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 漆禦酒杯(M1 ∶ 139-19-)内底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二 漆禦酒杯(M1 ∶ 139-19-)外底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三 漆素面杯 (M1 ∶ 341-2)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四 漆曹字杯 (M1 ∶ 139-15-)

中國考古學走過了百年曆程,對于古代漆器的研究也曆經百年,對古代漆器百年研究史進行梳理和述評,以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依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水準等,可将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史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20世紀20—70年代):起步階段

這一時期是中國古代漆器研究的起步和探索階段,由于考古工作基礎薄弱,學界對于中國古代漆器的各方面的認識都十分欠缺,相關的研究主要是基本的器物介紹和說明,在70年代才有了些關于出土漆器銘文和産地的基本問題研究。

較早的研究主要是日本學者在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圍繞着日本學者在北韓半島漢樂浪郡漢墓清理出土的漆器進行的研究,中國學者要麼翻譯其資料和研究成果,要麼利用他們的材料進行一些有限的研究,基本上為銘文和圖案的研究,這一時期也有學者根據文獻記載,并佐以樂浪漢墓的發現,對漆料、漢代漆器的概況及夾纻胎骨進行初步的研究,由于當時考古發現有限,主要利用了文獻的考證,而缺乏考古學的證據,還有學者記錄了當時所見到的非科學發掘的長沙漆器。

這批漆木器制作工藝精湛,種類繁多,數量巨大,為研究漢代漆器發展史提供了重要資料。從2016年6月開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出土漆木器開展了為期一年的統計、整理與分類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此次整理工作共涉及海昏侯墓出土漆木器2000餘件,其中較為完好、能辨識器形者1100餘件,其餘多為漆木器殘件或漆皮殘塊。現将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漆木器整理情況介紹如下。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五 漆李具杯(大)(M1 ∶ 2-1)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六 漆李具杯(大)(M1 ∶ 2-1)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七 漆李具杯(小) (M1 ∶ 310)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八 漆李具杯(小)(M1 ∶ 310)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九 朱漆卮(M1 ∶ 633)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〇 黑漆卮(M1 ∶ 713)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一 漆小卮(M1 ∶ 139-2-)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二 漆禦酒盤(M1 ∶ 139-19-)

50年代至70年代,這一時期發現漆器稍多,主要出自湖南長沙戰國墓、湖北随縣曾侯乙墓、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湖北江陵鳳凰山一六八号漢墓、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和河北滿城漢墓等。中國學者根據自己發掘得到的資料,對漆器進行了一些簡要梳理,主要是對長沙楚墓出土漆器情況和漆器圖案的介紹;李家浩對江陵鳳凰山八号漢墓出土“龜盾”上的漆畫内容進行了分析;孫作雲對馬王堆一号漢墓漆棺畫作了考釋;熊傳新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作了簡單介紹;陳直根據當時漆器出土情況對漢代漆器進行綜合研究;和惠對宋代墓葬出土的團扇和雕漆扇柄作了探讨。關于漆器上文字的研究,包括文字的考釋及以此為基礎的關于漆器産地、制造者等諸問題的研究,是這一時期的研究熱點,如對滿城漢墓漆盤銘文的研究,對臨沂銀雀山西漢墓漆器銘文的考釋,對鳳凰山一六八号漢墓出土漆器産地問題的探讨,對馬王堆一号漢墓出土漆器制地諸問題的探讨。這一時期學者們也關注漆工藝研究,沈福文簡要梳理了中國髹漆工藝美術史;索予明的研究偏重于文獻記載和館藏品,如從先秦典籍角度讨論三代漆工、對館藏楚漆器及漆畫風格的探讨、對夾纻胎及其源流的研究等;王世襄将文獻記載與考古發現相結合,對中國古代漆器髹飾工藝進行了探讨;王和舉從工藝技術角度對漆器源流進行了探讨。

二、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20世紀末):初步發展階段

在70年代考古發現幾批重要漆器後,八九十年代,随着各地配合大規模基本建設而相繼展開的考古發掘,湖北江陵雨台山楚墓、湖北荊門包山楚墓、湖北雲夢睡虎地秦漢墓、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廣西貴縣羅泊灣漢墓等一批大型墓葬和墓葬群,出土了大批儲存完好的漆器,使中國古代漆器資料大為豐富,學者們的研究也随之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新的成果不斷湧現,研究内容的廣度和深度均有所拓展。

《髹飾錄》是中國現存唯一的古代漆工專著,學者們高度重視并加以研究和闡釋,取得了豐碩成果。王世襄的《髹飾錄解說》是集大成者,對《髹飾錄》作了全面而詳細的注釋和講解;何豪亮、陶世智的《漆藝髹飾學》分三編,《上編》講原料、工具、裝置等,《中編》和《下編》分章闡述不同髹法,王世襄評價其“彌補了《髹飾錄》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此外,在漆工藝方面的研究成果頗豐,沈福文、李大樹對中國漆藝的傳承和曆史脈絡進行梳理,總結出一整套漆器創制工藝的技術,逐漸建構形成漆藝的技術體系;沈福文按照曆史朝代順序簡略介紹了中國漆藝繼承和發展情況,并對現代各地區漆藝情況作了概括介紹;王琥對中國漆藝史、外國漆藝史、漆藝材料、漆器器形及紋飾等方面作了概要介紹。關于天然漆及其利用方面,日本學者見誠敏子對古代漆器的塗漆和幹燥技術進行了研究;熊松青對天然漆及其利用等問題作了探讨。關于中國漆器的起源,陳振裕作了有益的探索;高炜對陶寺龍山文化木器進行了研究并對北方漆器起源問題進行了探讨。

關于先秦漆器,陳振裕對夏商時期的漆器制作工藝進行了探讨;唐雲明對河北藁城台西遺址出土漆器的淵源等方面進行了探讨;王明利對商代和西周時期的漆器進行了探讨;殷玮璋對北京琉璃河出土的西周漆器進行了研究;王巍對西周漆器的制作工藝技術、螺钿漆器的源流、漆器的功用及其與青銅禮器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張永山對西周漆器作了概述;張長壽、張孝光根據1983~1986年沣西發掘資料,對西周時期的銅漆木器具進行了研究。此外,一些綜述和綜合研究成果較多,主要有郭德維對先秦時期漆器發展進行了探讨;陳振裕對東周漆器的分區進行了初探,并對先秦漆器作了概述;周世榮對湖南出土的戰國漆器進行了綜述;馬文寬對戰國漆器進行了分析;高炜對東周漆器進行了研究;郭德維對先秦時期漆器發展情況及曾侯乙墓漆器特點作了分析;李如森對戰國秦漢漆器進行了綜述。

這一時期,楚墓出土漆器成為研究熱點,學者們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程度不同的研究。餘秀翠對湖北當陽趙巷四号春秋墓出土漆俎的圖案内容進行了分析探讨;王紅星對包山二号楚墓漆器群進行了研究;黃綱正對湖南楚墓出土的漆奁和漆樽進行了分析;聶菲對楚系墓葬出土漆案進行了研究;胡志華對湖北江陵望山沙冢楚墓出土漆器的造型與裝飾藝術進行了初步分析。商承祚對三件楚漆器作了名物考釋;陳振裕探讨了楚墓出土漆器的産地問題;李昭和對“巴蜀”與“楚”漆器進行比較分析;陳紹棣對戰國楚漆器作了簡要介紹;陳振裕對戰國時期楚國的漆器手工業進行了研究;院文清将楚與秦漢漆器進行比較分析;滕壬生對楚漆器進行了探讨;後德俊對楚國的漆藝術和漆工藝的關系進行了探讨;陳振裕對楚國漆器裝飾藝術與工藝進行了研究;皮道堅對楚藝術史中的漆藝進行了相關研究;蔡全法對楚國繪畫進行了分析。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三 漆緒銀盤(M1 ∶ 703)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四 漆素面盤(M1 ∶ 139-8-)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五 漆醫工盤(M1 ∶ 17-1)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六 漆緒銀碗(M1 ∶ 858-1)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七 漆龐氏碗 (M1 ∶ 139-12-)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八 漆龐氏碗 (M1 ∶ 139-12-)外底

關于秦漢漆器,綜述和綜合研究成果較多,主要有陳振裕對湖北出土的戰國、秦、西漢漆器進行了綜合研究;張燕梳理了揚州漆器史;楊權喜對湖北省出土的戰國秦漢漆器進行了綜合分析;周琍對漢代江南漆器制造業進行了初步探索;王仲殊對漢代漆器進行了綜合研究;張理萌對漢代漆器進行了綜述。此外,聶菲根據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功能探讨了漢初長沙地區風俗習慣;林蔚文對先秦秦漢時期越人竹木漆器手工業狀況進行了初步論述;餘華青對秦漢漆器價格進行了探讨;陳振裕對湖北戰國秦漢漆器進行了年代分期。

關于秦漢漆器上文字的研究包括文字的考釋及以此為基礎的關于漆器産地、制造者等諸問題的研究,是這一時期的研究重點,主要的研究有宋治民對漢代漆器制造手工業的研究;方詩銘從出土文物探讨漢代“工官”的一些問題;肖亢達對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漆器刻銘與秦代“亭”、“市”地方官營手工業進行了分析;逢振鎬從髹漆紋飾等方面比較分析膠東、臨淄、臨沂三個地區出土的漢代漆器,進而推斷它們的産地;孫斌來對汝陰侯漆器的紀年和M1主人進行了探讨;陳振裕對湖北戰國秦漢漆器文字進行了研究,并對楚墓出土漆器的産地問題進行了分析;藍日勇、楊小菁對廣西貴縣羅泊灣一号漢墓出土漆器的銘文進行了分析;符钰對漢代漆器文字進行了綜述。

這一時期從工藝和藝術角度對秦漢漆器的研究成為熱點,張榮、皮道堅、張承志對漆器造型及裝飾進行了研究;後德俊對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與楚國漆工藝的關系進行了探讨,還對夾胎漆器出現的原因進行了初步分析,并從考古發現及其制胎、制漆、與巴蜀漆器的關系等方面對楚國漆器進行了專題研究;李正光對長沙馬王堆一号漢墓黑地彩繪棺的藝術成就進行了分析;李晶寰對馬王堆一号漢墓出土漆器的裝飾藝術及文化内涵進行了研究;王紀潮讨論了戰國秦漢漆器在中國藝術史上的地位;此外還有一些漆器圖錄中的關于漆器的綜述文章等。

關于漢以後漆器,這一時期考古發現少,研究成果也不多。王世襄對安徽馬鞍山三國孫吳朱然墓出土的兩件犀皮漆杯進行了研究;孫機從制作技巧、年代、服飾、墓主人思想入手,對固原北魏墓漆棺畫進行了研究;陳晶對三國至元代漆器作了概述;朱家溍對明代漆器作了概述。

三、第三階段(21世紀至今):全面發展階段

對于漆器的研究更加全面,既有對考古新材料的追蹤探索,如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漆器;也有對已有考古材料的深入挖掘,如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對于某些方面的研究已漸成系統,多學科合作研究逐漸推廣,基本勾勒出了中國古代漆器的大緻面貌。

髹飾工藝和漆器保護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有兩部專著問世,一是張飛龍對中國髹漆工藝與漆器保護作了綜合研究;二是長北對《髹飾錄》記錄的古代漆器髹飾工藝與東亞漆器髹飾工藝進行了綜合研究。潘天波在中國古代漆藝史料輯注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諸葛铠主要從紋飾入手對中國古代漆器的美學價值、文化内涵等方面進行了介紹;陳振裕對中國曆代漆器制作工藝的繼承與發展進行了探讨;陳振裕所著論文集收錄19篇漆器論文,包括漆器制作工藝、造型、紋飾與文字等方面内容;周世榮對長江流域出土漆器的主要特點、文化内涵、工藝概況等方面進行了綜述;張榮、裘琤對截至20世紀考古發現的漆器資料進行了簡要梳理和扼要分析。

關于先秦漆器,石超對浙江史前遺址出土的漆器進行了分析;張飛龍、趙晔對中國史前漆器文化源與流進行了探讨;張飛龍對良渚文化的髹漆工藝進行了探讨;李娜對良渚文化漆器進行了初步探讨;洪石對滕州前掌大墓地出土“嵌蚌漆牌飾”、商周螺钿漆器、先秦兩漢漆器的髹飾工藝、先秦兩漢嵌綠松石漆器進行了研究;盧一對先秦禮器中的漆器傳統作了探讨;羅運環對郭店一号楚墓所出漆杯上的文字内容及墓主和竹簡的年代進行了探讨。趙吳成對甘肅馬家塬戰國墓地所出漆車進行了深入研究,将它們分為Ⅴ型:Ⅰ型車疑為“金根”車,應屬戰車類,多見用金、銀、銅、鐵和玻璃态珠、紅色瑪瑙珠裝飾;Ⅱ型車為戰車類,不見金、銀和各類料珠串飾裝飾材料,使用銅、鐵材料,多見車整體髹漆,朱漆彩繪;Ⅲ型車疑為安車或轓車,車輿結構結合處多采用銅肘件連接配接固定,左右橫出D形車耳,多見車整體髹漆,朱漆彩繪;Ⅳ型車疑為戎車或役車、獵車,戎車就是戰車,有橢圓形樣式、圓形樣式和方形樣式;Ⅴ型車僅見一輛,輿廂為木闆結構,未髹漆,無裝飾。

關于秦漢漆器,陳春生對西漢漆奁作了概述;孫機對漢代漆器相關問題作了分析與研究;洪石對戰國秦漢時期漆器的生産與管理進行了深入研究;陳松長對連雲港海州雙龍漢墓出土漢代漆尺彩繪圖像作了解讀;劉芳芳對戰國秦漢妝奁進行了研究;胡玉康、潘天波對漢代西北地區漆器手工業及其民俗文化特征作了初步論述;胡玉康、潘天波對中國西部秦漢漆器藝術作了探讨;馬樂對戰國秦漢釦器進行了考古學初步研究;朱學文探讨了釦器法在戰國秦漢漆器制作中的應用;王意樂等對海昏侯劉賀墓出土孔子衣鏡進行了研究;聶菲對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漆器銘文及相關問題作了探讨;洪石對漢代嵌寶石漆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錐畫漆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油畫漆器及西漢漆器飲酒具進行了研究。此外,還有一些漆器圖錄,收錄了大量漆器并附相關綜述。

關于漢以後漆器的研究不多。趙瑞民、劉俊喜對大同沙嶺北魏壁畫墓出土漆皮上的文字進行了考釋;劉貴斌對北魏司馬金龍墓木闆漆畫工藝進行了探究;馮沂對臨沂洗硯池晉墓出土漆器的器類、制作工藝、銘文以及産地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讨;漢以後漆器上常見朱書“上牢”、“作牢”等銘文,研究者一般将其釋為産品的品質資訊,李梅田認為朱書“牢”銘特指祭祀之牲肉,“上牢”“作牢”是以牲肉祭祀的行為,反映了古代喪葬禮儀中的助喪習俗;鄭岩從南昌東晉墓出土漆盤上的圖像入手,探讨了南北朝墓葬高士圖像的含義;謝在華根據福州茶園村宋墓出土漆器,對宋代雕漆進行了初步探讨;陳邵龍對福建宋代漆器的發現和研究進行了梳理;韓倩對宋代素髹漆器形制及分期進行了探讨。

這一時期,關于戰國秦漢漆器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有兩部研究專著出版。一是2002年洪石博士學位論文《戰國秦漢漆器研究》,對戰國秦漢漆器作了綜合研究,填補了當時關于戰國秦漢漆器考古學研究專著的空白;二是陳振裕對戰國秦漢漆器群作了詳細分析與研究。此外,洪石對秦代漆器作了研究;朱學文對秦漆器作了綜合研究;聶菲對湖南楚漢漆木器作了綜合研究。

關于馬王堆漢墓出土漆器的專題研究方面也取得重要進展,陳建明、聶菲主編的《馬王堆漢墓漆器整理與研究》三冊出版,上冊詳細讨論了馬王堆漢墓漆器類型學、銘拓釋讀、遣冊考釋等問題,并附文物檢測分析報告13份;中冊為25篇相關論文的集錄,對馬王堆漢墓漆器所反映的若幹問題進行讨論,重點探讨了湖南楚漢漆器類型和紋飾演變規律、漆工藝特征、文化因素、漆器制地等内容;下冊“圖錄”刊發大量高清文物彩圖。該書為馬王堆漢墓漆器資料迄今為止最為完整的集結,在研究方式方法、研究視野、跨學科綜合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創新點與别具一格的亮點。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一九 漆勺 (M1 ∶ 129)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二〇 漆壺(M1 ∶ 139-3-)

洪石|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述評

圖二一 漆樽(M1 ∶ 854)

這一時期漆器研究的最大特點是,科技檢測分析手段在漆器研究中逐漸推廣。金普軍等采用切片技術、X射線衍射光譜、X射線熒光光譜和傅立葉紅外吸收光等分析方法對江蘇盱眙東陽漢墓出土的兩件木胎漆器進行了髹漆工藝研究。長沙市風篷嶺漢墓M1出土漆器百餘件,為研究該批漆器的制造技術及保護修複方法,蔣成光等選取多個樣品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X熒光光譜儀、紅外光譜儀、X射線衍射儀等進行含水率、木胎種質、漆膜和漆灰成分多項檢測和分析。金普軍等利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能譜儀和X射線衍射儀及拉曼光譜儀對山西大同南郊北魏墓葬出土漆器殘片進行了初步研究;楊海亮等對良渚遺址出土文物髹漆成分作了探讨。吳雙成、蔡友振對山東日照海曲漢代墓地出土19塊漆器殘片,運用體視顯微鏡、X光探傷機、掃描電子顯微鏡等進行制作工藝和材質分析,結果表明:該批漆器是實用器;其苎麻之間無漆灰層粘結;其易存水,是使其易遭受腐蝕的重要因素。吳雙成等還運用顯微鏡等儀器,對海曲漢代墓地出土幾件漆器的金銀裝飾工藝進行分析,發現金飾片多鑲嵌在漆灰層上的漆膜層中,銀飾片和銀構件多鑲嵌在漆膜及漆灰層中,在金銀飾與漆膜接界處有與周圍圖案相協調的描飾,并初步探讨了鑲嵌工藝流程;張勇劍等對法門寺地宮出土唐髹漆平脫秘色瓷碗髹漆工藝進行了初步探讨。

綜觀中國古代漆器百年考古學研究史,可以看到,随着中國考古學的發展,田野考古發現逐漸增多,田野考古技術不斷提高,過去發現過但很難提取的漆器,都得以提取、保護,資料也陸續發表,使得漆器資料不斷豐富,為漆器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礎。漆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内容不斷豐富,研究方法推陳出新,開展多學科結合,研究水準逐漸提高。但總體來看,對于中國古代漆器的研究還不夠全面和深入,綜合性的研究專著很少,存在一些學術研究的空白。是以,對于中國古代漆器的研究尚需加強,努力揭示中國古代漆器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的鮮明獨創性,展示中華文明起源和發展的曆史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展示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作者:洪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南方文物》2021年第4期;此處省略注釋)插圖為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劉賀墓出土漆木器,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自“考古”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