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好品山东·对话企业家丨陈学利:“照搬就等着挨打”,威高将于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行业50强

作者:潍坊融媒

视频加载中...

2月7日上午,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在济南召开,隆重表彰72名优秀企业家。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陈学利被评为山东省杰出企业家。

11日,陈学利接受采访时,讲述了威高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的理解。

把创新作为不懈的目标来执行

威高成立于1988年。当时,陈学利担任威海市环翠区田村镇福利院院长,为了改善福利院老人的生活,无意中在苏州接触到输液器加工后,陈学利依靠2.5万元税务周转金,建立了生产一次性输液器的小厂。

陈学利回忆,工人100%都是农民。最开始生产的是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但单一的输液器支持不了威高的发展,所以我们去创造别人没有的产品。当时,威高一没有资金,二没有人才,更谈不上专家。”陈学利说,可以说威高的历史是被逼出来的。

最初生产医疗器械时,因为输液器太简单,威高生产的20万支输液器,发到大连,又如数地退回来了。“因为针扎进去,把血管划破后,有漏液了,这个产品不是那么简单的。它是直接接触静脉的。”陈学利说,这才促使他1988年去找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合作,去找长春应化所合作,请殷敬华当威高的总工程师,这是逼出来的。

截至目前,与威高合作的院士有100多位,威高与每位院士合作,都有实际产品,不只是为了宣传。

在陈学利看来,威高发展到今天,是靠创新发展、靠创新生存、靠创新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威高的今天。“我认为,创新的意义是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对于创新的理解,我觉得首先是一个责任,作为一个厂长、一个经理,一个所谓的企业家要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就是要把创新作为不懈的目标来执行。我认为企业一定要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理念。”接受采访时,陈学利多次阐述了他对创新的理解。

经过30多年发展,威高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主营业务医疗器械和医药,同时发展建工、金融等产业,占地面积600多万平方米,拥有80多个子公司以及3家上市公司,员工3万多人。

好品山东·对话企业家丨陈学利:“照搬就等着挨打”,威高将于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行业50强

“如果照搬,就等着挨打”

在威高展厅内,展示了一大批威高的最新产品,“妙手”机器人是其中之一。该产品取得了中国微创机器人第一张许可证,在国内属于领先,在国际某些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陈学利认为,如果企业不去领先,产品就不会有市场。“千辛万苦做出来,花了很多资金,但是如果没有市场,企业的创新就是没有效果的。我觉得这两款产品能说明威高的创新水平。”陈学利说介绍,“妙手”机器人的研发用了近10年时间。

“美国达芬奇在机器人领域绝对领先,如果你照搬它,那就等着挨打吧!你侵犯人家专利,人家凭什么让你用?”陈学利表示,威高只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从立项开始算起,耗时10年,仅调研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威高要看专家怎么操作,研究产品有没有市场、有没有未来。

在产品方面,威高的可降解心脏支架打破了国际上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2020年已上市销售,并得到了国内专家的广泛认可。陈学利透露,这样的材料可以做成可降解的心脏支架,将来也能应用于其他系列产品。

目前,威高拥有医疗器械和药品有1000多个品种、20多万个规格,拥有专利1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30多项列入国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2项。100多种产品打破国外垄断,高端输注耗材、聚砜膜透析器、骨科材料、预灌封注射器、留置针、输血耗材等众多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这样的成果,在陈学利眼中,是企业创新内容“结实”的体现。“威高现在有1000多种产品,拥有1500多个专利,这说明了我们创新的实际内容还是比较’结实’的,威高才有现在的市场规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得到中国医疗机构的承认,否则我们的产品是没有市场的。”陈学利认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广义的概念,但落实到企业就是老老实实地创造出别人没有的新产品,才能持续发展。

“威高发展到今天,创新最终体现是在产品上,实际是在思想意识上。我们有危机感,我们要生产,我们要发展,所以我们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努力。”陈学利说,这不是他一个人有创新的意识,而是全体威高人都有这个意识。

2024年威高产值将达千亿元

接受采访时,陈学利先后两次提到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企业家第一要有创新的思想;厂长、经理必须要有创新的意识,必须有创新的业绩。这也是陈学利一直遵循的原则。

在他看来,医疗器械发展是无止境的,这个行业有无限前景,但他也意识到,如果威高做不好,威高可能就要面临退出,“一定要有真正的危机意识。”

目前,全世界临床应用的医疗器械有7300多种,威高生产1000多种。根据长期的战略规划,威高计划每年新上市30-50种医疗器械,保障可持续发展。一种新产品从研发到临床到取得相关证件,大约需要4年-5年时间。“我们意识到,危机很大。如果没有这些产品的补充,我们的收入就要倒退,市场就要萎缩;有了这些产品,我们的收入就会增加,市场会扩大,我们就能够持续发展。”谈到未来,陈学利表示,威高就要扎扎实实的,否则就没有生存的空间。

按照计划,威高将把已经涉足的11大类医疗器械产品做全、做好、做优,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威高要成为完整的医疗器械供应商。陈学利透露,到2024年,威高产值将达千亿元。

被评为山东省杰出企业家,陈学利将这视作对他的鞭策,不是简单的奖励。为了对得起这份鼓励,陈学利提到了对威高未来的希望:能够真正地屹立世界医疗行业之首或之中,在2030年跻身全球医疗行业50强之内。

2021年1月,威高顺利完成换届。接受采访时,陈学利对当年威高的业绩表示认可,他期待2022年得到持续的发展。“作为我对他们的希望,一个是’良心、诚心、忠心’价值观,这是威高起步之初就确立的核心价值观;再是坚守企业在1988年建厂时就有的八个字’开拓创新,求实巩固’。”陈学利详细介绍了“良心、诚心、忠心”在威高企业发展历程中的体现。

作为威海威高国际医疗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局主席,如今陈学利最关心的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计划能否完成,“这个我要关心,只要任务和计划完成了,运行质量提升了,那他们就干得很好。管理方面具体的事情我不能掺和。”陈学利说,年轻企业家要培养自己的吃苦能力,要经得起考验,而他目前最关注的就是企业发展情况:他们做了什么;做的这些有没有价值;对企业的发展有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