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在大陸汽車工業相對匮乏的90和00年代,伴随着一代人出行的“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和“新三樣”(伊蘭特、凱越、福美來),幾乎是占據了當時國内家轎領域銷量的半壁江山,是那個時候當之無愧的“國民神車”。就以十年前的北京為例,在京城大街上最多的車不是奔馳和奧迪,而是挂着北京現代車标的伊蘭特!

但時過境遷,經過市場的大浪淘沙,曾經的“新老三樣”,如今的發展境遇卻有着極大的差異,富康、福美來早已退市停産、桑塔納在海外也傳出停産消息、捷達升華為品牌後現已深耕德系SUV的定位、别克家族的銷量擔當也從凱越換成了英朗;相比之下,在家轎領域就隻剩下了伊蘭特是唯一的熱銷獨苗。
而伊蘭特這款車之是以能夠經受住市場更疊,在國内市場推出已經快20年的時間還能夠實作熱銷,究其背後底層的原因,固然有很多的因素,但簡單來說可以從這兩點來概括:年輕化的成功定位、新平台的成功應用!
年輕化的成功定位完美抓住銷量更新的浪潮
“新老三樣”之是以在當年普遍流行,一方面是當年我們的汽車工業仍處于摸索階段,市場上能夠看到的車型的确不多;另一方面,也就是當時我們的收入還不高,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能夠買一輛“普桑”已經相當不錯了。
但如今我們的所處環境已經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随着國民收入水準的不斷提升,加之外國車企對中國市場的逐漸重視,以及本土車企的強勢崛起,都讓消費更新的勢頭已經勢不可擋。如果一直沉浸在此前的成績中,不做出适當改變,繼續隻把自己定義為中低端家轎,那麼淪為曆史的塵埃也可能就隻是時間的問題。
第七代伊蘭特的推出顯然把握住了這個規律,依靠着多年來積澱的口碑優勢,以年輕化的定位破繭而出,并從内到外都有着徹底的年輕化改觀,可謂一舉改變了“北京計程車”的刻闆形象。
首先,在外觀設計方面本就是伊蘭特車型的優勢之一,而第七代伊蘭特進一步把這個優勢進行擴大,一改A級車的油膩感,将參數化的設計元素融入到感性運動的設計理念中,通過一系列直線的勾勒,運動時尚元素的應用,将一台專屬于年輕人的座駕進行完美呈現。同時,近期第七代伊蘭特也推出了黑武士限量版車型,首次以純黑的形式出現,十分的硬朗與帥氣。
其次,在配置方面,合資A級車一直是被外界所吐槽的最多的一個地方。第七代伊蘭特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重新樹立了一個标準。在内飾部分,雙10.25英寸超大智慧連體雙屏,讓整車的科技質感大為凸顯;64色的氛圍燈也是提高格調的點睛之筆。智能化表現部分是當下年輕人極為重視的一個部分,而第七代伊蘭特應用的Hyundai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統,內建多達23項安全/輔助配置,完全可居于當下合資同級車的天花闆水準。
新平台的成功應用為第七代伊蘭特的熱銷打下伏筆
衆所周知,在全球都在施行的平台化造車模式下,汽車平台的作用就相當于是一款産品的骨架,對産品的好壞起到決定性作用。而對于車型而言,有一個與時俱進的造車平台往往是成功的保障,而反之則不然。比如桑塔納車型在實作新老交替之後,雖然外觀大變樣,但由于應用的是大衆相對較老的PQ25平台來打造,面對當下日新月異的汽車市場顯然是有些跟不上腳力,由此這也成了新桑塔納遲遲沒有複現往日輝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第七代伊蘭特則不然,對比其他幾款“新老三樣”中的在售車型遲遲不更疊新技術平台,其應用的i-GMP技術平台,則是現代汽車打造的最新一代量産車平台。
在産品力的打造上,基于i-GMP技術平台的特點,在安全性、空間表現、操控表現等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比如在操控方面,從第七代伊蘭特的外觀可以得知,其相對低趴的車身姿态,主打操控的性質不言自明。其實這就是i-GMP的設計特點之一——低重心,在滿足駕駛乘坐空間需求的前提下,i-GMP技術平台下的車型的車身高度相比上一代車型降低了40mm,更加符合流行的運動風格設計,在市場都在講年輕化的格局下,更運動的第七代伊蘭特顯然會更受歡迎。
另外,我們都知道現代汽車N品牌,在歐洲小排量運動轎車市場備受歡迎,這除了靠在動力性能方面的調校能力,當然也包括在底盤懸架設計調校方面的功底。是以在第七代伊蘭特的打造上,現代汽車也在發揮特長,基于i-GMP技術平台對底盤懸架部分進行了優化,改善前懸架和後懸架的幾何結構,讓車輛底盤可根據駕駛員的意圖實作快速響應,提高車輛在高速和彎道行駛時的穩定性和應答的靈敏性,同時也進一步降低車輛經過凹凸路面時所吸收的沖擊量,確定了駕乘的舒适性。是以,在駕乘的質感上,第七代伊蘭特普遍也更優于同價位的其他産品,這也是依托于i-GMP技術平台為第七代伊蘭特賦予的最大優勢之一。
作為從“新三樣”中走出的一代國民神車,如今的伊蘭特非但沒有成為落日黃花,而是通過全新的定位、全新平台的應用再一次煥發出了新的活力。而歸根結底第七代伊蘭特的成功顯然是北京現代對市場變化的精準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