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支援造商業衛星、火箭!上海市商業航天任務書公布

智東西(公衆号:zhidxcom)

作者 | ZeR0

編輯 | 漠影

智東西2月17日報道,昨日,上海市釋出《關于本市推進空間資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支援造商業衛星、火箭!上海市商業航天任務書公布

《實施意見》涉及吸引國内外商業航天頭部企業落戶,支援商業衛星、火箭拳頭産品研發,開展大規模星間組網等研究,突破雷射通信、北鬥高精度等車規級及宇航級晶片技術攻關等内容。

空間資訊産業是以衛星通信、導航、遙感為基礎,從事空間資訊擷取、處理、應用的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高技術服務業。

其産業鍊由衛星制造、運載發射、地面系統建設、空間資訊應用等環節組成。

根據企查查資料,大陸航天産業鍊近年呈現高速發展之勢,過去五年每年航天相關企業注冊量均達到萬級,目前大陸共有9.5萬家航天相關企業。

支援造商業衛星、火箭!上海市商業航天任務書公布

▲近十年大陸航天相關企業注冊量(來源:企查查)

從融資情況來看,過去十年,大陸商業航天賽道融資341起,披露融資額達243.1億元。其中融資數量在2018年達到最高峰62起。披露融資金額方面,近兩年最高,2020年近百億元,2021年逾64.5億元。

支援造商業衛星、火箭!上海市商業航天任務書公布

▲近十年大陸商業航天賽道融資概況(來源:企查查)

不過,在2021年大陸商業航天賽道投融資名單中,鮮少出現上海初創企業的身影。随着上海市《實施意見》的釋出,我們期待看見上海成為推動中國航天成長的重要力量。

一圖讀懂《實施意見》連結:https://www.nae.edu/?id=270224

一、12項主要任務,從載人探月、衛星通信到商業火箭

《實施意見》明确了“十四五”時期上海空間資訊産業的發展目标:到2025年,以建構通導遙一體化空間資訊系統為導向,形成數字賦能的空間資訊技術創新體系和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打造全球空間資訊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數智制造新高地、優勢企業集聚地、應用服務輸出地。

圍繞目标,《實施意見》提出12項主要任務:

(1)服務支撐國家總體需求:争取載人、探月、深空探測等工程配套任務,服務衛星網絡建設,參與量子通信、引力波探測等前沿科學研究。

(2)鍛造數字化智能化制造能力:突破商業衛星批量設計制造的關鍵技術,開發垂直起降可重複使用火箭,打造高層級航天器研發平台,建設低成本商業衛星批量研産線、火箭脈動式總裝線。

(3)開發新型航天器系統及有效載荷:研發智能化衛星軟硬體平台,開展高速星間資料傳輸通信載荷、多譜段遙感載荷等有效載荷研究。

(4)加快地面終端與應用系統建設:開發衛星通信、導航、授時等通導遙融合型終端,開發大資料傳輸的低功耗智能化通信終端,加快信關站、光電監測系統建設。

(5)深化關鍵核心技術研究:開展大規模星間組網、大型星座智能管控與運維等研究,加強智慧感覺、多中繼資料融合應用等共性技術攻關,突破商業衛星智能監測、在軌故障處理驗證等技術。

(6)打造科技創新平台體系:籌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布局籌建商業航天技術協同創新平台,加快産學研用多功能平台建設。

(7)夯實産業鍊供應鍊基礎:加強對關鍵分系統、部件單機的基礎機理和工藝技術攻關,突破核心元器件、高端裝備等關鍵核心技術,尤其是突破雷射通信、北鬥高精度等車規級及宇航級晶片短闆,強化空間電源、伺服機構、姿軌控發動機基礎産品研發能力。

(8)加強産業技術基礎保障條件建設:提升産品測試及發射保障能力,開發衛星自測試系統,優化火箭測試發射流程,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體系,支援相關實驗室建設,參與空間資訊國際、國内标準制訂,推動與地面移動通信等相關行業标準融合。

(9)引導支援商業航天有序發展:推進商業航天公司組建和運作,支援開發商業衛星、火箭拳頭産品,推進商業火箭總裝基地建設,探索從衛星研制到入軌部署的一站式服務,吸引國内外商業航天頭部企業落戶。

(10)培育壯大數字資訊應用:推廣在政務服務、重點行業、大衆消費領域應用示範,支撐“一網統管”解決方案。

其中,政務服務領域包括資源監控、生态保護、災害預警、應急響應、公共安全、測量測繪等;重點行業領域覆寫交通、海洋、農業、氣象、能源、金融等;大衆消費領域涉及精準定位、智能駕駛、緊急呼救、智慧康養、物流配送等。

(11)統籌優化産業布局:打造“雙核多點”産業布局,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雙核”即建設闵行商業航天基地和臨港衛星産業基地兩個核心集聚區。

“多點”指提升青浦西虹橋、楊浦灣谷等國家北鬥産業示範園能級,布局北鬥“高精度+短封包”産業創新基地,籌建衛星網絡産業園,推進松江G60星鍊園區建設,引導空間資訊科學團隊向張江科學城集聚。

“長三角”指加強與蘇浙皖産業鍊供應鍊協同合作,推動長三角區域空間資訊産業一體化發展。

(12)拓展國際合作深度廣度:支援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碳源碳彙、生态保護、氣象預報、應急救援等方面合作,鼓勵高校院所在技術、人才等領域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

上海市将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推進産業政策聚焦,營造良好産業生态,推動高端人才集,圍繞強化“四大功能”、深化“五個中心”建設的總體目标,推動空間科學、技術、應用全面高品質發展,創新示範應用場景,優化産業空間布局,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争力。

二、2021年大陸商業航天投融資超64億元,16起融資過億

根據企查查基于産品标簽、産品簡介包含“航天、衛星”篩選的資料,2021年,大陸“航天”相關的企業注冊量為1.7萬家,同比增長了4.02%。

同年,大陸商業航天賽道股權收購及投融資事件不少于37起,披露融資金額逾64.5億元,涉及火箭/衛星發射研發、航天裝備制造、衛星通信服務、飛行器研發制造等類型。

支援造商業衛星、火箭!上海市商業航天任務書公布

▲2021年中國商業航天投融資事件統計(資料來源:企查查及公開資訊)

2022年年初,大陸商業航天領域的相關投融資依然熱鬧,若森智能、氦星光聯、科工空間、深藍航天、九州雲箭、星途探索、愛思達航天、星河動力、天儀研究院、東方空間、賽思倍斯、天兵科技等均獲得新一輪融資。

三、過去五年,中國航天進入創新發展快車道

今年1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釋出第五部航天白皮書《2021中國的航天》,介紹了2016年以來中國航天活動主要進展,并全面闡釋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原則及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任務。

支援造商業衛星、火箭!上海市商業航天任務書公布

自2016年以來,中國航天進入創新發展快車道: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基本建成,衛星通信廣播服務能力穩步增強,探月工程“三步走”圓滿收官,中國空間站建設全面開啟,“天問一号”實作從地月系到行星際探測的跨越……在取得了這一系列輝煌成就的同時,大陸空間科學技術及資訊産業發展方興未艾。

這五年,中國航天持續賦能社會,目前在軌工作的各類衛星超過500顆,廣泛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如通信衛星為農村及邊遠地區1.4億多戶家庭提供遠端教育、遠端醫療、農村電商等服務,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遙感衛星影像累計分發超億景,有力保障氣象預報、國土規劃、生态保護、海洋經濟、災害應急等需求;北鬥系統廣泛應用于大衆出行、智慧物流、精準農業,特别是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精準定位導航服務。

航天技術還推動了新能源、新材料等一大批新興産業發展,促進了智慧城市、無人駕駛等新業态的興起。商業航天企業正勢态蓬勃。

未來五年,中國航天錨定航天強國建設目标,重點發力五方面:一是創新推動重大工程實施,二是培育壯大空間應用産業,三是統籌布局空間科學探索,四是營造航天發展良好環境,五是拓展國際合作深度廣度。

面向商業航天,白皮書提到研究制定商業航天發展指導意見,促進商業航天快速發展,擴大政府采購商業航天産品和服務範圍,推動重大科研設施裝置向商業航天企業開放共享,支援商業航天企業參與航天重大工程項目研制,建立航天活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確定商業航天企業有序進入退出、公平參與競争,以及優化商業航天在産業鍊中布局,鼓勵引導商業航天企業從事衛星應用和航天技術轉移轉化。

結語:中國商業航天産業發展正在提速

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高度重視并大力發展航天事業,世界航天進入大發展大變革的新階段,将對人類社會發展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商業航天的大幕已然拉開。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曆史起點上,中國将加快推進航天強國建設,随着更多國家及地方空間資訊産業政策的出爐,中國商業航天有望進入飛躍之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