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畫##山水畫##千裡江山圖##王希孟十八歲繪《千裡江山圖》##宋徽宗#
少年希孟滿懷期待也略有忐忑進上12米長卷,主上緩緩展觀,不時颔首,閱畢合上手卷,起身含笑“不錯,孺子可教。”少年喜不自勝,正不知措辭間,主上持手卷對近臣雲:“元長,賞你了”。蔡京大出意外但不能不接更不敢不接。少年的喜悅凝固了,熱血上湧,愕立當場,在宰輔的反複示意下,才強裝笑顔謝恩而去,腳步已然踉跄。

千裡江山圖 局部
主上沒有察覺到少年的異樣,他的一生更多的是陶醉在自我的浪漫中。半年前那個“未甚工”的懵懂少年,在自己的親自調教下,在最好的場所,用最好的絹、最好的顔料,已成大器,令他欣慰。少年用代表五行的五色,将富庶的江山幻化成恢弘的仙境,美輪美奂,而在他的眼中,這如夢似幻的景象恍如真實的存在,是他假借少年之手點化而成。想到天下士人都和少年一樣在自己的指點下精進如斯,大宋的江山當是多麼燦爛輝煌,怎不令他心動。這份課業,少年已完成,社稷的藍圖則還要去實作,除了蔡京還有誰可擔此重任呢?至于愛徒渴望出人頭地的小心思,沒顧上。即便想到了,年輕人,來日方長,何必急于一時嘛。
手捧畫卷的蔡京,揣測出了主上的心思,内心惴惴。天下士人哪會都心甘情願?幾年前的元佑黨們至今還曆曆在目,江湖上的草莽匹夫不時掀起波瀾,更何況環伺的群狼哪一個不令人膽戰心驚。對這份賞賜或者說重任,即不能随意處置也不能大肆宣揚,隻盼主上一如既往地喜新厭舊、見異思遷,盡早忘了此事。于是作一題記束之高閣了事。
落寞的少年,萬丈雄心轉瞬沉入谷底,内心的幾多憧憬,最終連禦題都沒有得到。接下來的日子裡,沒有如潮的喝彩也沒有坊間的傳頌,一切就象沒有發生一樣。半年時光的全情投入,當初的動力變成了今日的枷鎖,牢牢拴住了少年稚嫩的心。無望無助、失落失神、不解不悅,逐漸郁積。純粹的心靈經不起這許多的侵襲,不久,抑郁而終,仿佛一粒塵埃,無聲無息。
至于長卷的歸宿,主上、權臣、少年,誰還在意呢?
和小同學一起觀賞《千裡江山圖》,雖然是仿品,但沒人打擾,得以仔細觀察諸多細節。一邊看,一邊想象出了上面的劇情,這麼解釋希孟的英年早逝,也算一路,是不是還更簡單了呢?
這也是觀畫中的互動吧,贻笑方家了。
謝謝您的來訪。以上文字都是觀展中個人的實際感受,肯定比不上專業人士的真知灼見,圖檔可能也不夠清晰,隻是分享一下作為普通觀衆和外行人,在觀展中體會到的樂趣。如果能夠得到您的擡愛,則深表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