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等效原理在哲學思維中表現為抽象性原理,在理論建構中表現為一般性原理。該原理在實體學領域展現為等效原理或狹義等效原理,在文學和藝術領域展現為形式化原理或典型性原理,在計算機程式語言領域以格式化原理出現,在工程技術、經濟統計和社會組織領域以模式化原理或子產品原理出現,在實體和實體哲學領域還表現為守恒性原理和統一性原理。
廣義等效論是以廣義等效原理為核心或基礎性原理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哲學,它在自然、社會和思維科學的諸多領域有多種表現形式和廣泛的應用。廣義等效論以哲學形态闡述了原理的體系,可以分為廣義無差異論和廣義差異論兩大部分。人們不知道一個事物的概念有多少定義、但不會無限制地定義一個事物的概念,也不會知道廣義等效原理有多少表現形式和應用領域,但也不會無限制地劃定這一原理的應用範圍。
廣義等效原理在主觀思維的世界表現為抽象性原理,當使用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邏輯論和實證論、曆史實在主義和曆史虛無主義的諸多哲學詞語時,人們已經在運用科學哲學的抽象性原理,“唯物”不是指某個具體的物:房子、車子、車房或房車,“唯心”不是指某個具體的心:概念、設計和方案。廣義等效原理在客觀物質的世界表現為一般性原理或共性原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都有不同程度的商品經濟形态,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都有不同範圍的市場經濟形态。
“唯物”主義蘊含了物質和能量存在的普遍性,“唯心”主義蘊含了意識和精神存在的普遍性。抽象性原理适用于人的思維、認識和分析,而語言和符号是人的思維、認識和分析的外在形式,反之,人的思維、認識和分析是語言和符号的内在形式,思維和語言、符号和認識、分析遵循科學哲學形式性的等效原理或等效性的形式原理。一般性原理或共性原理既适用于人的思維、認識和分析,也适用于客觀物質的世界,不存在“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客觀性和真實性。

不變性原理是廣義等效原理的表現形式之一,一級的等效原理有多種表現形式,二級的不變性原理有多種應用場景的表現形式,比如:有萬有引力常數的不變性,可以把不變性或極少變化的萬有引力常數稱之為“牛頓常數”,有暗能量密度的不變性,可以把随宇宙膨脹而趨于穩定的暗能量密度稱之為“愛因斯坦常數”。牛頓常數和愛因斯坦常數是實體學和宇宙學“常數家族”中兩個最重要的常數,愛氏曾在宇宙引力場方程中引入“爰氏常數項”,他把這種做法看成是自己科學生涯中犯下的一個“最大錯誤”,場方程的常數項“幫助”宇宙實作了靜态恒穩性。随着天文學家哈勃發現了星系背離地球運動的宇宙大膨脹現象,實體學家将愛氏常數巧妙地轉化為隐藏在宇宙時空的暗能量。
20世紀90年代末,兩支天文學家團隊對幾十個遙遠的星系進行了精确觀測,他們發現這些遙遠星系不僅在遠離地球,正像哈勃的觀測結果一樣,而且遠離地球的退行速度随着距離的增加而增大,對星系紅移的分析結果表明,不是星系在做背離地球的“逃逸運動”,而是宇宙的時空結構正在發生加速膨脹。無論是20世紀30年代哈勃的觀測結果,還是20世紀90年代天文團隊的觀測資料,對宇宙膨脹和加速膨脹的科學發現都促使理論實體學家去揭示宇宙膨脹現象的内在原因,“暗能量”或爰因斯坦常數順理成章地登上宇宙學的舞台,暗能量不是從斥力或“反引力”的形式對遙遠星系背離地球的運動産生了推動,而是像“膨大劑”一樣對宇宙時空持續性的加速膨脹産生了催化作用。
科學哲學的不變性原理在宇宙學上表現為暗能量密度的不變性。宇宙在加速膨脹過程中創造了越來越大的時空,從無體積的宇宙奇點擴充到宇宙目前大約930億光年的直徑。宇宙空間從最小到最大體積的變化遵循科學哲學的遞增原理,反之,從目前的宇宙體積傳回到開始的奇點,宇宙空間從最大體積到最小體積的變化遵循科學哲學的遞減原理。密度不變性是暗能量的主要特點,也是目前宇宙學中最大的謎題之一,密度不變性和宇宙體積的持續膨脹意味着暗能量總量按指數級增長,以天文數字增長的暗能量似乎違背了實體學的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實體學家由此也在尋找對宇宙膨脹現象的其它解釋,但暗能量模式仍然是目前最受實體學家關注和支援的理論。
随着宇宙空間的持續膨脹,包括光子和中微子在内的普通物質和包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内的普通能量以及暗物質的密度不斷下降,能量、物質和暗物質的密度遵循科學哲學的遞減原理,反之則遵循科學哲學的遞增原理。人類所在的宇宙正在變得越來越稀薄,可以在科學哲學的概念上設想“宇宙大荒漠”或“宇宙大沙漠”的情形,暗能量在“終極宇宙”中占據了絕對的支配地位,現有的星系和宇宙網将會“蕩然無存”,龐然大物的物質世界在終極的宇宙天地将變成浩如煙海的“浮雲”和虛無。
暗能量的密度和總量決定了宇宙的終極圖景,宇宙天體最強悍的黑洞也将失去與暗能量對抗的能力,黑洞在宇宙的舞台消失之後,“生龍活虎”的宇宙将變得死氣沉沉,恒星在星雲的誕生,行星和主恒星的寄居将成為“遙遠的過去”,沒有生命的宇宙将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宇宙,這一切都是發生在幾萬萬萬億年以後的事情,存在與虛無交織的宇宙存在和曆史充滿了神奇和迷幻的色彩。新科學哲學最奇妙的特性之一是揭示和論述了廣義等效原理并把這一原理應用到了宇宙學領域,宇宙實體哲學的“大荒漠理論”對應了粒子實體哲學的“大沙漠理論”,哲學終極的人類精神和意志注定要在宇宙和粒子的大荒漠世界中漫遊、旅行和奔走。
網頁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