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青帝:視窗的直播

李青帝:視窗的直播

李曉卿,筆名:李青帝,山東青島人,旅居保定,愛好書法,癡迷文字,熱愛生活,喜歡用心看世界,用文字記錄美好。

視窗的直播

文/李青帝

空曠明亮的大廳,寂靜無聲。外面,天已經完全黑下來,看病的和下班的人潮也已陸續散去,剛才還透着光亮的各個診室都變成了小黑屋,但在大廳西北角的一個視窗卻依然通亮。習慣了白天的嘈雜和喧嚣,此刻的靜谧反倒讓人覺得空蕩。視窗内端坐着一個年輕的白大褂,看上去沉穩、内斂、安安靜靜,有病人來,她便輕盈地走向整齊的貨架,取藥、核對,一絲不苟。這個視窗對我來說再熟悉不過,而大多時候,我是從裡往外看。視窗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來的是面對疾病的人生百态。有人愁眉苦臉,有人雲淡風輕,有人怨聲載道,有人默默無言……,在疾病和痛苦的捆綁下有人選擇隐忍,有人選擇發洩,而大部分人選擇積極面對。

排隊的人多了,視窗便有了躁動。一老者,身材高大魁梧,衣着得體,怎麼看怎麼像個老幹部或老上司,在人生的浮浮沉沉後依然能夠直挺着胸膛,理應代表着對生活的熱愛,對當下的珍惜,他冷峻高傲的模樣,似乎有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不經意間竟映襯得周圍人有些卑微渺小,我不得不高看他一眼。這個時候拿中藥的有些紮堆,輪到他了,他把方子遞進去,我以為他會彬彬有禮,當被告知一個小時以後來拿時,他瞪了一眼拿處方的人,目光淩厲霸道,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不行不行!我家遠,給我先抓了!”他指令道。這顯然是不行的,一個年輕的白大褂幾乎被吓倒,她皺皺眉頭很為難地嗫嚅道:“這恐怕不行,大家都排着呢,有外地的呢!” 他的要求被拒絕,也許挫敗了他的優越感,也或許碰觸了他高傲的自尊,但見他轉過身來,眼裡盛滿怒火,自言自語道:“媽的,幹什麼吃的!” 這聲音從喉嚨裡發出,卻字字清晰,近旁的人都聽到了,卻似乎讓這個聲音堵住了嘴,空氣一下子變得沉悶。裡面的人正一刻不停地忙活,排隊的人一多,視窗内的人就急,卻必須急中求穩,這是藥品,人命關天。視窗内忙碌的時候,老者也不得閑,他忙着去客服告狀,去診室吐槽,語言污穢,牢騷滿腹,好像全世界都欠他,其高大形象透過視窗瞬間崩塌。

視窗正喊着一患者名字,一年輕男子疾步向前,越過排隊的人群挨近視窗,伸出長長的一隻手臂,邊接藥邊大聲喊着:“辛苦了!” 。

視窗内立刻有個洪亮的男高音應着:“為人民服務!” 。

瞬間視窗外壓抑的空氣變得輕松,白大褂們臉上露出微笑,工作似乎一下子有了意義。

李青帝:視窗的直播

視窗紮堆的人剛剛散去,突然傳來一個孩子聲嘶力竭的哭聲,循視窗望去,一個小姑娘正和爺爺對峙着,一邊嚎着一邊搖着頭大喊:“我不要拔牙!我不要拔牙!嗚嗚嗚……”。看上去也就四五歲的模樣,柔柔弱弱,卻白白淨淨,口罩早脫到脖子上,隻是張着嘴巴大哭,情緒失控,眼淚像沖出山谷的小溪,汩汩地順着臉頰傾瀉而下,也顧不上擦拭,她躲出爺爺老遠,兩隻手藏在背後,爺爺往前一步,她就後退一步,眼神裡充滿了恐懼,無處躲藏一般。一看便知這是爺爺帶着看牙來了,剛剛拿了藥,正要帶着上樓。不知道媽媽為什麼不來,我有些嗔怪,這個時候孩子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呀。從孩子驚恐不安的眼神裡,我分明看到了疼,心也被揪得生疼,真想走出去,把她攬在懷裡。可是她對白大褂的畏懼不亞于對她的爺爺。客服的姑娘們圍攏過去,使出千般招數萬般溫柔。唉!人生有很多的痛,這才剛剛開始。

再見到小姑娘是一周以後,她像一隻快樂的小喜鵲跟在爺爺身後,半個小臉被大口罩遮住,隻露出那雙靈動的大眼睛,閃着光亮,小小的臂彎裡多了一個布娃娃,路過視窗的時候,她踮着腳尖歪着小腦袋好奇地地往裡探了探,這純淨自然的神态陶醉了我們所有人。

視窗的人群每日熙熙攘攘、吵吵鬧鬧走馬燈似的變換着,視窗一視同仁,一樣相守,日複一日,它看到了掙紮的痛苦,也見到了愈後的幸福,同樣見證了白大褂們年複一年的堅守和辛勞,它的光亮溫暖了很多人的心,也照出了很多人的醜陋。它是一面鏡子,也是一個舞台,很多故事都在這裡上演,每天直播。相對于上台表演,我更願意躲在一個角落冷眼旁觀,為正義鼓掌為小人唏噓,但戲裡戲外總也逃脫不了自己的角色,我同樣也是别人視角中人,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很多年裡不知不覺中做着這個舞台的主角。但不管是誰,在這裡都是本色!盡管有瑕疵,演出也不完美,但我還是願意看直播。正是在這一天天一年年的直播裡,社會在發展,醫學在進步,白大褂們在成長,老地走了,年輕的又來,視窗也由小變大,由封閉變通透,由小樓搬高樓,唯獨這光亮幾十年如一日,與急診室的光遙相呼應,肩并着肩,以一己之力守護着萬家燈火,如燈塔般召喚着迷途的生命。

我走過去,輕輕靠了靠,我愛這個視窗,癡迷這束永不熄滅的光亮。

李青帝:視窗的直播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