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制度改革激發黨建活力

作者:玉溪網
制度改革激發黨建活力

制度改革激發黨建活力

——玉溪市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綜述

2021年,市委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安排部署,銳意進取、真抓實幹,既做好規定動作,又結合玉溪實際積極探索,先後制定出台了一批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實效性的改革舉措,極大地釋放了改革的活力和紅利,形成了一系列制度成果和實踐成果,有力提升了全市黨的建設群組織工作水準,為全市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制度改革激發黨建活力

提高政治站位 扛實改革責任

圍繞市委改革辦總體布局,市委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及時研究制定了《市委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2021年工作要點》及任務台賬。同時,結合玉溪實際,圍繞黨的組織制度改革、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四位一體”,提出了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革決策部署需要形成的14項制度成果。

一年來,我市緊盯中央、省級改革動态,及時跟進配套出台具體改革舉措,力求每一項改革制度成果都能落實落地,切實提升改革舉措的實效性。圍繞織密建強黨的組織體系,精準推進黨的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優化黨組織設定,發揮快遞物流、網際網路等8個行業黨委作用,抓好新興業态黨建工作,消除黨建空白點和盲區;聚焦“兩個覆寫”品質不高、各領域黨建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對全市10809個基層黨組織開展黨組織設定和黨支部建設情況“回頭看”,從嚴抓好120個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出台《玉溪市關于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黨建引領鄉村基層治理重點任務清單》《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重點任務清單》,緊扣完善治理機制、提升治理能力、改進治理方式、強化組織保障等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措施,推動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工程,全市7398個網格實作“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累計辦結8.1萬餘件民生實事,推動了一大批“急難愁盼”問題的高效解決,努力打造基層治理現代化玉溪樣本。

注重探索創新 突出實踐特色

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村級組織大崗位制,大力實施集體經濟“消薄強村”行動,高位推動“幹部規劃家鄉行動”,推動駐村工作隊發揮作用,做實“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工作,實施幹部“明職責、擔使命”行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我市結合實際探索創新、大膽改革,實施了十餘項改革創新舉措,在全省形成了一批拿得出、叫得響的改革創新實踐成果,充分發揮了對全局性改革的示範突破和帶動作用。

——研究出台《關于推行村級組織大崗位制的指導意見》,以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通過定職定崗定責定酬“四定”法,推進交叉任職,書記、主任“一肩挑”比例達99.9%,精簡“兩委”成員1255人、村級“幾大員”14068人,整合資金4781萬元,實作村幹部補貼“543”标準,有效解決了村幹部報酬待遇偏低、村級組織運轉低效等問題。出台《玉溪市村級組織大崗位制提質增效二十條措施(試行)》,實行“月打分、季考核、年考評”的考核評價機制,與績效補貼挂鈎,讓村幹部幹多幹少、幹好幹壞不一樣。通過推行大崗位制,建立起一貫到底、精簡高效的村級組織運作機制,村黨組織上司地位和核心作用進一步夯實。

——制定《玉溪市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明确8種發展模式、10條扶持政策,以鄉級為機關實施“消薄強村”計劃,全市668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因地制宜探索折股量化、村莊經營、服務創收等發展模式,“一村一策”制定發展計劃,成立市級項目組和縣級指導組,建立項目化推進和上司挂包聯系制度,組織縣、鄉黨委書記簽訂承諾書,把工作完成情況作為考核考評重點内容、作為考察考核鄉(鎮、街道)主要負責人“硬名額”。堅持典型引領,建立10個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市級示範村、45個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10萬元縣級示範村,推動各村(社群)千方百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除此之外,建構“1+3”工作體系,高位推動“幹部規劃家鄉行動”,截至目前,356個村(社群)年内完成“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整合駐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支隊伍,向275個重點村選派707名幹部駐村工作,幫助強組織、興産業、抓治理、優服務;向“三湖”流域19個鄉(鎮)、150個村選派479名幹部,履行鄉村振興和湖泊保護治理雙重職責;做實“雙報到雙服務雙報告”工作,目前全市876個機關黨組織累計到社群進網格開展活動5199次、24943名在職黨員開展活動78281次,切實解決了城市社群治理資源力量不足難題……

乘着黨建制度改革的東風,我市黨建工作一項項務實舉措,書寫下了黨建引領的華章,為奮力譜寫玉溪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制度改革激發黨建活力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陸合春

編輯:韓娅嬌

稽核:徐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