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谷愛淩和全紅婵是一種冠軍嗎?

不是。

01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這幾天冬奧會,

很多父母都在問子女一個問題:

為什麼冬奧會全紅婵還不出場?

真是笑死人了。

我寫這篇稿子,

當然不是為了回答這個問題,

我隻是覺得全紅婵挺出名的,

居然這麼多父母長輩都知道。

夏季奧運會,火了一個全紅婵。

冬季奧運會,火了一個谷愛淩。

今天這篇稿子,

我就想說說谷愛淩和全紅婵。

02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網上有一個問題:

中産家庭出産創造性人才的比例,

為什麼是最低的?

大富家庭與貧窮家庭,

出産創造性人才的比例,

為什麼都比中産家庭高得多?

03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想說說全紅婵和谷愛淩,

先說谷愛淩。

谷愛淩的父母都是有錢人,

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谷愛淩的媽媽谷燕,

是北京大學畢業的,

80年代畢業于北京大學,

後又留學美國斯坦福,

畢業後留在了華爾街,

之後順利轉做投行,

後來又開了自己的風投公司。

《中國科技資訊》雜志,

1998年刊登了一篇文章,

講述的就是谷燕和她的風投事業。

總之一句話,

谷愛淩一家早就實作了财富自由。

04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谷愛淩從小到大,

除了滑雪,

嘗試過很多種“文體”訓練。

比如籃球,

比如足球,

比如攀岩,

比如射箭,

比如騎馬,

比如體操,

比如長跑,

比如唱歌,

比如芭蕾,

比如鋼琴,

總之,正如谷愛淩自己所說:

“我就是試試這個試試那個。”

在經過多種多樣的嘗試後,

她找到了喜歡且擅長的——自由滑雪。

可以這麼說,

谷愛淩之是以能橫空出世,

除了自身的努力外,

主要得益于她家有錢,

有錢供她進行各種各樣的嘗試,

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嘗試後,

她找到了自己的最強天賦所在。

05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而全紅婵的家裡很窮,

要依靠吃低保才能過日子。

媽媽因為遭遇過車禍,

常年需要治病,

全靠爸爸務農打工養家。

全紅婵還有弟弟和妹妹,

一家人的生活非常窘迫。

從小到大,

全紅婵連遊樂園都沒有去過,

連動物園都沒有去過。

她最大的夢想,

就是能吃上辣條,

實作5毛錢的辣條自由。

06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全紅婵不喜歡讀書,

讀書成績也不好。

2014年的時候,

湛江市體校跳水教練陳華明,

到湛江邁合國小選苗子,

一眼就相中了全紅婵,

“我發現全紅婵立定跳遠特别厲害,

她隻有一米二的身高,

卻跳出了一米七六的成績,

彈跳力爆發力非常好。”

于是學校就通知全紅婵的父親全文茂:

“全紅婵被體校選中了,

去練跳水,

你們家同不同意呀?”

全文茂對學校說:

“隻要孩子願意就行。”

全紅婵當然非常願意,

她回答記者提問時說:

“我就是讀不進去書,才選擇的跳水。”

孩子願意+父母不阻攔,

就這樣成就了一個跳水天才。

07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為什麼中産階層和小資階層家庭,

出産創造性人才的比例是最低的?

因為創造性人才,

多是反正常的天才。

大富階層家庭,

因為有的是錢,

是以不會逼孩子死讀書,

不用擔心孩子“讀書不成”将來會怎樣,

他們可以請最好的老師,

讓孩子進行各種各樣的嘗試,

不浪費孩子的任何一點天賦,

如果發現孩子有某種反正常天賦,

就會花錢把這種天賦開發到極緻。

谷愛淩就是這種情況。

而貧窮階層家庭,

大部分父母對于孩子讀書,

其實并不會抱多大的期望,

是以他們很少雞娃。

他們掙錢非常辛苦,

能把孩子喂飽就已屬不易,

是以也沒有餘力和閑心去規訓孩子,

于是一些天才型的孩子,

反而可以得到自由生長,

将反正常天賦爆發出來。

全紅婵就是這種情況。

真正全力雞娃的,

其實是城市裡的中産家庭和小資家庭,

因為對自己社會階層有強烈的危機感,

覺得自己“曾經實作/差點實作”的夢想,

孩子必須“重制/完成”,

是以就一個勁地逼孩子死讀書,

而不管孩子是不是适合。

如果孩子讀書成績不好,

他們就批評孩子不夠努力,

還拿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去教育孩子。

正因為全力逼迫孩子走讀書這條路,

是以孩子除讀書之外的反正常天賦,

都被他們強制性地忽視了。

為什麼中産家庭和小資家庭,

因為孩子的反正常天賦,

都被父母給生生扼殺了。

08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

如果全紅婵出生在城市,

如果全紅婵父母是中産,

那14歲的全紅婵,

幾乎注定了不會成為世界冠軍。

因為14歲的她,

正在父母的逼迫下,

天天刷題,

天天上補習班。

也沒有讀書的天賦,

就算在父母的逼迫下,

她能考上大學,

甚至考上985/211,

但那又能怎麼樣呢?

她注定隻能成為億萬學子中很普通的一個,

注定隻能成為億萬打勞工中很普通的一個,

永遠不可能像現在這樣,

14歲就得到了奧運會金牌,

14歲就已經成了全國名人。

09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我為什麼要寫這篇稿子呢?

我其實就是想說:

一個人的發展和成才,

并不是僅僅隻有讀書這一條路。

除了讀書之外,

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路可走。

是以作為家長,

我們應該去發現孩子的興趣和天分所在。

作為一般家庭,

我們雖然無法像谷燕那樣,

讓孩子都去嘗試一遍。

但如果發現孩子确實不是讀書的那塊料,

還不如早點認清現實,

去發現孩子的其他天賦并引導發展之,

這才是正途。

如果孩子本身就對某種東西有強烈愛好,

那就更要了解他支援他,

千萬不要扼殺孩子的這種愛好,

而逼迫孩子去學自己看好的東西。

因為你的孩子,

很可能就是另一個全紅婵。

目前家庭教育最大的誤區,

就是非要把天賦各異的孩子,

都放到讀書這條賽道上去競争。

結果導緻很多個全紅婵,

都在讀書這條賽道上被碾壓成泥了。

10

我媽問我:冬奧會為什麼沒有全紅婵?

全紅婵沒接觸跳水之前,

是一個不愛學習的“壞孩子”,

是一個不懂上進的“落後生”。

李子柒沒接觸“拍視訊”之前,

是一個大學都考不上的大笨蛋,

是一個極其普通的餐廳傳菜員。

李佳琦在沒有接觸直播之前,

是一個大學辍學的“未畢業生”,

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化妝品導購員。

但他們找到自己的天賦所在後,

都成了“天縱奇才”。

所謂的“渣孩子”,

其實很多都是放錯了地方的“寶石”。

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最大問題,

就是父母其實并不在乎,

孩子到底想過怎樣的日子,

他們更多的是關心,

子女有沒有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樣過日子。

父母老是擔心孩子不幸福,

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走,

其實恰是孩子不幸福的根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