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天半小時就能減壓,連谷愛淩都在用,正念冥想到底是啥?

文/陳玉琪

随着工作壓力和年紀漸長,張蒙苦于自己不斷下降的專注力,工作效率也受到影響,他開始每天堅持20分鐘左右的冥想。

“關上燈,放下手機準備睡覺時,腦子裡開始開party了,各種思緒在腦子裡橫沖直撞。”讀研期間,江雪躺在床上也在操心實驗的事情,她開始嘗試冥想,想擺脫自己每天晚上睡前的胡思亂想。

在網際網路行業工作的李雨長期處于焦慮的情緒中,甚至經曆了幾次驚恐發作,心理咨詢的過程中,她從醫生那裡得到冥想的建議。

連谷愛淩都在接受奧組委采訪時也表示,面對比賽壓力,她喜歡通過彈鋼琴和冥想的方式減壓。

越來越多飽受壓力、焦慮、失眠摧殘的年輕人、都市社畜,開始為冥想買單。有人比喻,如果大腦是計算機的CPU,冥想就能幫助清理記憶體、更新系統。

能讓人睡得香、心情好、專注力高,包治各類情緒病的冥想到底是什麼?國内剛興起的這項運動能否成為一股真正的熱潮?

每天半小時就能減壓,連谷愛淩都在用,正念冥想到底是啥?

冥想愛好者跟随導師進行練習(受訪者供圖)

正念冥想,靈丹妙藥?

在一個安靜的環境,腰背挺直,雙手自然放雙腿上,閉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氣流通過鼻腔、喉嚨、肺部,感受腹部的起伏。邊呼吸邊數數,吸氣心裡默念1,呼氣默念2,一直往下數,持續15分鐘。

看似簡單的流程,其實很容易走神。一開始,江雪5分鐘都坐不住,覺得很不耐煩,腦海裡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思緒。

練習正念冥想一年後,江雪每天的練習時間已經從5分鐘增加到30分鐘,從最初的急躁、迷茫到現在的安心、舒适。她認為,冥想的核心是專注當下,“冥想,就是不斷練習将注意力輕輕帶回呼吸上”。

源自宗教的冥想是一個較為寬泛的概念,包括佛教的打坐、禅修、瑜伽的呼吸冥想等不同形式,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一種名為“正念(Mindfulness)”的冥想形式。

根據正念減壓療法創始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卡巴金的定義,正念是有意識地覺察,專注當下,而不附加主觀的評判。“正”是“正在”,“念”則是“念頭”。

1978 年,卡巴金将正念引入心理治療領域,開創“正念減壓療法”。從那時起,正念就剝離宗教色彩,成為一種标準的、效果可驗證的心理幹預技術,是一種快速有效的自助工具。

複旦大學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博士、醫學心理科醫師袁心崧介紹,目前,不少精神科治療、心理治療都結合了正念幹預,包括正念減壓、認知行為療法、接納承諾療法等。

2019 年,中國心理學會正念心理學專業委員會(籌)制定并發表《正念幹預專家共識》,用于規範正念訓練在大陸的研究、實踐、教育與傳播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的一項研究表明,接受正念冥想訓練能減少腦部杏仁核的激活,而杏仁核是處理恐懼和其他情緒的大腦區域。

袁心崧在看診的過程中偶爾也會給患者推薦正念訓練。在診室裡,她還會給情緒激動的患者放“十分鐘正念音頻”。

江雪反思,自己是一個内耗嚴重的人,會不斷糾結已經發生的事情,“客觀上什麼事都還沒做,心裡卻累得不行”。練習冥想以後,她能比較快地反應過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避免陷入情緒之中。“冥想就像充電,尤其晚上,讓我不至于掉得太深。”

袁心崧強調,正念僅僅是一種改善情緒的工具,輔助于臨床醫學與心理治療,而不是一種信仰、神藥或魔法。“正念是一種學習和各式各樣好的、不好的感受相處的方式,你能夠控制它們,而不被它們來控制你。”

從矽谷到中國

“一切的生活場景都可以置于正念之下。”高弘認為,飲食、行走、伸展……甚至生病時的疼痛,都可以作為正念練習的對象,而冥想隻是一種相對集中的訓練方式,通過定期練習冥想,将正念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喬布斯、默多克、奧普拉、約翰·列侬……不少名人都是正念冥想的擁趸,在《西部世界》《紙牌屋》《生活大爆炸》等美劇中,都出現了“冥想”的身影。

每天半小時就能減壓,連谷愛淩都在用,正念冥想到底是啥?

《生活大爆炸》中Raj希望用冥想幫助Sheldon克服恐懼

正如高弘所說,運動是健身,正念冥想則是“健心”,學會與壓力共處。越來越多飽受壓力、焦慮、失眠摧殘的年輕人、都市社畜,願意為冥想買單。

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有3億人被失眠困擾,二線城市對心理咨詢的需求增長率在 28%~39%。冥想、健身、睡眠、心理咨詢各個行業彼此交織,成為都市人的“精神藥丸”。

百度指數顯示,2020年1月至3月,疫情初期的“冥想”關鍵詞搜尋指數陡增,是2019年同期的近2倍。

2020年1月~3月“冥想”關鍵詞搜尋指數(圖源:百度指數)

2018年,高弘開始創業,與酒店、度假村合作,給企業提供冥想團建的服務。他認為,正念所能幫助解決的問題,包括情緒管理、專注力提升、如何處理好和自己的關系等,都是現代人的痛點。

他概括,有較高教育水準的一線城市白領是正念冥想的主要使用者,30歲左右、女性的占比更大,使用者趨于年輕化。

高弘介紹,目前正念冥想類産品有兩種商業模式。

一種是流量模式,例如不少冥想類APP,主要通過提供線上的冥想視訊、音頻,以及線下的訓練營或者活動,幫助使用者進行冥想入門,并以會員付費制來盈利。

另一種則是重度垂直模式,注重線上下構築重度營運體系,例如與酒店、度假村、OTA合作,開發“冥想+旅遊”項目。

2021年8月,成立不到1年的FLOW冥想 APP,獲得數百萬美元天使融資。在此之前,健康生活方式平台“Heartly lab”、解決睡眠問題的APP潮汐,分别完成千萬級人民币的種子輪/pre-A輪融資。

撬動百億冥想市場

Data Bridge資料顯示,全球冥想市場規模在2029年将達到205億美元。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冥想市場,2017年市場規模達到12.1億美元,預計在2022年将達到20億美元。

每天半小時就能減壓,連谷愛淩都在用,正念冥想到底是啥?

2022~2029年全球冥想市場規模預測(圖源:Data Bridge)

有關資料顯示,美國目前有14%的人口把冥想當成生活習慣,但在中國,這個數字可能不超過1%。相比之下,冥想在國内還屬于新鮮事物。

“中國還處在市場教育的階段。”高弘介紹,正念冥想在美國的推廣離不開喬布斯、約翰·列侬等精神領袖,“一下子就把理念傳開了,但是中國一直沒出現這種量級的領頭人,是以中國可能更多要從體驗、從行為本身來做推廣”。

另一方面,高弘表示,矽谷科技公司對正念冥想的推廣功不可沒。冥想室成為很多公司的标配,正念冥想是最核心的團建形式之一。“在矽谷,正念是塑造企業文化的核心方式之一,而國内團建要麼出去玩,要麼做一些遊戲。”

近些年,國内網際網路精神健康賽道起步,冥想無疑乘上了這股東風。泛心理學平台 KnowYourself 開發了自己的冥想小程式;健身平台Keep推出正念課程;網易雲音樂推出“專注冥想”闆塊,包含助眠、冥想、輕音樂、晚安故事、空靈樂器、解壓等不同功能的音頻。

每天半小時就能減壓,連谷愛淩都在用,正念冥想到底是啥?

各大APP上的冥想内容

國外一些精神健康領域的先行者也盯上中國市場。2021年5月,估值20億美元、全球最大身心健康領域獨角獸Calm宣布進軍中國市場。

高弘表示,目前冥想行業主要是與瑜伽、健身行業對标,例如主打冥想的APP采取的也是體驗内容免費、進階内容收費的模式,接着沉澱到線下,開設與瑜伽館類似的冥想館,同時售賣冥想服、冥想墊等衍生産品。

但他認為,冥想的靈活性要比瑜伽大得多,是以未來産品的豐富性是遠遠高于瑜伽産品的。“瑜伽是走不出瑜伽館的,至少得換上瑜伽服、鋪上瑜伽墊、把APP打開才可以練,但是冥想不一樣,它可以發生在任何場景、任何時間,可以是非常碎片化的。”

此外,當冥想跳出宗教儀式,它可以與科技産生更多連接配接,還可以融入其他産品業态,比如瑜伽、旅遊、醫養、心靈成長等。

每天半小時就能減壓,連谷愛淩都在用,正念冥想到底是啥?

馬蜂窩“周末請上車”的正念冥想活動(圖源:馬蜂窩)

冥想,這種來自矽谷科技創業者的健康生活方式,開始成為中國年輕人的情緒避風港。

(張蒙、江雪、李雨為化名)

(編輯:陳玉琪 校對:顔京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