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正成熟的人,不争不搶,不急不躁,穩穩地做自己。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這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真正實踐起來,卻很難。
且不說面對學業、就業、晉升等關乎人生前途命運的重大選擇時,人們總是患得患失,費盡心思,就連每天與上司、同僚相處,都要時時處處提醒自己,多留個心眼,說話要滴水不漏,做事要無可挑剔。
為了實作“完美”的人設目标,不僅手中的活要百倍努力做好,還要費盡心思琢磨别人的心思。
總要讓自己在别人采取“行動”之前,要麼搶先把工作做好,要麼搶先把彙報做好,又或者搶先布好一個大大的“局”,才能在一次次博弈中,有驚無險。
這樣的日子,如同上緊了發條的鬧鐘,一直滴滴答答,容不得片刻停歇,又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個不小心,就會一命嗚呼。
焦慮、煩躁、心神不甯就這樣成功地綁架了一個人,我們越來越活成了自己讨厭的樣子,卻又無法“逃離”。
于是,我們便格外羨慕身邊的一種人,他們似乎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時光仿佛在他們身上慢了下來,又或者,他們有着神奇的“魔法”,能精緻地雕刻時光。讓一切都顯得韻味悠長。
如同前段時間,網絡上報道的一位清潔工大伯,他已經年過半百,頭發花白,每天彎腰掃地,但他依然将頭發梳得很“有形”,衣着也很“酷”,有着鮮明的個人印記,但不花哨,不做作,給人一種“精神抖擻、内涵豐富”的好印象。
這大概就是“活出自己的精彩”吧,不糾結于過往,不排斥于當下,不迷茫于未來,就這麼踏實、用力地活着,日子很平凡,卻也很充實。
隻要執念美好,就一定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即便沒有,在過去的每一天裡,自己的内心都洋溢着快樂、感恩、知足和甯靜,這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02
真正成熟的人,總會享受“最簡單的快樂”。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
于是,很多人,便成天闆着臉,一副全世界都虧欠他的樣子。
隻是,任憑你抱怨不停,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事情,依舊無法改變。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讓自己不開心”上,不如想方設法讓自己開心起來。
大詞人蘇轼,一生宦海沉浮,但他走哪裡,就能在哪裡安家,還能讓自己安心。在被貶黃州時,為了解決一大家子的吃飯問題,親自動手,和家人開荒墾地,自力更生的喜悅和滿足,讓他從文人士大夫成為了真正的“東坡”居士。
中年時,他曾有一段時間得以回到京城,他有個習慣:早起,梳頭,着好衣冠,再和衣小睡一刻。他說這種小睡的滋味之美,無可比拟。
不得不說,蘇轼是一個善于得到世上一切樂趣的人:早先被人們嫌棄的骨頭多肉很少的羊脊骨,經過他的“品鑒”和帶動,成為了鼎鼎有名的“羊蠍子”;因為愛吃豬肉,就寫下《豬肉頌》,流傳後世的“東坡肉”也就在一次次文火慢炖中款款走來......
越是了解蘇轼的人生,越是會明白,誰不是在生活的熔爐中摸爬滾打,誰不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一點點成長,那些受過的委屈,流過的淚,最後都成為了最厚重的铠甲,讓自己寵辱不驚,笑看風雲。
當一個人真正成熟了,就會懂得享受生活中“最簡單的快樂”,就比如,連續加班之後,能夠安安穩穩地睡個好覺;第一次照着書本做的美食成功了;又或者,天天拌嘴吵架的家人,依舊整整齊齊地等着自己歸來......
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總會感慨劇中的主人公在短短一兩個小時内,就度過了漫長的一生,感慨他們的“生命”太短暫了。可事實上,我們的生命不也逃不過“匆匆”二字嗎?
03
真正成熟的人,不是鋒芒畢露,而是“愚不可及”。
一個人真正的成熟,不是表現在“聰明勁”上,而是在“裝傻充楞”上。縱然,萬丈光芒,他們也懂得。
《論語·公冶長》中寫道“子曰: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若用白話文解釋,其大意是:“孔子說,甯武子這個人當國君有道、政治開明的時候,他便聰明。當國君無道、政治昏暗的時候,他就裝傻。他的那份聰明勁或許别人能夠趕得上,可他那裝傻,别人就趕不上了。”
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出,孔子說的這個“愚不可及”,是對甯武子這個人實實在在的誇獎之言、溢美之詞。
人在職場,大多數人都在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上司和同僚的認可,因而無所不盡其能。可當一個人的才華比對不上他的野心時,再多的“表面”功夫也無濟于事。
而真正的成熟,則如同作家餘秋雨先生所說: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别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像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冷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能夠看得很圓卻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04
結束語:
時光總是匆匆,人生也是匆匆。
隻是,不要忘記了,我們來這世間走一遭,并不隻是為了“匆匆而過”。讓自己變得成熟起來吧,做一個從容、淡定、灑脫的人。
每一種花,都有不同的花期,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精彩。你要相信,什麼都不需要着急,一切終将款款而來。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