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亞迪“自燃門”

比亞迪“自燃門”

文/樂居财經 李姗姗

“把‘自燃’這個詞從新能源汽車的字典裡徹底抹掉。”2020年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刀片電池釋出會上,曾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

然而,“自燃”沒有被抹掉,打臉卻來得十分迅速。在那之後,比亞迪旗下各種新能源車型不斷有自燃事故發生。

近日,又有一起自燃事件将比亞迪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絡上流傳的一段視訊顯示,廣東中山一輛比亞迪秦PLUS DM-i車型在道路上起火燃燒,且火勢兇猛。

從視訊中可以發現,火勢主要集中在駕駛室和後座處,且前擋風玻璃已經脫落,幾乎上半個車身都陷入火海,但該車的前引擎蓋和底盤均未受到火勢的影響。

與此同時,另一條視訊也在網絡上傳播得沸沸揚揚。視訊中顯示,一輛被燒焦的車輛擺放在空地上,露出骨架,而車輛旁邊則是疑似遇難駕駛者的遺體,視訊内容觸目驚心。

但随即有專業人士指出,後一段視訊中的明顯不是比亞迪産品,因為充電口的位置完全不同。

2月14日,比亞迪官方針對起火一事進行了回應,稱在廣東中山确實發生一起比亞迪車輛起火事件,但并未造成人員傷亡,并且在起火過程中,車輛電池并未發生燃燒現象,而針對此前網絡上流傳車主已經死亡的謠言和串剪視訊及惡意關聯誤導等不實資訊,将報警處理。

而針對起火的具體原因比亞迪暫未回應,至于是産品品質還是人為因素導緻起火發生,仍需等待官方進一步通報。

刀片電池神話破滅

據悉,此次事故中的比亞迪秦PLUS DM-i于2021年3月8日正式上市,目前售價為10.88-14.88萬元,是比亞迪目前的主要銷量擔當,2021年全年累計銷量為11.09萬輛,占比亞迪2021年總銷量的五分之一。

而該款車型之是以熱銷,一方面是因為其依托DM-i超級混動技術,給秦PLUS DM-i帶來了颠覆性體驗,降維打擊同級别傳統燃油車;而另一方面,比亞迪迅速騰飛的殺手锏就是搭載了“刀片電池”,是以秦DM-i标配的刀片電池也是備受關注的亮點。

據了解,刀片電池是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的創新産品,也是公司近兩年的核心競争力。刀片電池具備超級強度、超級續航、超級壽命、超級功率的優勢,是比亞迪銷量持續領先的基石。

去年4月,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宣布正式啟用電池針刺測試作為企業标準。而針刺實驗,是使用測試鋼針刺穿動力電池,以模拟電池單元内部的大面積短路現象來測試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能,已成為業界公認的最嚴格的電池安全性檢測方法。

在針刺測試中,刀片電池不起火、不冒煙、不爆炸,表面溫度僅為30-60℃。相比之下,三元锂電池卻在鋼針刺入後,殼體迅速膨脹,然後瞬間起火爆炸,表面溫超過500℃;傳統磷酸鐵锂電池雖未起火爆炸,但仍出現了冒煙情況,表面溫度200℃-400℃。

由此可見,刀片電池的安全性要遠遠超過傳統動力電池。自從比亞迪在2020年初推出刀片電池後,比亞迪的電動車似乎被“永不起火”的口号所保護,一時成為使用者心中的良心技術。

然而,宣傳和營銷中“絕對安全”的比亞迪卻“翻車”了。2021年7月,在一次由媒體進行的碰撞測試中,比亞迪漢EV與北汽極狐阿爾法S進行了正面對撞測試。但出乎意料的是,在完全斷電且靜置48小時後,這款裝配了刀片電池的比亞迪漢EV卻發生了自燃事故。

對此,比亞迪方面表示自燃和電池并無關系,而是因為參與測試的比亞迪EV使用的冷卻液為紅色,會導電,而原裝冷卻液為紫色,不會導電,而參與測試的車輛冷卻液被更換,在碰撞後冷卻液滲漏,造成線路短路并引起自燃。

但冷卻液的顔色并不值得深究,畢竟起火是事實,比亞迪的這次碰撞測試起火事故對其産品的安全性産生了極大的影響。

深陷“自燃門”

除了安全營銷“翻車”,比亞迪還曾出現過多起自燃事故。

今年1月,網絡上流傳出一段比亞迪海豚發生起火事故的視訊。從現場視訊來看,火勢較大,且伴有炸裂聲。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人員傷亡,關于起火的具體原因還有待官方确認。

比亞迪海豚起火的原因尚未明确,比亞迪旗下另一款車又在同月傳來了自燃的消息。

據悉,自燃車輛為上海的一輛比亞迪唐DM-i故障車,疑似在拖車途中起火。該車搭載了由骁雲-插混專用1.5T發動機、電動機、磷酸鐵锂刀片電池組成的插電混動系統,提供52公裡以及112公裡兩種續航版本。而該車起火的原因,比亞迪官方也沒有說明。

去年11月,一輛懸挂北京牌照的比亞迪秦Pro EV,在北京某地下車庫發生冒煙起火。據悉,當時車主還未下車,突然感覺聲音不對,立即抱起孩子下車逃走,沒有人員傷亡,且滅火及時,沒有發生爆炸。

從現場照片來看,車輛附近有大量白煙冒出,底部出現明顯的起火點。另一張照片顯示,被撲滅後的比亞迪秦Pro EV損傷十分嚴重,已經沒有維修的價值。

除此之外,2021年8月還出現過兩天内發生2次比亞迪自燃事件。8月6日,一輛比亞迪漢EV路邊自燃;8月7日下午,比亞迪與滴滴共同開發的網約車比亞迪D1,在蘇州昆山突然起火,起火部位在前艙位置,前艙蓋似被燒穿。

對于第一起自燃事件,比亞迪汽車銷售公司在《溝通撤稿函》表示,該事故是由駕駛不當引發,非因車輛自身品質問題引發。而第二起自燃事件,是前方貨車掉落一個大鐵塊,由于車輛行駛速度較快,事故車輛避讓不及導緻車輛與大鐵塊發生碰撞,引起車輛前艙開始起火。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呈現穩定增長趨勢。2022年1月份,比亞迪新能源更是交出單月93168輛的銷量、同比增長361.73%的成績單。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熱銷的背後,卻是頻頻出現的自燃事故,其宣稱的“永不起火”口号也并未付諸實踐,安全性依然是其需要攻破的課題。

行業洗牌加劇

在新能源汽車行業進入白熱化競争的階段,自燃這樣的負面事件很有可能導緻品牌掉隊的風險,即使是熱銷的比亞迪或許也不會例外,亮眼的成績隻是暫時的,若不及時解決安全性問題,未來将會是極大的隐患。

1月11日,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資料正式出爐。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為298.9萬輛,同比大漲169.1%。其中,“蔚小理”均進入前十,而同屬造車新勢力的威馬甚至未能在前十五中現身。

據悉,2019年的威馬還是新勢力銷量的第二名,排名僅次于蔚來。而如今,威馬不但未擠進Top3,甚至滑落至新勢力二線陣營的尾部。而其銷量掉隊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頻繁自燃引發的信任危機。

而進入排名前十的“蔚小理”也并非絕對安全。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五名車企分别為比亞迪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國、長城汽車、廣汽埃安,銷量分别為58.4萬輛、43.1萬輛、32萬輛、13.3萬輛、12萬輛。

就銷量上來看,“蔚小理”三家造車新勢力1月銷量加起來的總數,還不及特斯拉中國單個的銷量。

誠然,新能源汽車必将成為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并不少,例如電池故障、續航衰減、智能系統失靈等,而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在這種背景下也變得十分常見。

但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也在經曆大洗牌,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市場淘汰,而自燃事故更會在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競争過程中帶來巨大的創傷。

如今的新能源車企,除了最早入局的新勢力,第一陣營有比亞迪、特斯拉兩大強手;往下有大衆、上汽、寶馬等傳統車企入局;以後還有小米、百度、位元組跳動等跨界選手陸續入局。但未來,新能源汽車終将會隻留下少數幾家巨頭,笑到最後的隻能是被認可的。

文章來源:樂居财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