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衡水第一中學改名模糊“衡中”标簽 超級中學孿生發展模式再引關注

作者:上遊新聞

提起河北省衡水市,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學幾乎人盡皆知,也是這座城市對外的最大招牌。但其實,在這所公辦學校的背後還有另外一所名字相近的衡水第一中學。很多時候,大衆都分不清兩所學校有何差別。

上遊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注意到,在兩所學校的官方網站上,許多老師資源是可以共享的,多年來,衡水中學對外宣稱的高升學率、高“北清率”都由兩所學校共同打造,兩所學校實際上就是孿生兄弟。其中,衡水中學是當地曆史悠久的公辦學校,衡水第一中學則是由衡水中學、泰華公司合作建立的一所民辦進階中學。

據教育公益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楊東平教授介紹,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采取的是“公參民”( 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模式,“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公辦學校再加一個體量巨大的民辦學校,對外統一招生、統一宣傳,聯考入學率都作為衡水中學的成果。”

2月14日,上遊新聞記者發現,在天眼查app上,衡水第一中學已悄然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開始試圖擺脫衡水中學的标簽。上遊新聞從衡水中學一名老師處了解到,目前隻聽說衡水第一中學要變更名稱,但不知道後續如何發展。

而更多人關注的是,在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後,衡水中學“公參民”模式後續将會如何發展。

衡水中學校園一景。 圖檔來源/衡水中學官網

衡水第一中學已更名

2月14日,上遊新聞記者查詢天眼查APP發現,河北衡水第一中學已經更名為衡水泰華中學。該平台顯示,衡水第一中學為衡水泰華中學的曾用名。公開資料顯示,該校社會組織類型為民辦非企業機關,業務主管機關為衡水市教育局,經營範圍包括全日制、寄宿制的基礎學曆教育及複讀生教育。上遊新聞從衡水中學一名老師處了解到,目前隻聽說衡水第一中學要變更名稱,但不知道後續如何發展。

按照衡水第一中學官方網站的介紹,2013年2月,河北衡水中學與河北泰華錦業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着眼于優先發展教育戰略,投資9億餘元投建衡水第一中學。同年6月,衡中、泰華合作辦學架構協定簽字儀式舉行;8月,衡水第一中學正式動工興建;隔年8月,衡水第一中學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21世紀教育研究院楊東平教授告訴上遊新聞記者,這兩所學校的合體是典型的“公參民”模式:“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公辦學校再加一個體量巨大的民辦學校,兩所學校對外統一招生、統一宣傳,聯考入學率都作為衡水中學的成果。利用民辦學校的管理寬松優勢,可以擴大招生、可以選拔招生,可以高收費,可以跨區招生,利用民辦學校的這些招生特權,來為學校獲得利益,打造衡中公辦學校的品牌。”楊東平介紹,長時間以來,外界一直容易弄混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以為是兩所學校,實際上兩者就是孿生兄弟。

上遊新聞記者也在兩所學校的官方網站看到,衡水第一中學的官方網站上方有可直接進入衡水中學官方網站的連結,并且兩所學校多名教師資源共享。畢業于衡水市棗強市的學生家長趙麗(化名)告訴上遊新聞記者,在衡水當地,大家都沒有明确區分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也不知道裡面的公辦和民辦的關系。

兩所“衡水”中學分不清你我

衡水第一中學評選活動現場。圖檔來源/衡水第一中學官網

多年來,衡水中學以打造聯考神話、高“北清率”,成為了一所超級中學,形成了一種廣受歡迎的“衡中模式”。上遊新聞記者在衡水第一中學官網看到,衡水第一中學位于衡水市濱湖新區,是在衡水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援下,由衡水中學、泰華公司合作建立的一所民辦進階中學,其管理、師資、招生、教育、教學均以衡水中學為依托。

《湖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報》曾刊登過一篇王帥所寫的文章——《從“衡中模式”看基礎教育治理的困境與出路》,該文章提出,衡水中學成立于1951年,是河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但成績并未特别突出,僅僅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一所普通高中。

該文章分析,衡水中學成為中學“名校”的崛起過程,與其開辦民辦學校密不可分。早在1999年,依托于衡水中學的公辦民助高中滏陽中學成立,學校的教學進度、管理考核等均與衡水中學一緻。2014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衡水第一中學和衡水中學之間的界限更為模糊,上遊新聞記者在衡水中學官網可以看到有關衡水第一中學學生的喜報。

楊東平也強調,衡水中學與衡水第一中學在對外宣傳上比較模糊,在當地,衡水第一中學很自然地被稱為“衡水中學南校區”,“ 用這個方式形成一個概念,它們是一所學校,隻不過是兩個校區。”楊東平說。

楊東平認為,衡水中學和衡水第一中學對外宣傳應該區分開來。“衡水中學作為一個公辦學校,國家對公辦學校的規模是有限制的,通常最多在校生3千人左右,他們兩個學校對外宣傳兩個校區,對外宣傳在校生都是超過萬人,(我認為)現在的宣傳上,至少要把這個區分開來。”

有關師資這一塊,楊東平強調:“衡水一中是民辦學校,它相當多的教師身份卻都是公辦教師,以衡水中學的編制放進去的,教師的身份上也是公私不分的,不僅可以享受編制的好處,還可以享受民辦學校超額的待遇和利益配置設定。”

跨省辦分校 “衡中模式”飽受争議

到衡水第一中學參觀考察的老師們。圖檔來源/網絡

衡水中學除了聯考神話之外,一直以來,它的“衡中模式”也飽受争議。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的李昕,羅凱傑曾在《論超級中學演進的底層邏輯與制度之治——基于衡水模式的反思與檢視》一文中介紹過“衡水系”,其“衡水系”中學是指依托衡水中學這一優質教育品牌所形成的公私屬性不同、資産構成複雜、法律關系交錯的系列中學。

楊東平告訴上遊新聞記者,衡水中學是一個嚴重的教育産業化模式的産物,“不斷的推廣、複制這個模式。”他介紹稱,衡水中學的模式指拼時間的殘酷應試教育模式,一切都是為了取得高升學率。

2017年4月,衡水第一中學走出河北,在浙江嘉興平湖市開辦分校,“衡中模式”的跨省進駐引發了大量争議。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當年杭州市甚至召開了名校長“衡水中學現象”研讨會,讨論“衡中模式”是否是浙江教育改革所需要的模式。當年,浙江就有老師擔心,衡中模式下這種一心向聯考的模式是否适合浙江。

2017年5月,楊東平所屬的教育公益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向教育部“舉報”了衡水中學等超級中學違規辦學,教育部要求河北省教育廳進行專項檢查。同年6月,河北省教育廳印發通知,指出衡水中學、衡水第一中學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規範甚至違規辦學招生的情況,并提出了“盡快建立民辦學校法人财産權制度,将資産過戶到學校名下”等若幹項整改要求。

虹吸效應下相鄰地區教育生态欠佳

楊東平告訴上遊新聞記者,他長期關注“衡中模式”,在他看來這種公私不分的辦學模式破壞了整個區域的教育生态,在衡水中學的巨大虹吸效應下,使河北衡水很多相鄰地區都出現了“水土流失”狀态。“因為一校獨大,可以跨區招生,高分學生、優秀教師全部被你收割了,其他學校幾乎沒有活路了。其他學校從國中生開始就外流了,不再本縣讀高中了。”

楊東平介紹,一個縣城中學如果垮掉,導緻的後果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水土流失。“從國中開始,好學生和有能力的家長全部到外地去上學了,導緻這個區域的基礎教育、義務教育逐年下滑,是以它從整體上降低了農村學生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在2017年,王帥就在文章《從“衡中模式”看基礎教育治理的困境與出路》中介紹,當年衡水中學(含衡水第一中學)的在校生已有12000多名,河北省内優秀的生源和師資不斷被聚集而來,近年來河北聯考狀元、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也大多出自該校,是一所很典型的超級中學。此外,王帥還在文中介紹,衡中嚴格管控學生的作息、吃飯、跑操和學習時間,實行精确到分秒的精細化甚至是半軍事化的教育教學管理。

而衡中模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其他地方的教育環境,當地一位家長趙麗告訴上遊新聞記者,她所在的衡水市下屬的棗強縣一中也效仿了該模式,與一所民辦學校進行了合作。“不過我們校區、師資都是一樣的。”

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從2021年9月1日起,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明确規定,實施義務教育的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也不得轉為民辦學校;其他公辦學校不得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營利性民辦學校;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學校,不得利用國家财政性經費,不得影響公辦學校教學活動,不得僅以品牌輸出方式參與辦學,并應當經其主管部門準許;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應當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與公辦學校相分離的校園、基本教育教學設施和獨立的專任教師隊伍,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獨立進行會計核算,獨立招生,獨立頒發學業證書。

“雙減以來,除了規範青少年的學習時間、作業負擔,其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控制民辦學校的數量,改變公參民的經營管理方式。”楊東平最後說。

而在此政策背景下,衡水第一中學主動改名,試圖擺脫衡水中學的标簽,但其“公參民”發展模式後續将會如何發展,還有待繼續關注。

上遊新聞記者 汪璟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