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新年到來之前,劉學州在美麗的三亞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釀成這場悲劇的除了親生父母的冷血,還有可怕的網絡暴力。
如今,同樣深陷網絡輿論的還有“江歌案”的被告人劉鑫。

在二審開庭前,劉鑫用劉學州自比,她認為自己和劉學州一樣遭遇了嚴重的網暴,采訪中,劉鑫表示自己5年來一直在等待真相大白,而現實卻讓人屢陷絕境,她一直在避免成為劉學州。
無不意外,劉鑫的發言讓她又一次被“網曝”了。
很多做錯事的人都會努力求得被諒解的機會,可為什麼劉鑫如此遭人恨呢?
答案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犯錯不認錯,認錯不甘心。
作為共同在東京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悲劇沒有發生之前,江歌和劉鑫是一對很要好的朋友,江歌甚至在劉鑫與男友發生沖突後允許劉鑫和自己同住。
但令江歌萬萬沒想到的是,正是出于這份好心,最終讓自己丢了性命。
危難目前,劉鑫棄江歌于不顧,将生的希望留給了自己。
如果将貪生怕死歸為人性的弱點,哪怕劉鑫事後真誠認錯,極力對江歌的媽媽做出彌補,她也不會淪為網友口誅筆伐的對象。
但劉鑫做了什麼呢?
她做了新發型,在社交平台開心地曬出自拍;
她在節日裡給江歌媽媽發“祝福”短信,用“阖家歡樂”來刺激對方的喪女之痛(事後解釋是自己用詞不當);
更令人震驚的是,作為家長,劉鑫的父母在事發之後非但沒有對女兒做出正确的指引,反倒對江歌媽媽進行威脅恐吓。
試問這樣的父母,如何能養出一個三觀端正的女兒?
劉鑫坦言自己現在很慘:沒朋友,沒工作,沒希望……
對此,網友們一邊解氣地鼓掌點贊,一邊态度堅定地支援江歌媽媽,很顯然,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劉鑫的下場完全對得起她昔日的言行。
而從育兒的角度來看,将劉鑫推向絕境的,除了她骨子裡的自私與懦弱,還有失敗的家庭教育。
孩子的行為裡,藏着父母的三觀
生而為人,每個人都會犯錯,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當孩子犯錯之後,父母并沒有對其進行正确的引導,進而讓小錯變成大錯,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并不了解劉鑫的成長過程,但從案發之後劉鑫父母對江歌媽媽所表現出來的态度,便可推斷出劉鑫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
她并沒有在父母的引導下正視自己的錯誤,相反,這一家三口還對江歌媽媽實施過語言及文字攻擊,且時至今日,劉鑫依然認為自己是沒有問題的。
為人父母,保護子女是天性使然,但這種保護要建立在不違反道德和原則的基礎上。
倘若明知孩子由于行為失當而造成了嚴重的後果,父母非但不第一時間引導孩子站出來道歉,反而與孩子“同流合污”,對受害者進行攻擊,那麼這種扭曲的三觀勢必也會将孩子培養得越來越“歪”。
很多人都說,孩子的行為裡藏着父母的三觀。
的确,江歌媽媽真正善良,江歌亦熱情仗義。
反觀劉鑫,父母在女兒犯錯之後一味地對其袒護包庇,劉鑫也是一樣,一條人命在她眼裡可大可小,好友替自己出頭喪命之後,她的心裡沒有一絲愧疚……
受網絡輿論影響,劉鑫用劉學州自比,希望自己不要成為網暴的犧牲品,不知此時的劉鑫有沒有想到,也正是她的自私,讓無辜的江歌成了一場突發事件的犧牲品……
本期話題
你如何看待劉鑫目前的處境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随時擷取科學靠譜的育兒幹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