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品山東·對話企業家丨陳學利:“照搬就等着挨打”,威高将于2030年跻身全球醫療行業50強

作者:濰坊融媒

視訊加載中...

2月7日上午,山東省2022年工作動員大會在濟南召開,隆重表彰72名優秀企業家。威海威高國際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陳學利被評為山東省傑出企業家。

11日,陳學利接受采訪時,講述了威高的發展曆程,以及他對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的了解。

把創新作為不懈的目标來執行

威高成立于1988年。當時,陳學利擔任威海市環翠區田村鎮福利院院長,為了改善福利院老人的生活,無意中在蘇州接觸到打點滴器加工後,陳學利依靠2.5萬元稅務周轉金,建立了生産一次性打點滴器的小廠。

陳學利回憶,勞工100%都是農民。最開始生産的是一次性使用打點滴器,“但單一的打點滴器支援不了威高的發展,是以我們去創造别人沒有的産品。當時,威高一沒有資金,二沒有人才,更談不上專家。”陳學利說,可以說威高的曆史是被逼出來的。

最初生産醫療器械時,因為打點滴器太簡單,威高生産的20萬支打點滴器,發到大連,又如數地退回來了。“因為針紮進去,把血管劃破後,有漏液了,這個産品不是那麼簡單的。它是直接接觸靜脈的。”陳學利說,這才促使他1988年去找山東省醫療器械研究所合作,去找長春應化所合作,請殷敬華當威高的總工程師,這是逼出來的。

截至目前,與威高合作的院士有100多位,威高與每位院士合作,都有實際産品,不隻是為了宣傳。

在陳學利看來,威高發展到今天,是靠創新發展、靠創新生存、靠創新進步,沒有創新就沒有威高的今天。“我認為,創新的意義是創造别人沒有的東西。對于創新的了解,我覺得首先是一個責任,作為一個廠長、一個經理,一個所謂的企業家要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就是要把創新作為不懈的目标來執行。我認為企業一定要有創新的思想、創新的意識、創新的理念。”接受采訪時,陳學利多次闡述了他對創新的了解。

經過30多年發展,威高已成為國内最大的醫療器械企業、行業領軍企業。主營業務醫療器械和醫藥,同時發展建工、金融等産業,占地面積600多萬平方米,擁有80多個子公司以及3家上市公司,員工3萬多人。

好品山東·對話企業家丨陳學利:“照搬就等着挨打”,威高将于2030年跻身全球醫療行業50強

“如果照搬,就等着挨打”

在威高展廳内,展示了一大批威高的最新産品,“妙手”機器人是其中之一。該産品取得了中國微創機器人第一張許可證,在國内屬于領先,在國際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陳學利認為,如果企業不去領先,産品就不會有市場。“千辛萬苦做出來,花了很多資金,但是如果沒有市場,企業的創新就是沒有效果的。我覺得這兩款産品能說明威高的創新水準。”陳學利說介紹,“妙手”機器人的研發用了近10年時間。

“美國達芬奇在機器人領域絕對領先,如果你照搬它,那就等着挨打吧!你侵犯人家專利,人家憑什麼讓你用?”陳學利表示,威高隻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從立項開始算起,耗時10年,僅調研就用了五六年的時間,威高要看專家怎麼操作,研究産品有沒有市場、有沒有未來。

在産品方面,威高的可降解心髒支架打破了國際上在該領域的技術壟斷,2020年已上市銷售,并得到了國内專家的廣泛認可。陳學利透露,這樣的材料可以做成可降解的心髒支架,将來也能應用于其他系列産品。

目前,威高擁有醫療器械和藥品有1000多個品種、20多萬個規格,擁有專利150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400多項,30多項列入國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100多種産品打破國外壟斷,高端輸注耗材、聚砜膜透析器、骨科材料、預灌封注射器、留置針、輸血耗材等衆多産品打破國外壟斷。

這樣的成果,在陳學利眼中,是企業創新内容“結實”的展現。“威高現在有1000多種産品,擁有1500多個專利,這說明了我們創新的實際内容還是比較’結實’的,威高才有現在的市場規模,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得到中國醫療機構的承認,否則我們的産品是沒有市場的。”陳學利認為,創新是一個複雜的、廣義的概念,但落實到企業就是老老實實地創造出别人沒有的新産品,才能持續發展。

“威高發展到今天,創新最終展現是在産品上,實際是在思想意識上。我們有危機感,我們要生産,我們要發展,是以我們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努力。”陳學利說,這不是他一個人有創新的意識,而是全體威高人都有這個意識。

2024年威高産值将達千億元

接受采訪時,陳學利先後兩次提到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的企業家理論:企業家第一要有創新的思想;廠長、經理必須要有創新的意識,必須有創新的業績。這也是陳學利一直遵循的原則。

在他看來,醫療器械發展是無止境的,這個行業有無限前景,但他也意識到,如果威高做不好,威高可能就要面臨退出,“一定要有真正的危機意識。”

目前,全世界臨床應用的醫療器械有7300多種,威高生産1000多種。根據長期的戰略規劃,威高計劃每年新上市30-50種醫療器械,保障可持續發展。一種新産品從研發到臨床到取得相關證件,大約需要4年-5年時間。“我們意識到,危機很大。如果沒有這些産品的補充,我們的收入就要倒退,市場就要萎縮;有了這些産品,我們的收入就會增加,市場會擴大,我們就能夠持續發展。”談到未來,陳學利表示,威高就要紮紮實實的,否則就沒有生存的空間。

按照計劃,威高将把已經涉足的11大類醫療器械産品做全、做好、做優,形成完整的産品體系,威高要成為完整的醫療器械供應商。陳學利透露,到2024年,威高産值将達千億元。

被評為山東省傑出企業家,陳學利将這視作對他的鞭策,不是簡單的獎勵。為了對得起這份鼓勵,陳學利提到了對威高未來的希望:能夠真正地屹立世界醫療行業之首或之中,在2030年跻身全球醫療行業50強之内。

2021年1月,威高順利完成換屆。接受采訪時,陳學利對當年威高的業績表示認可,他期待2022年得到持續的發展。“作為我對他們的希望,一個是’良心、誠心、忠心’價值觀,這是威高起步之初就确立的核心價值觀;再是堅守企業在1988年建廠時就有的八個字’開拓創新,求實鞏固’。”陳學利詳細介紹了“良心、誠心、忠心”在威高企業發展曆程中的展現。

作為威海威高國際醫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如今陳學利最關心的是方針政策的制定、計劃能否完成,“這個我要關心,隻要任務和計劃完成了,運作品質提升了,那他們就幹得很好。管理方面具體的事情我不能摻和。”陳學利說,年輕企業家要培養自己的吃苦能力,要經得起考驗,而他目前最關注的就是企業發展情況:他們做了什麼;做的這些有沒有價值;對企業的發展有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