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強制安裝EDR,自動駕駛賽道“裁判員”已就位?

去年4月,工信部釋出的《關于實施GB 7258-2017第2号修改單相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到,要求從2022年1月起新生産的乘用車必須配備事件資料記錄系統(EDR系統)或者符合GB/T 38892規定的車載視訊行駛記錄系統 ((DVR系統)。通知釋出之時對EDR系統制造企業的股價起到了不小的拉動作用,但因具體實施日期還有段距離,是以并未引起廣泛關注。

時間來到了2022年的2月中旬,按照通知提到的時間節點,新的國标要求已經開始正式實行。而這次,“強制安裝”、“汽車黑匣子”成為曝光的關鍵詞。

強制安裝EDR,自動駕駛賽道“裁判員”已就位?

在航空事故中,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一個名詞叫做“黑匣子”。通過它,研究人員可以調取飛機發生事故前後一段時間内關鍵的飛行資訊,由此來推測發生空難的具體原因。那麼從汽車EDR系統本身的工作性質上看,用“汽車黑匣子”一詞來形容EDR可謂相當貼切了。

EDR是幹啥的?

EDR系統,學名“事件資料記錄器(Event Data Recorder)”,EDR用于記錄車輛碰撞前、碰撞時、碰撞後三個階段中汽車的關鍵運作資料(包括速度、ABS狀态、安全帶狀态等)。一般來說,汽車的EDR通常位于車輛氣囊控制子產品内,當車輛發生事故時,車輛縱向或者橫向加速度達到相應門檻值,系統便能夠在第一時間記錄并且存儲碰撞前、中、後的關鍵資料,在後期可以通過專業裝置進行提取和分析。

強制安裝EDR,自動駕駛賽道“裁判員”已就位?

從EDR系統最直接的作用看,它與車主自發安裝的行車記錄儀作用類似。二者都可以通過還原事故真相來幫助執法部門進行交通事故的責任判定。不過,行車記錄儀的記錄資訊隻有表面的GPS軌迹、視訊錄制資料等,并不會記錄車輛在運作過程中的關鍵資訊,比如車輛速度、方向盤轉向角度、車輛制動狀态等。另外,行車記錄儀的資料能夠通過後期剪輯等手段修改甚至是删除,對于争議較大的事故,無法作為真實有效資料進行明确的責任判定。

相比之下,EDR系統通過二進制信号進行存儲,除了專業人士以外,一般很難被篡改或者删除,資料真實性得以保證。是以,EDR系統儲存的車輛關鍵資料,更能夠幫助執法部門對事故進行責任判定。而這,或許是EDR系統在未來交通環境中更具意義的地方。

安裝EDR有多必要?

在現如今的汽車領域,最熱門的三個詞莫過于新能源、智能網聯以及自動駕駛。随着新能源汽車普及率在不斷提升,普通消費者已經能夠切實感受到新能源汽車帶來的新優勢;智能網聯也伴随5G時代的到來,有了全新的發展。唯有自動駕駛,目前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不管是新勢力還是老巨頭,都不能輕易跨過L2級自動駕駛這條線。除了技術本身帶來的限制,更多的還是政策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事故責任判定就是重要的一點。

強制安裝EDR,自動駕駛賽道“裁判員”已就位?

車輛處于自動駕駛狀态時,由于開車的主體發生了變化,是以責任主體也發生了改變。現階段,未搭載自動駕駛系統或者是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在發生交通事故後,責任雙方很好劃分,不是A車主就是B車主。但是,當車輛在開啟自動駕駛後發生事故,責任主體除了車主以外,車輛制造商是否因未能提供安全行駛保障而需要負責?零部件供應商又是否會因可能存在的零部件故障而負責?這些責任問題,通過行車記錄儀無法判斷,通過電子眼等執法裝置同樣無法分辨。

是以,能夠詳細記錄車輛實際資料的EDR系統,在自動駕駛事故責任判定中,作用将會被放大。

按照大陸對于乘用車EDR系統政策,将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在2022年1月1日起,需要必須滿足記錄A類資料的要求,包括縱向加速度、防抱死制動系統狀态、削波标志、縱向delta-V、最大記錄縱向delta-V、達到縱向最大delta-V時間、每分鐘轉數(RPM)(适用于内燃機和驅動電機)、駕駛員安全帶狀态、加速器控制(踏闆)位置、全開位置的百分比、轉向信号開關狀态等多項資料;而從2024年1月1日起,則需要滿足記錄A+B類資料要求,包括橫擺角速度,轉向角度,擋位,發動機節氣門位置,全開位置的百分比,制動踏闆位置,駐車系統狀态,轉向信号開關狀态,駕駛員安全帶預緊裝置展開時間,駕駛員正面氣囊展開時間(第二階段),駕駛員側面氣囊展開時間,駕駛員側面氣簾展開時間,前排乘客安全帶狀态等資料。愈加完善的資料記錄,也将幫助汽車企業在主動安全系統方面的開發中提供更詳實的資料支撐。

在交通出行領域,自動駕駛的複雜程度決定了EDR系統并不能完全作為“裁判員”的角色,但對于自動駕駛的發展,EDR系統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當自動駕駛車輛事故判定更标準,更具說服力,那麼,我們離真正實作自動駕駛的那天也将更近一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