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還在用QQ?

作者:新眸
誰還在用QQ?

新眸大公司研究組作品

作者|葉靜

編輯|桑明強

前不久QQ手機版内測“超級QQ秀”,騰訊再次落子元宇宙。

關于QQ的這次動作,市場會作出什麼反應,我們尚未可知,但QQ一直以來所奉行的“微創新+功能備援”打法,并沒有讓更多使用者買單。2016年,QQ的MAU(月活)被微信首次超越,此後二者差距就越拉越大,四年後的QQ,月活停滞在10年前的6億水準,在騰訊官網的産品介紹上,QQ也失去了往日光彩。

QQ的前10年,大概是從一個聊天軟體向個性化社交平台演進;進入智能機時代後,由于觸控式的互動功能設計更集中,QQ開始支援視訊聊天、語音聊天、點對點斷電續傳檔案、網絡硬碟、遠端控制、自定義設定等,偷菜、說說、搶車位也曾風靡一時。

自PC網際網路轉向移動網際網路,馬化騰談及手機終端的大量普及時,基于通信與社交的全新平台呼之欲出,他多次暗喻要搶占先機,把微信視為握在手裡的一根長矛,“哪怕和自家的QQ正面競争,也在所不惜”。

作為國内唯一一個橫跨2G到5G的社交軟體,QQ曾陪伴了80後、90後的青春,沿用7年“樂在溝通”作為slogan的QQ,也随着早期使用者進入職場後紛紛轉移微信,對于QQ來說,它失去的,不僅僅是溝通的人。在騰訊内部賽馬機制下,QQ似乎成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犧牲品,慢慢從“唯一”變成了“之一”。

從PC到手機

湯道生在2005年加入騰訊,彼時社交網絡已将網際網路世界鑿開一個洞。

嚴格來說,早期的QQ空間是QQ的副産品,作為使用者的個人首頁系統,擁有換裝、相冊、音樂盒、留言闆、日志等多項功能。QQ空間的定位是“展示自我和與他人互動的平台”,形式上不同于剛剛流行的部落格,産品的爆火讓傳統伺服器底層架構承受不了UGC的大量産生,系統幾近崩潰。

湯道生臨危受命。

他把在國外研習到的“資料化管理方式”注入QQ空間的營運,通過更細緻的監控,把資料整理放入記憶體;分析性能瓶頸,在每個接口都安排一位程式員。他還和架構部的同僚姚星研發出了一套新的底層資料儲存方式,讓QQ空間經受住高并發的考驗。與此同時,通過更新黃鑽、綠鑽、紅鑽會員特權服務體系進行商業化變現,一定程度上推動了SNS業務的多元布局。

2006年,QQ空間注冊使用者數突破五千萬。次年,騰訊的網際網路增值業務收入超過25億元,在微信誕生前,吳宵光和湯道生麾下的QQ會員增值業務,一度是騰訊最大的收入來源。直到2010年,移動網際網路浪潮襲來,使用者的主要時間開始向手機端轉移,彼時QQ的大學營仍聚集在PC端。

由于當時QQ是被騰訊無線業務系統帶隊,各自考核名額不同,QQ的歸屬不明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它的發展,騰訊内部也預設了QQ戰略性的讓位。

2012年,518變革後,騰訊成立了事業群,将QQ、QQ空間、QQ音樂等産品的PC、手機版都劃入SNG社交網絡事業群,把從PC網際網路向移動網際網路轉移、建立開放生态拎上了戰略高地。次年,手機QQ4.0版本上線,這是手機QQ部門和PC端QQ部門合并到社交網絡事業群後的第一個大版本,雖然進行了近百個功能點的優化,但因取消了線上離線狀态的顯示功能,一度引起使用者強烈不滿。

QQ想要強化“随時溝通”的功能認知,但顯然,使用者并沒有像對待微信那般欣然接受。

根據騰訊當時内部的監控資料,75%的網民通過移動網際網路使用QQ,每天有150萬人從PC端轉移到手機端。湯道生表示,下半場競争,更有可能是移動網際網路颠覆PC網際網路。“QQ如果不自我變革,适應‘随時随地’的特征,就會被使用者抛棄。”自此,湯道生也确定了QQ和微信之間差異化的定位:在PC端做辦公使用者,在移動端做年輕使用者。

基于這個定位,SNG圍繞QQ的年輕使用者孵化出了一系列的垂直功能子產品和APP。2014年,首屆網際網路大會,湯道生提出基于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連接配接一切的發展理念,QQ利用社交場景将人與人連接配接起來,包括熟人社交、陌生人社交、QQ閱讀、QQ群和興趣部落等;推出了騰訊課堂,意圖搭建起一個覆寫Web端、用戶端、移動端的線上教育産品。

如果說連接配接生活場景解決了人們的實際需求,那麼連接配接硬體,就給使用者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在這步棋下,騰訊進而推出通過手機QQ,接入智能硬體的QQ物聯品牌,設想給每一個硬體裝置一個QQ号,用QQ的傳輸通道以及相關能力,人與裝置、軟體、服務的連接配接、溝通和互動。

在湯道生的願景裡,QQ将成為全年齡段使用者未來智能時代生活的一部分。

“年輕!年輕!!年輕!!!”

馬化騰最初認為QQ的使用者,應該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随着打敗MSN等對手、吸納它們的使用者後,QQ逐漸向全年齡段使用者方向發展。但好景不長,微信的橫空出世,對整個網際網路使用者形成明顯分流,在強連接配接的産品屬性下,年輕人轉向微信是難以避免的社會化過程,此時的QQ使用者群體定位再次發生轉變。

換句話說,QQ的發展并沒有像湯道生所設想那樣,承接住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需求,雪上加霜的是,年輕人群定位的适時轉型,也沒能阻止QQ核心資料下滑态勢。

對Z世代而言,年輕一代的社交需求催生了一系列複合型“内容+社群”平台的誕生。以陌陌、Soul為代表的陌生人社交玩法新奇,層出不窮。2011年,唐岩創辦陌陌時,初心是“想還原早些年QQ開放性社交網絡最好的部分”,QQ中最具開放性的功能莫過于漂流瓶、随機比對CP等,一開始這種未知性還充滿新鮮感,但随着人們對社交的要求更具象,這些特色也逐漸被人遺忘。

類似QQ秀和QQ空間這樣的爆款後,QQ再沒有推出另外一款現象級的産品。如何吸引下一屆年輕人、留住老人,成為QQ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基于年輕化的政策脈絡,QQ在2016年曾制定了娛樂化社交和場景化通信兩大打法。

殷宇(QQ平台負責人)将娛樂社交打法解讀為:一方面,布局影視、動漫、遊戲、文學領域;另一方面,通過QQ上包括群、直播、QQ看點等功能,當好社交放大器;除此以外,盡可能多的疊加功能,聊天氣泡、更換皮膚、頭像挂件,針對二十歲以下使用者,怎麼花怎麼來。

這一點,也是彼時劉憲凱(增值産品部經理)所考慮的。

即如何将QQ的流量導向那些垂直方向的業務,并将使用者串聯起來,形成具體轉化路徑的問題。通過QQ帳号玩某款手遊後,還能找到這款手遊的玩家QQ群、興趣部落以及同人文。QQ想全方位的滲透到年輕人的網絡生活中,成為一個裝滿各種功能的容器,為年輕使用者提供一個“資料湖”。

2016年,QQ的個性化團隊首次進行公測的厘米秀,這個出現在聊天框和個人頁的小人形象,與當年QQ秀一樣,使用者可以通過抽取卡片膠囊為厘米小人定制形象、裝扮,與好友在聊天版進行動作互動,在商城中充錢購買特殊皮膚,一位深度使用者告訴新眸,“一開始覺得新奇,時間長了,要等厘米小人炫完才能打字,花裡胡哨很麻煩。”

同年第二季度,QQ月活使用者數攀升至曆史最高的8.99億,其後震蕩下行,跌去超過三分之一。換句話說,厘米秀這樣年輕化功能的出現,并沒有維持高熱度,反而勸退了一幫“高齡使用者”,加上即時通信的門檻越來越低,釘釘、飛書等協同辦公軟體興起,磨滅了和QQ一起成長、進入職場的80、90對PC QQ辦公用途的最後需求。

當我們回顧QQ近些年的動作,大部分的更新仍集中在對既有工具上的微創新,如修改位置、添加話題、審美更新、功能疊代等,夾雜太多産品植入,像用功能上的備援來保證創新。

據新眸不完全統計,繼上線興趣部落、主打星粉互動的星影聯盟後,騰訊與手機QQ聯合推出新産品包括QQ動漫,企鵝電競、QQ看點,垂直分類包括遊戲、二次元動漫、明星、極限運動、時尚美妝、黑科技等。可以說,SNG幾乎把市面上所有和娛樂有關的創新機會,全都試了一遍,做成的,沒做成的,多到數不清。

QQ的下一站

2018年930變革,湯道生被調任監管CSIG時,曾想繼續在QQ發光發熱,但騰訊總辦更希望他專注于TOB業務;同期負責QQ平台事宜的殷宇,之後的核心任務是資訊流;曾孵化了全民K歌的梁柱成為QQ的第五代掌門。

梁柱談及QQ資料下滑時,曾坦言QQ使用者向微信轉移的客觀事實,“如今行業都去争奪年輕人,比如新增的上網人群,QQ就去搶這部分,發現比較火的太空狼人殺,那就把這類門檻低的休閑類遊戲模式也搬到QQ上。”反觀QQ,仍在繼續“年輕化+娛樂化”的布局。

2020年,QQ推出“小世界”,一款在QQ裡主打視訊資訊流的産品,企圖在獲客留客上讓QQ使用者盤子保持穩定,但多數使用者并不看好,因為視訊流賽道相當火熱,抖快地位難以撼動,更何況自家還有微信視訊号、微視等短視訊産品,小世界想當鲶魚還比較困難。

作為930變革的延續,去年4月,騰訊内部PCG再次調整,PCG負責人由IEG天美工作室群總裁姚曉光兼任,主管QQ。考慮到跨事業群并且同時負責兩個産品,這在騰訊還是第一次。有人認為,從現狀來看,QQ未來使用場景的最大價值,似乎就是跟遊戲相關了。

當微網誌正熱的時候,QQ裡加了騰訊微網誌的入口;當認為關系鍊比不上社群時,QQ有了興趣部落,一路走來;元宇宙火爆,QQ推出了超級QQ秀,一直以來,QQ似乎總是扮演一個跟随者的角色,但又難敵對手。

加上介于熟人社交(微信)和陌生人社交之間的尴尬位置,龐大的體系讓人覺得這個軟體過于笨重。有人說20多年的關系鍊,對于使用者來說有些難以割舍,但僅靠情懷又撐不起這艘巨輪,至于根本上的創新使命,卻又移交給了新一任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