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01

小時候的親人,長大後的親戚。

各自成家結婚生子,互相幫襯着本來是應該的,但有些兄弟姐妹覺得其中一位條件優越,就要經常去他家占點小便宜。

占那種“小便宜”,既窮不了自己,也富不了别人。但次數多了,會讓人産生厭惡。

曆來有親兄弟明算賬一說,不能以“過的好”為由,便肆意被占便宜,懂得分寸的人都知道禮尚往來,親兄弟更該有界限,才能維持好其中良好的關系。

都說人要是過的好,除了父母沒有人會真的為其高興,成年人的世界也總是多些攀比。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有些父母就是仗着自己是長輩,以“我把你養大為由”,攪亂孩子的生活。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無法選擇的,家庭條件的好壞其實不算什麼,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

但父母的人品好壞時刻影響着孩子,糾纏他們的一生。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02

李富貴就有着一群擺脫不掉的“親戚”,他是大山裡出來的孩子,小時候還算争氣,自己努力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一路考上到了城裡的大學,在城裡工作安家了。

家裡兄弟姐妹五口人,李富貴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三個妹妹。

富貴過年回家告訴父母自己要成家了,女方是城裡人,是以幹脆在城裡打拼定居。

誰都沒想到窮苦出身的老二竟然一躍進龍門,本身學習成績好考上了大學就夠讓人羨慕了,還要在城裡安家,這下可把父母高興壞了。

兄弟姐妹幾個也很高興,但大多是羨慕,想到自己一直都沒走出過大山,老二走出去了,以後有的是機會去他家“做客”。

兄弟幾個聊起了家長裡短,幾個妹妹說:“二哥,苟富貴勿相忘啊,以後有事難免找你幫忙,你可千萬不能推辭啊!”

李富貴笑了笑:“好妹妹,以後有事盡管找二哥,能幫的我都幫!”

李富貴在老家住了幾天就趕回了城裡,安排好結婚事宜後把父母接過了來,走了一遍儀式就把貌美如花的媳婦王麗娶到手了。

老丈人出了一些錢交了首付,倆小年輕從此有了自己的小家。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回到大山裡的父母逢人就說老二有出息,走出去了還在外面安家了,真是祖墳冒青煙了。

看着老二娶了城裡的媳婦,老大坐不住了,心裡想着自己還沒娶媳婦,要不然找老二幫忙找個城裡的工作,這樣是不是自己也能找個城裡的媳婦了。

越想越覺得這個想法靠譜,于是老大坐上去城裡的大巴,坐車大半天來到了富貴的家裡。

富貴好吃好喝地招待了遠道而來的哥哥,哥倆聊了大半宿。

哥哥也說明了來意:“這次來就是想讓你幫忙找個工作,在老家務農掙不了什麼錢!”

這可把富貴難住了,城市裡的工作都需要文憑,沒有文憑實在不好找工作啊!但是他也覺得不好意思回絕哥哥,隻說自己會留意着,有合适的工作就讓别人給他捎信。

大哥的事還沒有着落,沒過幾天三個妹妹又找大哥幫忙,借點錢買衣服啊,看電影啊,反正一丁點的小事都要來找二哥,就好像二哥有花不完的錢。

富貴覺得都是些小事,該幫就幫了。可是時間久了,哥哥和妹妹們就覺得理所應當了。

要過春節了,李富貴父母沒打招呼,領着家裡的兄弟姐妹就來城裡找他。

下班回家的王麗一推門看到婆家人坐在沙發上,尴尬的笑了笑:“爸媽,你們過來怎麼不提前打個招呼,我好讓富貴去接你們。”

寒暄了幾句,她就去做飯了,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婆家一行人。

以為吃完飯了他們就回老家了,可沒想到他們要在這裡住幾天,過完春節再走,這多少有些不友善,王麗有些生氣但是不好說什麼。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住在家裡這幾天,婆家人是啥活也不幹,天天指望過年放假的兒媳婦幹家務,伺候一大家子人可把王麗累壞了,但她也不好說什麼,隻能跟富貴吐槽一下。

終于熬過了春節,婆家一行人走了。

接下來幾年兄弟姐妹幾個都成家了,還是逢年過節來富貴家過年,啥東西也不帶,走之前還要帶走一些東西,為這些事情王麗跟富貴吵了好幾次。

今年春節又來家裡白吃白住了,這次王麗氣的回娘家住了好幾天,富貴哄了好久才安撫好媳婦。

富貴越來越厭煩他們的到訪,攪得自己家庭亂七八糟的,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決定跟父母他們攤牌。

這不,剛過完春節回老家沒幾天的父母兄弟又拖家帶口的來了。

這次是過元宵節,要來吃團圓飯。富貴直接對着他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們每次過來都白吃白拿的,這次又來,要麼AA飯費,要麼以後别來我家了!”

父母聽到大罵富貴不孝順,幾個妹妹也說:“家裡隻有二哥有出息了,過得比我們好,工資也比我們高,平時難道不該幫襯一下我們嗎?”

富貴說:“該幫襯,但不是養你們一大家子人,你們都成家了,知道過日子不容易吧!”

大家都不說話了,就這樣僵持了好久。最後他們還是一分錢沒出,拖家帶口的回到了老家。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03

從這件事情裡我認識到兩件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對缺乏邊界感的親情,更要懂得拒絕。

“拒絕”兩個字說來容易,但是對于有些人卻沒辦法做到,尤其是親人之間的拒絕,總是不好說出口,覺得拒絕意味着疏遠,意味着不近人情。

學會拒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拒絕别人的無理要求,讓自己過得舒坦一些。

畢竟不去拒絕會造成連鎖反應,文中李富貴一家就是産生了連鎖反應,不拒絕就是同意,可以一直肆無忌憚的白吃白喝白拿,次數多了自然變成了理所當然的一件事。

等回過神來,要去拒絕的時候,反倒變成了小氣,不被了解。

有些拒絕一開始就該明确立場,畢竟生活了那麼多年,知道親人都是什麼樣的品性。

後來的忍無可忍到攤牌,不是一次次挑戰富貴的底線,也不會讓事情鬧得這麼難堪,對于這種缺乏邊界感的親戚,更得學會拒絕。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第二:往往一味的忍讓,隻會換來得寸進尺。

平常人與人相處,少不了互幫互助,但是對于這種隻想索取的親戚,應該及時止損,一次兩次還好,時間久了會讓人覺得理所應該的索取。

李富貴一家人既不懂得見好就收,更不懂得人情世故,平時走個親戚還要帶點東西去的,怎麼好意思每次去都啥也不帶,還要往回拿東西呢?

李富貴過得好與不好,跟他們又有什麼關系,況且都已經組建了家庭,彼此之間的确有親情存在,但是不能拿親情綁架親人,事事都要求幫忙。

元宵節,婆家18口來吃團圓宴,丈夫:飯費AA制,要麼以後少來我家

從剛開始的“親戚”來家裡過節,到後來的“親戚拖家帶口”來富貴家過節,歸根結底就是一味的忍讓造成的。

能做到的事情盡量做到,讓自己感覺不舒服的事情發生了還要強忍着,最後隻能委屈了自己

,換來對方的得寸進尺。

如果不及時制止,一味忍讓,以後或許有更多的“問題”等着富貴解決。

拒絕父母的無理要求是新型不孝嗎?不是這樣的,生活本來就很不容易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每個人過好自己的日子已經很難了。

哪有多餘的錢去養活一家子“蛀蟲”呢?

遇到讓自己心裡不舒服的事情,不要一味的忍讓,因為忍讓換來不了别人的了解,反而會換來對方的得寸進尺。

文/無筆

繼續閱讀