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析惠普混合傳遞雲

“在蘇州出差時,我們進飯店吃飯,服務員用的點菜系統号稱雲點菜;去×××唱歌時,點歌系統号稱雲點歌……雲計算在中國許多地方都成了最熱門的話題。”惠普公司一位産品經理向記者介紹說。

6月10日在北京召開的惠普雲世界大會,為本已火熱的雲計算市場又添了一把火。從會場外擺放的惠普集裝箱式資料中心到會議中心走廊内陳列的惠普伺服器、存儲等産品,再到會議廳外惠普智能家居的展示,記者目之所及全是與雲計算相關的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與其說惠普是一個造雲者,不如說惠普是一個施雨者。在讓雲計算落地的過程中,惠普憑借混合傳遞雲已經走在了業界的前列。

通向“瞬捷”企業的橋梁

近兩年來,惠普談論最多的是融合基礎設施(CI)戰略和“瞬捷”企業的概念,雖然偶有提及雲列印、雲存儲等概念,但是始終沒有提出一個雲計算的宏觀戰略架構。

在本次雲世界大會上,中國惠普有限公司副總裁蕭建生将惠普雲戰略歸納為以下六個方面。第一,惠普要打造一個開放的雲市場。第二,惠普要提供雲服務,其中既包括惠普自己的雲服務,也包括第三方的雲服務;既包括針對消費者個人的服務,也包括針對各種類型企業的服務。所有的雲服務都運作在同一個平台上。接下來,惠普将在雲服務方面有更多的動作。第三,惠普還會提供雲的開發平台服務。也就是說,惠普将提供雲的開發平台,讓開發者可以更友善地開發自己的雲平台,進而加速雲的建構、測試和部署。第四,惠普将提供混合傳遞雲基礎設施,包括小型機、工業标準伺服器、存儲等。第五,惠普将提供雲保障服務。許多使用者之是以對雲應用望而卻步,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問題。惠普将提供一系列的雲安全和管了解決方案。第六,惠普還将提供雲的轉型服務。不管使用者是從傳統的IT架構過渡到雲計算架構,還是從私有雲架構向公共雲架構轉變,惠普都可以提供使用者轉型所需的顧問咨詢服務。

蕭建生表示:“惠普雲計算戰略的目标是幫助使用者持續地優化傳統技術環境,建立并管理基于雲的技術平台,實作向混合傳遞雲的完美轉型,并最終建構從消費者到企業的互聯世界。這與‘你我即世界’(Everybody On)的惠普願景不謀而合,其宗旨都是建立一個無縫、安全、可感覺的互聯世界。”

2009年11月,惠普收購3Com後随即提出了融合基礎設施(CI)戰略。面對各自為政的伺服器、存儲、網絡等裝置,惠普CI倡導的是整合上述這些裝置,實作統一的管理,建立高度虛拟化、自動化和靈活的應用環境。2010年11月,惠普釋出了“瞬捷”企業(Instant-On Enterprise)戰略。在這一藍圖下,技術将完全融入企業營運的各個方面,進而更好地滿足企業瞬息萬變的需求。CI關注的是企業的基礎架構,“瞬捷”企業則是從應用的角度闡述了技術與企業業務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CI和“瞬捷”企業之間需要一座溝通的橋梁,那就是雲計算。

“惠普提出‘瞬捷’企業的戰略之後,我們與許多客戶進行了溝通,其中很多客戶表示很希望轉型成為‘瞬捷’企業。”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集團技術服務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葉健舉例說,“前段時間,北京移動把幾十個應用放在了私有雲上。在采用私有雲之前,北京移動每上線一個新應用,都要花費至少幾十個小時,但是采用惠普雲解決方案後,十幾分鐘就可以将一個新應用推向所有的營業廳。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瞬捷’企業的例子。”

惠普企業業務集團雲咨詢專家組總監Brad Blumenthal認為,雲計算的驅動因素主要有三個。第一,雲計算是“瞬捷”企業的需求。與“瞬捷”企業相關的一個關鍵詞是靈活性。由惠普主導的一項調查顯示,95%的企業和政府高管認為,靈活性對于其組織機構的成功來說十分重要。雲計算将為企業帶來更高的靈活性和靈活性。第二,移動互聯與移動辦公的發展将有力地促進雲計算的發展。據某市場研究機構的統計,2013年全球移動員工的數量将達到12億。移動辦公人員希望通過雲随時随地享受各種服務。第三,硬體、軟體與服務的融合也是雲計算的一個主要驅動力。

混合傳遞落在實處

惠普在釋出“瞬捷”企業戰略時就提到了混合傳遞(Hybrid Delivery),并推出了混合傳遞政策服務和混合傳遞工作負載分析服務。在雲世界大會上,惠普在談到雲戰略的落地時,再次強調了混合傳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用Brad Blumenthal的話說,惠普混合傳遞環境将傳統IT基礎設施與私有雲、公共雲相結合,通過使用靈活的傳遞模式,可以提高企業的靈活性,進而更好地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

惠普混合傳遞有多層含義。第一,混合傳遞不僅将私有雲和公共雲納入其中,而且兼顧傳統的IT基礎設施,這是很多雲計算廠商做不到的。第二,混合傳遞針對的是異構環境,既包括惠普公司的硬體及軟體,也包括非惠普公司的裝置;既包括實體環境,也包括虛拟環境。第三,混合傳遞解決方案既包括惠普自己的産品和解決方案,也包括第三方廠商的産品和解決方案。惠普可以将這些不同的解決方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進行統一部署和管理。第四,混合傳遞面向的是各種類型的客戶,既包括個人消費者,也包括中小企業和大型企業。第五,混合傳遞意味着惠普内部的各個部門(包括硬體部門、軟體部門、顧問咨詢部門和技術服務部門等)之間要協同運作,隻有在内部組織架構上協調一緻,才能保證使用者獲得完善的服務。

惠普混合傳遞理念的實作有三個必備條件,缺一不可。

第一個條件是使用者必須有混合傳遞的需求。惠普認為,從長遠來看,随着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業務需求的不斷增加,絕大多數的企業會對外包服務的價值有一個新的認知。這意味着使用者可能會從傳統的IT基礎設施、私有雲或公共雲的模式過渡到混合型外包服務模式。舉例來說,上海電信将其雲服務分成三類:第一類是雲主機服務,就是為使用者提供基于虛拟伺服器的服務;第二類是雲專區服務,即為中高端的客戶,比如金融客戶、大型制造企業等提供雲服務;第三類是定制化的雲服務,即通過混合雲的模式為客戶提供包括私有雲和公共雲在内的服務。将核心應用放在私有雲上,将一些非關鍵的應用,比如資料備份等放在公共雲上,這種混合雲的模式将成為未來很多企業首選的模式。

第二個條件是惠普要擁有成熟的混合傳遞解決方案。HP CloudSystem是一個跨越私有雲、公共雲和混合雲環境的、用于建立和管理雲服務的完整而開放的平台。HP CloudSystem是一個成熟的解決方案,包括HP CloudSystem Matrix、HP CloudSystem 企業版和HP CloudSystem營運商版三個不同的版本,适用于具有不同需求的客戶。HP CloudSystem包括可擴充的基礎設施,安全的實體和虛拟化裝置,高性能的網絡,計算裝置、軟體等。HP CloudSystem是一個開放的平台,不僅可以很好地相容第三方的裝置,而且還可以随時加入惠普收購來的産品,比如H3C的網絡産品、3PAR的儲存設備等。

第三個條件,惠普必須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混合傳遞方法論。惠普混合傳遞方法論分成四個環節:消費(Consume),即靈活索取公共雲資源,以提供瞬捷的服務;建構(Build),即針對不同IT環境打造符合“瞬捷”企業需求的資源池;轉型(Transform),即按照“瞬捷”企業的标準改造傳統裝置和應用;管理與安全(Manage and Secure),即增強雲服務的安全性,降低風險。

企業無論處于什麼樣的發展階段,隻要遵循惠普混合傳遞方法論,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起點,進而輕松步入雲環境。

開放的雲

惠普的一項調查顯示,79%的企業首席資訊官表示,不願意被某個廠商的産品鎖定。惠普在雲計算方面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這會不會讓有些使用者産生被惠普雲平台鎖定的顧慮?

蕭建生表示:“惠普雲戰略強調的是開放。雖然惠普擁有全面的産品和服務,但是我們仍然秉承一種開放的态度,并緻力于在一個開放的生态環境中進行合理的投資,目的就是保護客戶的投資。”

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集團軟體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于志偉補充說:“目前,雲計算并不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商業模式或者産品,而是處在不斷演進的過程中。如果使用者被鎖定在某個廠商的雲平台上,那肯定是不好的。惠普雲戰略的本質是把雲平台中所有開放的部件都內建起來。在雲計算時代,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實作壟斷。是以,惠普一直抱着與所有友商合作的态度。比如,在軟體方面,惠普就與許多作業系統廠商、應用軟體廠商進行了廣泛的合作。使用者的雲架構中可能使用了多個廠商的産品,但是當系統出現問題時,使用者肯定不希望面對幾十個廠商,而是希望一個廠商出面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惠普希望成為那個能為使用者排憂解難的公司,隻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現在,國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設雲資料中心。一些人擔心,在這些雲基礎架構搭建起來後,沒有足夠多的應用跑在上面,進而造成資源的浪費。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集團解決方案創新中心經理易梅表示:“我們确實在國内看到了一些這樣的案例。有些企業單純為了炒概念而建立了雲資料中心,之後卻找不到适合的應用和客戶。針對這種情況,惠普的解決方案很簡單,就是通過雲咨詢服務,幫助使用者分析雲應用的具體需求是什麼,客戶和市場在哪裡,以及如何進行投資等。”

蕭建生将惠普雲戰略概括為兩個關鍵詞——“完整”與“開放”:“完整”說明惠普不僅可提供雲的戰略和實作路線圖,而且能為使用者提供包括建構、消費、轉型、管理和安全在内的完整、無縫的解決方案;“開放”表明惠普要建立一個面向開發商、消費者、企業使用者和合作夥伴的開放的雲平台。惠普混合傳遞雲為個人消費者、企業使用者和營運商打開了一扇通向雲世界的大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