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順德菜在北京(四)

順德菜在北京(四)

近幾年北京以順德為招牌的餐廳漸漸多了起來,表明順德作為美食之都的名聲傳播的更遠了,開始走出嶺南地區,向北方輻射。

順德是在2014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美食之都”稱号,之後的紀錄片“尋味順德”讓順德美食向大衆的視野傳播,而不僅僅局限于粵菜業内或小部分人群。也讓順德人認識到了文化傳播的意義和價值,而低調的順德人是不屑于傳播的,有點認認真真做事,悶聲發大财的感覺。但是,财富還有一種功能——推動文化,而文化又能反哺社會,形成持續的創造推動力。

順德菜在北京(四)

展覽海報上的吳老師的雕塑作品《李小龍》

我喜歡拿李小龍來做例子,因為李小龍也是順德人,詠春拳也源自順德均安。順德華僑城O’PLAZA購物中心開幕的時候,吳高鐘的作品《李小龍》作為開幕雕塑,我想該如何介紹這件作品和李小龍呢,最後我的觀點是這樣:李小龍并沒有在美國開拳館去教拳,而是去從事文化——拍電影,電影是當時世界最流行的文化方式,包括影響力和傳播力,是以,把中國功夫通過自己的表演傳播給全世界,這是李小龍的睿智之處,也是李小龍的精髓所在。

順德菜的文化那麼精深博大,卻鮮有宣傳者,當然李建明、廖錫祥二位這樣的文化學者在一直記錄、研究和推動順德菜和順德文化做了非常多貢獻。

北京的飲食有點像廣東的盆菜,什麼都有,自明代以來作為皇都的北京集合了天南地北的味道,精緻與否且沒辦法論,豐富程度是首屈一指的。順德菜雖然作為一個地域菜系的概念在北京比較晚,但從譚家開始,一直影響着北京,而且并非隻在平民階層,但順德菜在粵菜範圍中是很親民的。

順德菜在北京(四)

廖老師簽名贈書

2019年在順德,廖錫祥先生送我一本他即将出版的書稿打樣《順德名廚》第一輯,裡面記錄了一位順德的大廚康輝先生,他出生在民國,少年時遭遇日寇侵華,父母雙亡,逃難至上海學習廚藝,40年代學習粵菜,擅長烹制“燴八珍”、“杞圓炖水魚”、“八寶蓮黃雞”、“百花酥鴨”等廣東名菜。1955年被選入北京飯店工作,經常參與烹制國宴,人民大會堂建成後,國宴地點移到了那裡,但烹調任務仍舊由北京飯店的廚師主理。

1957年,毛主席宴請胡志明,康輝根據二位的飲食喜好,制作了“筒子雞”、“烤鴨”、“核桃酪”等菜肴。1961年被安排到中南海為毛澤東當廚師一年之久。因為在北京飯店的學習讓他對湘菜、川菜、淮揚菜、甚至譚家菜都有掌握,是一位融會貫通的大師。曾為多為上司人燒過菜。1974年任北京飯店廚師長。

八十年代多次赴法國交流廚藝,“煎金錢牛柳”和“紅焗釀乳鴿”兩道菜受到法國同行的喜愛,紅焗釀乳鴿因地制宜地用了法國葡萄酒,讓順德菜有了法國味。事後,康輝被吸納為“法國名廚協會會員”。2002年被授予北京“國寶級烹饪大師”的稱号。

順德菜在北京(四)

康輝大師(視訊截屏)

這樣的順德菜在北京是鮮為人知的,康輝師傅的經曆是順德廚人的榮譽,雖然每個人的經曆不可複制,有時代機遇和個人的造化與努力,但由此可見“廚出鳳城”是可以跳出“食在廣州”的範圍界定,既然康輝先生可以主理北京飯店,可以憑借廚藝進入中南海為毛澤東、鄧小平、宋慶齡等新中國的上司人燒菜,上司人的選擇可以說明順德廚人的廚藝。而“廚出鳳城”正是順德菜深厚的技藝和悠久的烹調文化滋養的,順德菜和順德廚人構成了順德味道的傳承與傳播。

而順德菜又何止在北京。

順德菜在北京(四)

順峰山公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