低不少。

“治愈催淚”之餘,《國王排名》主線的整體架構,又遵循着“王道熱血”漫畫的正常設定,即主角定下目标、憑借自己努力,最後獲得成功,再向着下一個目标進發。 即便近年來,熱血題材出現了一些變化——《海賊王》《火影忍者》等作品,主角向着宏大目标努力進發、不斷變強,而《鬼滅之刃》《咒術回戰》等熱門作品,增添了大量心理刻畫,強調人物之間友情、親情、愛情羁絆,主角變強動機也變成了“守護”,還時不時探讨“死亡”這樣具備悲情色彩的沉重話題——但不變的是故事的“熱血”含量,不乏酣暢淋漓的打鬥場景,更不缺角色成長的刻畫。

可是在《國王排名》裡,波吉的成長來得十分突然。波吉自帶閃避滿點、毒素無效的屬性,花學費特訓便能成為“世界最強”,在戰鬥中迅速找到對手弱點。一些被劇透的觀衆在知曉“波吉最終抛下王位去尋找因自卑而出走的卡克”後,對主角設定表示迷茫。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由于後續展開偏離了最初呈現的“治愈”和“熱血”,甚至沒有交代觀衆想要了解的“國王”和“排名”,也難怪後期的《國王排名》被觀衆吐槽為“離題作文”,“建議改名為《米蘭喬的奇妙冒險》”。 動畫劇情發展與觀衆期望不比對,越容易帶來負向口碑發酵。一如數年前網友制作的“新入宅補番推薦”,時至今日該“坑新榜單”仍為動漫愛好者津津樂道。

“辛苦囤了仨月的《國王排名》,居然看不懂了?”

按照《國王排名》開播初期觀衆們猜測,故事将講述有身體缺陷但是心地善良的王子,如何在一個以武力為尊的世界突破重圍;看到波吉與卡克兩個“小可憐”相遇,觀衆期待兩人的互相扶持、共同進步;劇情發展到波吉離開自己國家之後,大家想要看到旅行中,波吉憑借溫柔和夢想的力量,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以上觀衆們的種種設想均未實作。

年輕人在當下衆多娛樂方式中,選擇追更動畫,其實在期待作品所能提供相應的情感回報。觀衆意識到《國王排名》并非預期中的“勵志催淚故事”,自然産生了巨大的落差感。加上網絡平台漫畫黨的進一步劇透,反派的所作所為悉數被原諒,與國内觀衆的觀念不符,令作品口碑分化更為嚴重。

哪怕有漫畫讀者表示:“比起仍在連載的原作,改編動畫第一季所涵蓋的内容隻是個開端。”但很顯然,許多國内觀衆留給《國王排名》的耐心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