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以試着學會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可能是當代成功學和雞湯裡面,最常見的一個概念了。

很多人都會告訴你:要學會延遲滿足,培養延遲滿足能力,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取得更高的成就。

他們同時還會把延遲滿足跟「即時滿足」對立,告訴你:即時滿足隻會讓你陷入無休止的娛樂狂歡和上瘾之中,不斷地把你拖入舒适區裡,隻有學會延遲滿足,忍耐吃苦,你才能夠跳出來。

事實真的如此嗎?「延遲滿足」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今天,我想跟你聊聊這個問題。

讓我們先聊聊「延遲滿足」的來龍去脈。

1960 年代,斯坦福大學 Walter Mischel 博士做了一個廣為人知的棉花糖實驗:

他把一群孩子關在一個小房間裡,每個人發一個棉花糖,告訴他們:棉花糖可以吃。但如果你等待15分鐘,就可以得到兩個棉花糖。如果你抵制不了誘惑,把手上的糖吃掉,你就什麼也得不到了。

在随後十幾年的跟蹤研究中,他發現:那些等待研究者回來的孩子們,在今後的人生中,表現均優于「吃掉棉花糖」的孩子 —— 包括人際關系、SAT成績、同學評價,等等。

據此,Walter Mischel 博士認為:這是因為,那些等待研究者回來的孩子,他們有一種很強的能力,叫做「延遲滿足」。這種能力使得他們可以抵抗美食的誘惑,進而也能在今後的人生中,更好地校正自己的道路,抵制誘惑和歧途。

那麼,延遲滿足的生理基礎是什麼呢?1998 年,心理學巨匠 Baumeister 提出了「自我損耗」理論。他認為:延遲滿足的本質,就是一個人的意志力。意志力強的人,就更容易抵抗即時的誘惑,去做更加長期的事情。

進一步,Baumeister 的自我損耗理論還認為:

1)意志力是一種「心理能量」,你每使用一點,它就會消耗一點。

2)它的生理基礎是糖。一杯加了糖的檸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補充意志力。

3)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通過鍛煉來加強。經常訓練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這個理論看上去實在太簡潔、太美妙了,又跟我們的直覺無比契合。是以,自我損耗理論提出來之後,就立刻風靡全球,被無數人奉為圭臬。說它是21世紀初影響力最大的心理學理論,也不為過。

我想,現今在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有不少人一直在用「延遲滿足」來要求自己,或者用它來教育孩子。對嗎?

但是,自我損耗理論真的是對的嗎?「延遲滿足」真的那麼重要嗎?

實際上,近10年以來,這個理論正在遭受着狂轟濫炸的質疑和審視。

最早對延遲滿足提出重大質疑的,是 2012 年羅徹斯特大學的一項實驗。這項實驗發現:單單改變一項變量,棉花糖實驗的結果就會完全不同。

什麼變量呢?對環境和可預期結果的信任。實驗發現,如果孩子所處的環境更安穩、更熟悉,且他們能确信研究人員會帶給他們第二顆糖,那選擇「延遲滿足」的孩子人數會大大增加。

這一實驗動搖了棉花糖實驗的根基,因為我們一直所推崇的「延遲滿足」,很可能隻是建立在對這個世界的信任基礎上的某種結果而已。它很可能并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2018 年,另一個知名的研究再次對棉花糖實驗進行了全面的審視(Watts等, 2018),發現了幾個并不樂觀的結果:

1)孩子4歲時所表現出來的延遲滿足能力,對他們15歲的學業成績的确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但是:這種相關性隻有棉花糖實驗的一半,而且在控制了家庭背景、早期認知能力和環境影響之後,這一效應下降了2/3。

而且,要考慮到,這個研究還漏了一些因素沒有考慮進去。最簡單的:比如父母本身的學業成績和認知能力水準。一旦把這些因素也考慮進去,延遲滿足的效應必然會進一步下降,很可能會變得微乎其微。

2)15歲之後,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跟他們的行為結果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相關性,沒有統計學意義。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們知道,抑制自己去做某事的沖動,主要受前額葉皮層控制,而前額葉皮層在青少年階段是在不斷發育的。幼年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前額葉皮層還很不完善,而十幾歲之後,大家基本上發育得差不多了,沒有特别大的差别。

另一方面,這項研究發現,所謂的「延遲滿足」的效應,遠低于家庭背景、早期認知能力和環境影響。其中,環境影響也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是否信任這個世界」,那麼,前兩項主要由什麼影響呢?

簡單來說,前兩項主要由父母本身影響,以及他們能否在孩子成長的早期,給他創造一個「符合及格線」的環境 —— 這會極大地影響孩子在幼年時期的大腦發育。

換言之:孩子是否能夠「延遲滿足」,是他大腦發育程度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也就是說:父母本身是否比較優秀,以及能否讓孩子「無壓力」地成長、避免對大腦發育産生影響,才是決定孩子将來成就的重要因素。

(更具體一點,可以參考 這套規則,也許會颠覆你的三觀 ,這裡就不贅述了。)

順便一說,Baumeister 的自我損耗理論以及對意志力的解釋,在近十年來也基本被推翻了。略舉幾例:

2010 年,Dweck 重複了 Baumeister 的實驗,結果發現:當人們相信「意志力是無限的」時,他們不但不會表現出自我損耗,反而會在一系列任務中表現得更好。這也是她提出「成長思維」的一個重要依據。

2017 年的一系列研究也佐證了這一點:認為意志力無限的人,主觀幸福感更高,更容易有奮鬥的活力,同時表現也會更出色。(Savani & Job, 2017;Bernecker等, 2017)

簡而言之,現在我們一般認為:并不存在自我損耗這個東西,意志力也并不是「我能否控制自己」的原因,而是一系列其他能力和要素的結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什麼結論呢?

我們所推崇的「延遲滿足可以讓一個人變得更優秀」的觀點,很可能是錯的。延遲滿足很可能并不是原因,而是結果。

什麼樣的結果呢?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對環境和外部世界的信任,二是較為良好的認知能力。

也就是說:父母本身較為優秀、且成長環境良好、得到足夠關愛的孩子,他們普遍會有更傑出的成就,同時也會表現出更強的「延遲滿足」能力。

後兩者都是前者的結果,它們本身并沒有因果關系,隻是我們一直誤以為它們存在因果關系罷了。

這就給了我們一個啟示: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和教育方式,其實可能未必是好的,甚至有可能是弄巧成拙了。

比如:許多家長着眼于培養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但正是這個培養的過程,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額外的壓力,反過來影響孩子的幸福感,以及成長過程中的大腦發育 —— 這才是對孩子造成負面影響的更大因素。

簡單舉幾個例子:

你是否總是給孩子過多的壓力,讓他活在你追我趕的内卷之中?

你是否過度地壓制了孩子娛樂、休閑的需求,認為這些都不重要?

你是否總是在拖延和推遲對孩子的承諾,讓他一次次滿懷期望又失望?

你是否總是在忽略孩子的要求和期盼,不斷地告訴他「等你将來長大了就懂了」?

……

這些行為,表面上看,都是為了孩子好,讓他為了更長遠的利益而放棄眼前的小利 —— 但是,它們很可能會反過來加重孩子的壓力,進而造成更惡劣的影響。

要知道,影響大腦發育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成長過程中的壓力。在壓力中長大的孩子,前額葉和邊緣系統都會受到影響,進而,認知能力和執行能力可能都會較差,同時可能會更加無法「控制自己」,容易陷入焦慮、抑郁和負面情緒之中。

同樣,這樣長大的孩子,很可能會失去對世界的信任,進而更容易陷入過度懷疑、過度保守、難以行動的怪圈中。

是以,很多在這種嚴格教育裡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可能會有一些「報複性」和「代償性」行為,也更容易生活在童年的恐懼、渴求和陰影之中。

是以,我個人的觀點一直都是:不提倡讓孩子陷入過度的「内卷」之中,盡量以能給他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度為原則,充分發揮他探索世界的天性,讓他在更幸福、放松、自由的環境中成長 —— 這可能是家長能夠為孩子創造的最好的環境了。

讓孩子在可感覺的愛裡面成長,并培養他愛這個世界的能力,這可能才是更重要的。

當然,這隻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我也非常了解現在家長對孩子的操心,是以這個問題大可商榷。不過這篇文章并不是育兒文,是以暫且就此打住吧。

說回我們自己。

如果說「延遲滿足」并不是一個需要去追求和培養的能力,那麼,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難道要追求「即時滿足」嗎?

當然不是的。實際上,我在很多文章裡都提到過「長期回報」:我們要做更多能夠帶來長期回報的事情,少做隻能帶來即時回報的事情。

那麼,這兩者的差別是什麼呢?

延遲滿足,是把本應得到的回報往後延,告訴自己:我現在得不到這些回報,但我将來總是能得到的,是以我要控制自己,壓抑自己,撐過這段時間。

它本質上是一種對欲望和需求的抑制,用未來的回報來激勵自己。

而長期回報呢,則是把回報的時間拉長,把它分攤在達成目标的一整個過程之中,并且學會從過程中獲得樂趣,把精神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也視為一種回報。

它并不抑制你的欲望和需求,而是通過改變你的心态,用一種更靈活、更具政策性的方式,不斷在你奔赴目标的過程中為你注入能量、打氣加油。

打個比方。

比如你開一家創業公司,前幾年一定是非常艱苦的,但你說服自己,說,等熬過這段時間就好了,到時就有回報了 —— 這是延遲滿足。

再比如,你開一家創業公司,前幾年很艱苦,但每克服一個難關,你都能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每上一個台階,都感到離目标更近了一步,于是不斷從中獲得回報和動力 —— 這是長期回報。

是以,延遲滿足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它會不斷堆高你對于未來的獎勵的期待。它相當于用過程裡的「壓抑」和「忍受」,去換取結果的「豐厚回報」。

這種期待一旦過高,當你真正去獲得它的時候,你從中獲得的獎賞感反而就更少了 —— 因為我們知道:大腦的獎賞機制,是實際獎勵和期望的內插補點,而不是實際獎勵本身。

進一步,當你沒有能夠獲得如期的豐厚回報時,你就很容易陷入失望和沮喪之中。你會感覺:那我前面這段時間是為了什麼呢?我的苦是不是白捱了呢?

是以,我一直都說,我們要培養長期回報的習慣,要能夠從成長、克服困難裡面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 而不是要去追求「延遲滿足」。

因為,吃苦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無需白白地去在我們人生的任意一個階段裡去「壓抑」或「忍受」,這除了為我們創造不堪回首的回憶之外,沒有任何作用。

那麼,如果我們要舍棄「延遲滿足」的思維的話,有什麼好的思維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建立「長期回報」呢?

一個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就是要去找到目标。

這句話可能很陳詞濫調,但目标對于人的意義極其重要,又非常容易被人忽略。比如:

目标感更強的人,往往主觀幸福感也更高,也更容易從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失敗中恢複過來。(Bronk等. 2009)

在1-7分的打分裡面,目标感每提高1分,死亡率就可以下降12%。(Hill和Turiano, 2014)

更強的目标感,跟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也有很強的相關性。(Hill等, 2020)

這也就是長期回報和延遲滿足的另一個差別。延遲滿足着眼于收益,着眼于盡快結束這段過程,以擷取符合期望的回報;而長期回報着眼于目标,你會清楚地知道,這段過程本身也是有意義的,它就是目标的一個組成部分,每走一段路,都是在離目标更近一步。

那麼,你在這個過程中所付出的每一個行動,以及行動後得到的每一個微小回報,都能為你提供動力,讓你更好地去接近你所設下的目标。

但延遲滿足是無法給你這種動力的,你隻能依賴于未來的結果,依靠結果對你的吸引力不斷前進 —— 是以,它才需要所謂的「意志力」去支撐。

是以,很多人總是去追求「意志力」,追求「自律」,其實都是本末倒置:

并不是因為你有了意志力、你足夠自律,才會成功;而是,你本身有着一個足夠遠大的目标,在向着目标行進的過程中你能獲得回報,那麼你的行動過程表現出來,才是「意志力」。

那麼,如何去找到一個适合自己的目标呢?

一個有效的思維方式是:把目光從你自己身上移開,去關注到你之外的世界,去思考:

你希望為這個世界作出什麼改變,你希望這個世界因為有了你、而變得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為什麼呢?因為:一個好的目标,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方面,你要有一個足夠遠大的圖景:你要清楚地知道,你的目标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當你達成這個目标的時候,有哪些人可能因你而改變。

這一點的立足點是意義。隻有足夠宏大的圖景,才能夠支撐起你的價值感和意義感,讓你體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單純隻是為了「讓我自己過得更好」本身,是無法展現你存在于這個世界上的價值和意義的。

另一方面,目标要能夠跟你契合。在為目标奮鬥和前進的過程中,你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和長處,享受到克服困難的快感,感受到自己在不斷地成長。

這一點則可以幫助你獲得回報,讓你可以感受到「我為了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并不是白費的」。哪怕結果可能不如人意,但這個過程也能夠給我足夠的回報了。

是以我常常說:如果有條件的話,不妨多擡起頭,走出你熟悉的圈子和生活模式,去看看這個世界,看看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有哪些形形色色的人,看看這個世界的系統在如何運轉,人們如何生活。

試一試去找到跟自己能力和興趣相契合的,又能夠給這個世界帶來改變和幫助的事情,哪怕隻能幫助到一小部分人。

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成長,找到「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這才是更高層次的「滿足」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