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因病逝世,動力電池巨頭未來駛向何方?

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因病逝世,動力電池巨頭未來駛向何方?

《車圈層》凡君

編輯 陳骥

2月14日,甯德時代(又稱“CATL”,300750.SZ)官網首頁釋出訃告,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博士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2月14日逝世,享年79歲。

訃告稱,張毓捷博士學貫中西,具有全球化戰略眼光,擁有對科學技術的透徹了解,秉承同僚就是家人的理念,為企業和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十年來,從筚路藍縷到攀登高峰,他始終與CATL并肩作戰,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超越與勝利。斯人已逝,他的奮鬥精神将在CATL永遠傳承。願張毓捷博士一路走好!

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因病逝世,動力電池巨頭未來駛向何方?

(圖檔來源:甯德時代官網)

低調的榮譽董事長

在新能源賽道火熱之際,超萬億元市值的甯德時代作為動力電池的巨頭企業,無疑是數億投資者關注的焦點。

相較之下,在這份訃告發出前,外界對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卻知之甚少。

資料顯示,張毓捷博士,出生于1943年,祖籍山東省泰安市。年少博學笃志,1965年畢業于台灣大學,取得學士學位,1973年,畢業于美國聖母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畢業後,在美國先後任職于福特汽車公司、IBM公司和Conner Peripheral,從事工程研發以及管理工作。

1994年,毅然放棄美國優越條件,加入香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SAE)。2007年,加入香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先後擔任副董事長和董事長。

2011年,将ATL動力電池研發部獨立,成立甯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2017年至今,擔任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

早在2018年,甯德時代以不到500億元市值登陸科創闆。同年年底,甯德市人大常委會授予張毓捷“甯德市榮譽市民”稱号,理由是“張毓捷先生對我市經濟社會及主導産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甯德時代自2011年成立,至今才短短十年,但已經快速成長為全球第一的電池公司。一路走來,張毓捷可謂是親身參與、見證着甯德時代的發展,并将其打造為消費電子産品锂離子電池領域的全球龍頭企業。

2021年,甯德時代仍然穩坐全球動力電池行業第一把交椅,連續5年稱霸全球動力電池市場。南韓新能源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資料顯示,2021年,甯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位列第一,達96.7GWh,市場占有率為32.6%。這已是甯德時代連續5年蟬聯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冠軍。

據時代周報消息,張毓捷與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為師徒關系,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是張毓捷的徒弟。一手帶出曾毓群,在甯德時代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張毓捷可謂功不可沒。

業績預增股價錯殺

作為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企業,甯德時代上市後市值突飛猛進,然而,近期卻遭遇了“滑鐵盧”。

2月7日至2月11日,甯德時代股價持續走跌,由609.98元/股高點,最低跌至489元/股,跌破500元大關,跌幅達19.83%,市值縮水2820.04億元。

将時間拉長,自2021年12月3日觸及曆史高點692元/股,甯德時代便震蕩下行,最高跌去近三成。

截至2月15日收盤,甯德時代的股價為527元/股,當日漲幅3.74%,市值12283.59億元,市盈率(TTM)123.11倍。

甯德時代近三月股價走勢圖

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因病逝世,動力電池巨頭未來駛向何方?

(圖檔來源:東方财富截圖)

甯德時代的市場股價調整,或許是受消息面影響。2月13日,甯德時代釋出聲明稱,近期網絡平台相繼出現甯德時代被美國制裁、被剔除創業闆權重指數、與特斯拉談崩等一系列惡意謠言,引發市場誤解曲解,影響企業聲譽。謠言無事生非,毫無根據,性質惡劣。為維護企業正當權益,2月12日,公司已向公安機關正式報案,将對造謠者追究法律責任。

甯德時代榮譽董事長張毓捷因病逝世,動力電池巨頭未來駛向何方?

(圖檔來源:甯德時代微信公衆号“CATL甯德時代”)

與此同時,甯德時代還遭遇機構唱空。2月10日,首創證券釋出題為《甯德時代還能跌多久?一個定量分析視角》的研報。該研報指出,從短期市場情緒角度分析甯德時代未來漲跌,可以參考貴州茅台在2021年的股價走勢,通過拟合可以判斷,甯德時代的調整可能并未結束,未來可能仍有20%下跌空間,建議“賣出”。

不過,2月14日,東吳證券則在研報中指出,公司近期因各類謠言股價錯殺,估值回調至曆史底部。而2022年為全球電動車、儲能銷量大年,且公司在手訂單充足,我們預計全球裝機份額将進一步提升至35%以上,出貨量及業績有望繼續翻番增長,目前估值明顯低估。

根據1月28日甯德時代釋出的2021年年度業績預告,甯德時代預計2021年全年實作淨利潤為140億元至165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150.75%至195.52%。

公告指出,甯德時代2021年業績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的主要原因是:1、2021年新能源汽車及儲能市場滲透率提升,帶動電池銷售增長;2、公司市場開拓取得進展,建立産能釋放,産銷量相應提升;3、公司加強費用管控,費用占收入的比例降低。

東吳證券表示,維持甯德時代2021-2023年歸母淨利潤預測分别為152億元、302億元、463億元,同增172%、98%、54%,對應PE分别為75倍、38倍、25倍,考慮甯德時代2022年高增長,同時為全球動力電池龍一,客戶、技術、成本均全面領先,長期優勢凸顯,給予一定估值溢價,給予2022年70倍PE,目标價905.8元,維持“買入”評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