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子老師教你用2個新詞兒:暴虎馮河、臨事而懼!啥意思?

暴虎馮píng河、臨事而懼這兩個詞您聽說過麼?

雖然這兩個詞我們平時并不常用,但這兩個詞的用法可是有故事的哦!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孔子老師教你用2個新詞兒:暴虎馮河、臨事而懼!啥意思?

子路是孔子徒弟中武功最好的,他志氣剛強,性格直爽、有些魯莽。

有一天,他問孔子:老師啊,假使你打仗,你會帶哪一個徒弟啊?

言下之意,除了我武功高強,其他人體力都不夠,估計還是得帶我吧?

三軍可不是我們現代的海陸空三軍,古代戰争中把中軍、左軍、右軍統稱為三軍。

孔子聽了子路的話後笑了,直言說道:像你這種脾氣,我即使打仗也不可能帶你去。

為什麼呢?所謂“暴虎馮河”:像你這種人赤手空拳打老虎;遇到河就想跳過去,跳不過還想跳;看起來很英勇,實則是冤枉去送死,這樣有勇無謀如何能行?

孔子老師教你用2個新詞兒:暴虎馮河、臨事而懼!啥意思?

作為一個統帥,一定要能做到“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臨事而懼,可不是貶義詞哦,千萬不要用錯了。

臨事而懼并不是說怕事,而是說碰到任何一件事,一開始時就害怕會失敗,是以更要考慮周全;等到事情開始發展了,靠智慧把各方面都想的很周到,還有各種應急方案和謀略,促其成功,則“好謀而成者”;這才是統軍人才的關鍵素質。

孔子老師教你用2個新詞兒:暴虎馮河、臨事而懼!啥意思?

其實孔子在《論語》一書中,還有很多有故事的詞彙哦,這次的暴虎馮河、臨事而懼,這兩個新詞,您會用了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