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會提問——讀後感

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作為一個富有思想的人,對自己的所見所聞如何回應,你必須要做出選擇。一種方法是不管讀到什麼還是聽到什麼都一股腦兒地接受,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你就會把别人的觀點當成自己的觀點,是他人所是非他人所非。但沒人會心甘情願地淪為他人的思想奴隸。

習慣久了,就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别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而原因往往是沒有進行自己的思考,把别人的結論當作自己的結論。

海綿式思維卻有個極嚴重、極緻命的缺點:對各種紛至沓來的資訊和觀點如何做出取舍

雖然網際網路内容豐富多彩,但内容有好有壞,如果不加以辯論,很難發現其真實性。

海綿式思維強調單純的知識擷取結果,而淘金式思維則重視在擷取知識的過程中與知識展開積極互動。
我們不妨更進一步,檢視一下這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導緻怎樣不同的行為。采取海綿式思維的讀者通常怎樣讀書呢?他逐字逐句地細讀,竭盡所能地記住所讀材料。他可能在關鍵詞和重點句子底下畫上線,或用彩筆做标記;他可能做筆記來概括主題和要點;他不時複習書本上的畫線部分或重溫筆記,確定自己沒有遺忘任何重要的知識點。他的主要任務就是找出作者的觀點并充分加以了解。他記住作者說理論證的全部過程,但不對其做任何評價。采取淘金式思維的讀者又會怎麼做呢?像采用海綿式思維的讀者一樣,他也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擷取新知識,但兩者間的相同之處僅此而已。淘金式思維要求讀者問自己一系列既定的問題,旨在找出最佳判斷或最合理的看法。

死記内容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并且作者所說的,是不是完全正确也有待考證,是以如果隻是做筆記,細讀也不是真正解決辦法之道。而且要經過思考論證作者所說的是不是符合實際情況。

采用淘金式思維的讀者常常質疑作者為何要提出各種各樣的主張。他在書本的頁邊寫批注,提醒自己注意作者推理和論述中存在的問題。他無時無刻不在和自己的閱讀材料互動,目的是批判性地評價所讀的材料,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

每個人的看法不同

我們更熱衷于相信那些和我們的期望值一緻的解釋和描述。這樣,我們難免會把自己的喜好帶入這些問題的讨論場合,而對那些與自己喜好不一緻的說法一概加以排斥。

不得不說,确實有這麼一回事,我們往往把自己喜歡的加以強調,而不喜歡的則加以排斥。比如說我們就非常喜歡看和自己經曆相同的。

我們每做一個決定時都攜帶有太多的個人包袱——經曆、夢想、價值觀、所受訓練、文化習俗等。

不同的人眼裡,總有不同的世界,所了解的也就不同。

想象一下你正和室友展開一場熱烈的讨論,這場讨論最後以這樣一句話作結:“我怎麼說你都不懂,你家裡都是有錢人。”讀完這一章以後,你就知道“有錢人”這個詞是附加了感情色彩的詞彙,充滿了不确定性。每個使用這個詞的人都給這個詞附加了他自己的文化、意識形态和個人經曆上的意義。對于一個剛入籍的難民家庭而言,“有錢人”就意味着有固定工作并且能滿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對另一個人而言,它也可能意味着一份穩定的可以按月領薪水的工作。再換一個人,資産達不到六位數以上的在他看來都算不上有錢人。這個詞擁有幾乎無窮無盡的不同含義,每個含義都合乎邏輯。是以我們很容易就能了解為什麼真正意義上的交流顯得異常困難。
隻有盡力認清這些感情以及它們對你造成的影響,當别人提出的觀點可能威脅或推翻你目前的看法時你才能仔細聆聽。這種開放包容的精神非常重要,因為在有些問題上我們的許多立場和觀點并不是特别有理有據不容辯駁,它們也是别人傳遞給我們的觀點,經年累月下來,我們對這些觀點産生了難以割舍的感情。事實上,很多時候,當别人提出相反的結論時,我們都将其當做針對我們自己的人身攻擊。對一個論題過于感情投入的最大危險,就是你可能考慮不到其他立場潛在的正當理由——這些理由其實非常充分,隻要你願意聽一聽,足以改變你對這個論題的看法。

我們自己所做的,所說的,往往也存在着很多的問題,是以我們需要認真的聆聽别人的意見,并加以判斷他說的是不是真有那麼回事。

尋找結論

在可能的位置檢視一下。結論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出現。首先要注意的兩個地方是文章的開頭和結尾。很多作家寫文章喜歡開門見山,陳述中往往包含了他們想要證明的論點。而其他作家則喜歡在文章的結尾總結出結論。如果你在讀一篇篇幅很長且錯綜複雜的文章,不明白作者到底在說些什麼,那就直接跳到結尾去看看。
一旦你找到結論,就将結論作為你評論的重點。結論是作者或演說者希望你選擇的目的地和終點站。接下來你所關心的是:基于支撐這一論斷的所有材料,我該不該接受這個結論?
這個人的理由可能充分也可能不充分,但隻有你提出以上問題并找出他的理由之後你才知道分曉。如果他的答案是:“因為我就是這樣認為的。”那麼你一定對這樣的論證極不滿意,因為這個人的理由不過是結論的翻版而已。但是,如果答案是關于兩國預計的軍事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證據,你在客觀評價這一結論的時候就要認真考慮這些證據。請記住:隻有當你找到支撐結論的理由時你才能判定一個結論的價值。

和沒有說一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