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足壇傳出三個消息,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字:錢

今天,中國足壇傳出了三個消息,三個消息來自南北中三個地方,來自球員、管理層和俱樂部這三個不同的角色,但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字:錢;三個字:錢鬧的。

中國足壇傳出三個消息,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字:錢

|圖/ @蒿仔 微網誌

第一個消息是國足隊長蒿俊闵帶頭讨薪,他自從加盟武漢隊以來就沒有拿到薪水,在微網誌上蒿俊闵表示,武漢隊的薪水一拖再拖從賽季結束到過年,從過年前到過年後,到現在也沒給。蒿俊闵發言的同時,楊博宇、葉重秋、黃紫昌等幾位武漢球員也同時在微網誌上讨薪。

第二個消息是天津泰達前任董事長董文勝因涉嫌受賄罪被檢方批捕。這是天津泰達董文勝、李廣益等人被帶走後最新的司法動作。

第三個消息是廣州隊釋出通告,與阿洛伊西奧、埃爾克森、阿蘭、費爾南多和高拉特五名歸化球員解約。這也基本上就宣告了中國的歸化運動徹底失敗。而與此同時,網上還流傳出了廣州隊新賽季的限薪通知,一線隊球員最高年薪僅為60萬元人民币。

三個消息看似沒有什麼關聯,但其實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錢。武漢隊員要錢,天津老總貪錢,廣州球隊沒錢。

中國足壇傳出三個消息,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字:錢

|解約,為了節約

中國足球的紅火是因為錢,但這泡沫起來的快,破滅的更快。而從這三個跟錢有關的消息中,或許仍舊能夠讓人讀出一些什麼東西。

前不久,中國女足奪冠後,關于女足的收入問題又成為焦點,男足賺錢太多成了被批評的對象。很多自媒體都發文章或者做視訊,批評男足誰誰誰年薪多少多少,然後再配上他們比賽中偶發的失誤集錦,寓意是這些男足球員不配這麼多錢。

其實,配與不配完全是市場規則,這倒也還好辦。比如現在的廣州隊,因為母公司幾乎瀕臨倒閉,俱樂部一邊進行股改,一邊給球員限薪,這種限薪跟足協要求的300萬一年還不一樣。足協要求的年薪顯然是經過計算的,符合國際足球市場行情的年薪,而廣州隊這個60萬的年薪,則是根據其球隊營運能力來計算出來的。

也就是說,國際足壇的市場規律是,中國最好的球員應該能夠拿到300萬的年薪。而廣州隊根據自身的市場營運能力來算的話,球隊中最好的球員也就是60萬年薪。雖然廣州隊最好的球員未必是中國最好的,但從300萬到60萬這5倍的差距仍舊讓人咋舌。

中國球員到底值幾個錢?論水準,值300萬人民币,論國内足球市場行情,隻配60萬人民币。那麼很顯然,問題并沒有出在球員身上,而是出在了國内足球市場的發展上。

也就是說,之前球員拿幾千萬的年薪,是有人惡意炒高年薪,如今球員拿幾十萬的年薪,也是有人惡意拉低年薪。這兩種行為其實都是不對的,但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足協也沒有什麼辦法應對。

其實,中國球員拿多少年薪一點都不重要,那畢竟隻是個數字而已。看看蒿俊闵就知道,數字的東西寫在那裡,但拿到手裡的到底是多少就難說了。老說中國球員賺錢多,賺錢容易,但誰知道什麼時候就突然沒了?

女足年薪幾十萬,說起來不多,但因為有了地方足協和中國足協的扶持,好歹還算相對穩定。男足号稱幾百萬幾千萬,可是說不定哪天就一分錢不給你,你想去要都要不來。

踢足球就好像是買理财,聽起來利潤不小,但可能會顆粒無收。

球員辛苦訓練了幾十年,行情好的時候,多賺一點,行情不好的時候,一分沒有,這在中國足壇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那麼,錢都去哪了?看看董文勝也就知道,所謂的投資最後還不是進了當權者的腰包。

中國足壇傳出三個消息,歸根結底都是一個字:錢

董文勝因為什麼而受賄,目前尚不可知。此前其被帶走,據說就跟外援簽約有關。而後總經理李廣益和知名經紀人李峰也被調查,那麼董文勝的受賄是不是跟轉會交易有關聯呢?相信後面法律會審理得水落石出。

中國足球炒作這麼多年的熱錢,球員拿到的其實隻是很少的一塊,更多的錢用在了一些虛無缥缈的、毫無意義的地方。比如歸化,恒大為了歸化花了幾個億,但換來的卻是一地雞毛。而那些錢去哪兒了呢?

現在看來,足球這個行業内,投資人的錢,絕大部分可能都滿足了一些人的私欲。俱樂部董事長、總經理乃至主教練和球隊的管理人員一起,國内經紀人分錢的事情在這個圈子裡并不算少見。最後鼓起來的未必是男足球員的腰包,而是商人們的腰包。

錢錢錢,中國足球離不開、繞不開的話題,最終也必然毀掉了足球。是以,強烈不建議把女足也牽扯進來,變成「錢錢錢」的逐力場。至于男足,隻希望能夠恢複到一個公平合理的市場環境下,良性發展。

當然,這個願望說了這麼多年,一直也沒有實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