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漢俑活啦!”“又被河南科普了舞蹈,《夢蓮》意境絕了”“論國風你可以永遠相信河南”“我宣布《元宵之約》是最愛”……2月14日晚,備受關注的2022《元宵奇妙遊》如約而至,繼續用唯美的視聽語言和傳統文化意趣圈粉衆人。不僅有四大發明、舞獅,還有江南女子提燈“走橋”驅百病的傳統習俗。《夢蓮》《五星出東方》《從前慢》《宵時相遇》《回馬槍》等多個節目也斬獲較高熱度。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夢蓮》“仙氣十足”,南方元素也首次入局

2022“元宵奇妙遊”由河南廣播電視台制作,優酷聯合出品。作為“中國節日”系列的導演,一到中國傳統節日,就被“催更”。盡管壓力倍增,從目前網友回報來看,時長52分鐘的節目結構精巧、寓意深遠,延續了“中國節日”系列的高品質。其中,情景舞蹈《元夕之約》、舞蹈《從前慢》等都通過不同展現形式,傳遞世間溫暖美好的情感流淌。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而反響最熱烈的,要算舞蹈《夢蓮》和《五星出東方》。指尖舒展,如蓮花花瓣一般層層綻放,步步生蓮,在舞者的騰起與落下之間漣漪起伏。在春晚爆款《隻此青綠》之後,舞蹈《夢蓮》以動作展現從花苞到綻放的神奇過程,同時通過留白寫意的宋代極簡美學,展現一個抛卻繁複,純淨隽永的夢境。這種“指尖舞”營造的東方美學,讓網友驚歎“絕美”。

總導演路紅莉揭秘說,“《夢蓮》是一個以蓮花綻放為主題創作的獨舞,非常具有楊麗萍老師風格,比如說對于身形的塑造,手指的舞蹈語彙的表達。同時這個舞蹈裡面舞美的包裝,包括舞蹈技巧的運用,呈現蓮的高潔品質。”

表演者楊舞就是楊麗萍的得意弟子。據悉,進團後,看楊伍喜歡跳舞,楊麗萍就把她的名字改成了舞蹈的“舞”。新版《雲南映像》舞台上,跳起《雀之靈》的就是她。去年在舞蹈《火》裡,楊舞也曾用手指表現過火元素。在她看來,手指可以模仿世間很多東西。

而舞蹈《五星出東方》則是另一副古樸的韻味。它将一個漢代織錦護臂的故事,置身于“金木水火土五星彙聚”的天文奇觀下,将珍貴文物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内涵在舞台上生動鮮活的展示出來。不少網友紛紛評論“漢俑活了”,“看《元宵奇妙遊》漲知識”。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南獅精湛的技藝,烏鎮江南水鄉女子的婉約之美,引人注目的是,南方元素首次進入到“奇妙遊”中。《從前慢》用一盞盞燈籠點亮心中美好的願景,一同體會中國式浪漫,感受附着在節目中的忠貞與執着。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深挖“元宵”人文内涵,步入燈火人間

作為應景的元宵晚會,晚會導演組也在主打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表達的基礎上,繼續深挖“元宵”的人文内涵。有意思的是,三個串場的串聯節目《元之始終》、《宵時相逢》、《燈映萬象》,也分别對應了本場《元宵奇妙遊》的三個主題“元”、“宵”、“燈”。

譬如,元宵節的熱鬧、團圓和喜慶,觀衆們可以在視覺秀《守望山河 獅舞東方》、美食秀《五味調和》中沉浸式感受到熱鬧的元宵民俗、濃郁煙火氣。

從希林娜依高的歌聲中,大家又能體會到元宵節的浪漫和美好——“元宵是隐形的紀念日,在過往與未來的交界線”。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宵時相逢,就是在月光灑滿人間之前,在花燈即将點亮夜空的時候,赴一場期待已久的約會。

而“燈”既可以是家中的一盞小桔燈,也可以是文明之光、守護之光、真理之光。先賢遊學時的一盞油燈、将軍護送百姓的一提燈籠,車站送行學生時先生提的号志燈、羅布泊平房裡執着亮着的舊台燈......點點燈光彙成萬家燈火,映照着盛世太平。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歌曲《風雨彩虹 铿锵玫瑰》,慶賀中國女足亞洲杯奪冠,也映射出在這個昂揚奮進的時代中國女性力量散發的萬象清晖。元宵的意義,也從小家的團圓,綿延到了萬家燈火。倒是52分鐘的節目時長讓網友感覺“不夠看”。

“奇妙夜”穿越曆史,也暢想當下

此外,視覺表達方面,延續了國潮風唯美風格,同時融入當下多元文化元素,這是“中國節日”系列幕後班底的看家本領。節目中,來自上戲416女團的老旦邊靖婷、程派青衣楊淅、梅派青衣朱佳音、荀派花旦朱鹮、花旦程校晨憑戲腔爆火網絡,此次帶來的歌曲《回馬槍》融入戲曲元素,既奇幻又動感十足,講述五位00後的姑娘在大學寝室裡的一場“奇遇記”。随着音樂節拍,她們遁入二次元空間,分别跌落“風林火山”四場景中,變身二次元虛拟造型,手持銀槍和代表邪惡的怪獸戰鬥,最終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戰勝怪獸迎來光明,彰顯平凡人挺身而出的英雄精神。

《隻此青綠》之後,“元宵奇妙遊”又帶火宋代美學

采訪中,主創團隊對記者表示,“奇妙”之夜,穿越曆史,也暢想當下。從古至今,雖然節日的習俗發生了演變,但承載的情感核心沒有變,留給今人哲思和啟迪。“當你看到了一個特别好的東西,你有感受,你特别激動,你就想把心情表露給大家。我們現在就是這種心情,我發現了這份寶藏的激動,我想要給大家共享這麼一個心情。”聊到創作激情,《元宵奇妙遊》總導演路紅莉這樣說。

對于“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幕後團隊來說,網友的誇贊是壓力也是動力,總有人擔心,他們下一次還能做什麼?可到了下一次,神仙團隊又總是能又新動作。路紅莉認為,做有溫度的中國傳統文化節目,一定要帶情感,“我不是向你去展示,我不是向你去科普,是我們帶你一起去熱愛。”她同時表示,網友的期待、贊美,對他們來說,是壓力也是動力。“對大家的厚愛特别感激,是以還是去年《元宵奇妙夜》新聞釋出會上說的那句話:‘無以回報,唯有作品’。”路紅莉說。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編輯/弓立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