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一流”建設有了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

作者:資訊視川

中國高校有了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施工圖”。

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幹意見》(以下稱《若幹意見》),并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這份備受矚目的名單,囊括了147所建設高校,331個建設學科(不含自定學科),其中,基礎學科布局59個、工程類學科180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92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主建設的學科自行公布。

距離2017年1月《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印發,剛好過去5年時間。時隔5年再發力,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新在哪?

亮點一:從“統籌推進”到“深入推進”

解讀:更加突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顯著變化首先展現在檔案标題上——從“統籌推進”到“深入推進”。

兩字之差,意味着什麼?

“首輪‘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各項工作有力推進,改革發展成效明顯,推動高等教育強國建設邁上新的曆史起點,但仍然存在高層次創新人才供給能力不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不夠精準、資源配置亟待優化等問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直言,《若幹意見》明确了“雙一流”建設的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進入新發展階段,‘雙一流’建設要更加突出重點、聚焦難點,注重内涵建設、特色建設和高品質建設。”

這種變化,直接展現在新一周期的建設重點和遴選标準上。

在建設重點上,新一輪建設更加突出培養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任務的重點為加強黨的全面上司、牢牢把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打造高水準師資隊伍、深化科教融合、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準、優化管理評價機制、完善穩定支援機制等八個方面。其中,特别強調要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大力度優化學科專業和人才培養布局,率先推進學科專業調整,穩定支援具有創新潛力的青年人才培育培養,加強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開展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聯合科研等等。

對于公衆普遍關注的入選名單,上述負責人介紹,這也是“一次需求引導下的布局調整”。

“‘雙一流’建設在國家重點急需的領域和方向上,在服務國家科技自強方面仍有補強空間,第二輪建設以黨中央、國務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間國家戰略急需領域作為指引調整建設學科的指南,對拟建設學科的比對度、水準和發展品質等進行綜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礎學科、理工農醫和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布局。”該負責人表示:“本次認定中,新增建設學科必須同時符合切合急需、水準出色、整體達标等三個要求。”

亮點二: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解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不同,新一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記者梳理發現,2017年公布的首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中,42所高校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其中包含A類36所,B類6所;95所高校入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盡管名單釋出時就曾強調,這是“建設名單”,不是“建成名單”,但仍引發了招聘時非“雙一流”畢業生不要等“貼标簽”行為。

對此,有評論認為,新一輪建設中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一種“理性的糾偏”。

“‘雙一流’重點在‘建設’,以學科為基礎,不是人為劃定身份、層次,派發‘帽子’,更不是在中國高校中劃分‘三六九等’。”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從首輪建設情況看,一些建設高校對“雙一流”建設堅持特色發展、差異化發展的了解還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作為身份和層次追求,存在擴張規模、追逐更新的沖動。

該負責人表示,新階段“雙一流”建設應當堅持以學科為基礎,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發展新模式,引導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優勢領域和方向上建立一流:“第二輪建設名單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将探索建立分類發展、分類支援、分類評價建設體系作為重點之一,引導建設高校切實把精力和重心聚焦在有關領域、方向的創新與實質突破上,創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

亮點三:北大清華自主确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

解讀:為若幹高校沖入世界前列創造政策制度環境

此外,新一輪建設中,還有一個值得關注的亮點——建設名單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沒有明确的建設學科,而是“自主确定建設學科并自行公布”。

“落實《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的階段目标,《若幹意見》改革任務之一是擴大建設自主權,推動建設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建設高校的主體意識和創新動力,為若幹高校沖入世界前列創造政策制度環境。”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穩妥開展自主權擴大的工作,三部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先行賦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兩校學科建設自主權:“兩校深入實施‘兩校一市’綜合改革以來,獲得中央及地方巨大的資源政策投入,改革基礎好,綜合各方評價首輪建設成效突出,兩校率先深化改革、早日登頂世界一流,能夠起到建設的引領示範作用。”

他進一步表示,放權的主要考慮有三:“一是兩校學科建設可不拘泥于一級學科,建設數量在現有基礎上自主确定優化;二是對兩校實行目标管理,權責比對,強化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緊扣服務國家戰略急需的領域方向,明确沖頂世界一流的階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時間節點;三是兩校要建立适應内涵建設和長遠發展的自我評價體系、内部限制機制和治理體系。”

據悉,三部委将在後續建設中,陸續選擇具有鮮明特色和綜合優勢的建設高校,賦予一定自主建設學科的權限。(光明日報記者 鄧晖 周世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