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善于“問玉”

大衆日報記者 于國鵬

善于“問玉”
善于“問玉”

今年春節期間,山東博物館推出了“玉潤生香——館藏玉器精品展”,希望把“最雅的玉”展現給大家。展覽自1月30日開幕以來,觀者踴躍。人們喜歡玉和玉器,不僅僅是愛其美,重其雅,更敬其精神。

與玉有關的字很多,古人創造出瓊、瑤、環、翠、琮、珏、珩、玫、玮、玢、珑、珲、琬等字,用來辨別各種各樣的美玉。無論古今,很多人取名時,也都喜歡選這些字,用以寄寓美好願望和情感。

按照著名科普作家于元的說法,“玉來自地下幾十千米深處的高溫岩漿,這些高溫岩漿從地下沿着裂縫湧到地球表面,冷卻後形成堅硬的石頭。”是不是這些石頭都是玉呢?顯然不是。于元介紹,“隻有某些元素緩慢地結晶,才能形成堅硬的玉或者寶石。”而玉和寶石也并非相同的概念,一粒寶石通常取自一個單獨晶體,玉則是由多晶體組成。

人類對玉的認識也有一個曆史的過程。李棟、高震編著的《走進山東博物館:齊風魯韻》一書中介紹,早期人類并未大規模加工和使用玉器。迄今所知大陸玉器的最初萌芽,是距今70萬至20萬年前的“北京人”用水晶制作的工具。不過,在整個舊石器時代,人類對玉石的加工和使用更多的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在新石器時代,隻有氏族公社内部的上層重要人物、氏族首領或宗教領袖才能擁有玉器這種進階的玉制品。“随着史前社會曆史的發展,尤其是社會分層的日趨明顯,玉器逐漸成為财富、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了禮器的功能。”

到春秋時期,“以玉比德”的思想逐漸興起,玉被賦予了越來越多的道德倫理内涵。《孔子家語》中,專門有《問玉》一章,其中第一部分,記載了子貢問玉一事。子貢對“君子貴玉而賤珉”不解,于是請教孔子,這是否因為玉少而珉多導緻的呢?珉,是一種似玉的石頭。對于子貢的疑問,孔子給予了詳細解釋:“非為玉之寡故貴之,珉之多故賤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溫潤而澤,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義也;垂之如墜,禮也;叩之,其聲清越而長,其終則诎然,樂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珪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詩》雲:‘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

對于孔子的這段話,曲阜師範大學教授楊朝明、宋立林主編的《孔子家語通解》中這樣解釋,“不是因為玉少的緣故而把玉看得尊貴,珉多的緣故而把珉看得輕賤。以前,君子将美德比作玉:玉溫和柔潤而有光澤,像仁;細緻精密而堅實,像智;有棱角而不傷人,像義;懸垂下墜,像禮;敲打它,發出清脆悠揚的聲音,結束時戛然而止,像樂;玉的斑點不掩蓋玉的光彩,玉的光彩不掩蓋玉的斑點,像忠;玉的顔色晶瑩剔透,通達于四方,像信;光氣如同白色長虹,像天;精氣呈現于山川之間,像地;玉做的珪璋不需憑借他物而單獨送達主君,像德;玉是天下所尊貴的,像道。《詩》說:‘想念我那夫君,他溫和柔潤,如玉一般。’是以君子以玉為貴。”

兩位學者進一步解讀,在這段回答中,孔子認為,之是以“君子貴玉而賤珉”,是由于玉可象征美德,“在這裡,孔子向我們展現了時人對于美德的了解。按照孔子的解釋,美德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十一個範疇,對這十一個範疇,孔子的了解可謂層層深入,由仁、智、禮、樂、忠、信推及天、地,進而歸結為德、道。孔子将形象比喻與抽象思辨完美地結合起來,令人歎為觀止。”

這些思想作為精神核心,支撐起中國人的愛玉之風。在文學作品中描寫人物,或者品鑒人物,人們也常借“玉”來表達。比如描寫男子帥氣,常用“玉樹臨風”來形容。《世說新語》中記載謝安的一則趣事,謝安向衆子侄發問:後輩們又不參與政事之類,為什麼還要拼命把他們培養得非常優秀?正當大家不知道怎麼應對時,謝玄回答了一句話:“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意思是說,就像那些芝蘭玉樹一樣,大家都希望生長在自家庭院裡啊。在這裡,“玉樹”顯然就是優秀的代名詞。“竹林七賢”中的兩位也有個小故事,山濤形容嵇康醉态時,稱其“傀俄若玉山之将崩”。醉态一定不美,但用上“玉山”一詞,則不僅讓人沒有了不美的聯想,反而瞬間覺得有了風神潇灑之感。描寫女子呢?則常以“亭亭玉立”來描述,一看到這個詞,不由自主就會想象出那種“出挑”之美。此外,喻人品行清白,常說“冰清玉潔”“守身如玉”。贊人義氣剛烈,常用“甯為玉碎,不為瓦全”。惜乎好的壞的一起毀掉,則用“玉石俱焚”。感歎化敵為友,常概括為“化幹戈為玉帛”。看看這些,無不與玉有關,而又無不與美善有關,無怪乎古往今來大家都喜歡玉了。

在這一過程中,還有一個特殊之處,我們的祖先早早注意到玉的保健醫療功能,或琢磨成精美的玉飾佩戴在身上,或制作成玉枕等日常使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人很重視“食玉”的療法,也就是通過吃玉來治病。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服食玉屑可以“除胃中熱,喘息煩滿,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輕身長年”“潤心肺,助聲喉,滋毛發”“滋養五髒,止煩躁”,書中還記錄了很多處方及服用方法。不過,這些食玉的方子,今天似乎已經很少聽說有人使用了。

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成為中華文化鮮明的辨別之一。至今,玉不僅是一個重要文化符号,而且依然是一個重要文化載體,不斷傳承和豐富着中華玉文化。在對待玉的态度和觀點上,其實也非常生動地展現着中國文化的浪漫色彩。顯然,正是人們把每一塊玉、每一件玉器都看成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體,才能在與玉的深度對話與交流中,在與玉的生命節律的高度契合中,使玉文化逐漸豐富和發展起來。以玉為友,與之切磋,為之琢磨,體會“以玉比德”的文化精神,感悟剛柔相濟、動靜相宜的處世之道。善于“問玉”,不斷追求“綴玉聯珠”的文章之美,勤于“比德”,終能實作“白玉無瑕”的品質之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